懒猴💤 Easyparadise
关注数: 78 粉丝数: 283 发帖数: 10,715 关注贴吧数: 84
【讨论】幼虫为什么会掉重? (上班无聊,纯瞎掰,欢迎讨论) 如果是人的话,体重明显下降说明生大病或者营养不良。但是为什么健康状况良好的虫子,在受到干扰后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掉重? 幼虫受到惊扰后会排出粪便导致明显掉重这是可想而知的,那么为什么在将幼虫重新放回木屑以后,一段时间内幼虫体重还会持续下降?即便幼虫食欲不振,那么幼虫体内原本合成积累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也不应该瞬间消耗那么多呀(况且还是冷血动物);如果说幼虫掉重仅仅是因为持续拉屎,身体本身营养消耗的也不多,那么掉重应该对成虫体应影响不大啊(毕竟消耗的只是屎,化蛹时早晚要排空) 唯一的解释是,幼虫从木屑中获得营养的效率极低,营养积累的速度非常慢,其速度慢到即便是昆虫这样的冷血动物,其能量积累的速度也不比能量消耗的速度快多少。幼虫吃下体重上百倍的食物,但获得的能量可能仅够虫子用于维持生命,或许只有1%的食物用于肉体的积累。所以甲虫幼虫必须一刻不停地吃,而不能像肉食动物那样几天甚至几个月不吃东西。假设正常情况虫子一天能吃100g土,其中有10g纯营养物质被幼虫吸收,其中9g全部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仅1g用于肉体物质积累。那么当幼虫受惊排便(营养库流失)并拒食一天,幼虫将分解9g肉体储备用于维持生命;如果幼虫食欲不振一天只吃下50g土,吸收5g,其中0.5g用于物质积累,4.5g用于维持生命,还有4.5g需要继续靠幼虫分解自身储备来弥补,因此幼虫还是会掉重4g。只有当幼虫渐渐恢复食欲,直到每天进食90g以上,可利用的营养达到9g以上,体重才会止跌回升。 由此可见,幼虫受干扰后,食欲不振时间越长,掉重越多,后期弥补的时间也越长。理论上说,虫子体长增加后,消化道面积应该程平方增长(即虫子吸收养分的能力呈平方增长),但虫子体重却呈立方增长(即营养消耗速度也呈立方增长)。假设虫子体长X2,则消化能力X4,身体消耗速度X8。所以虫子越大,掉重越快、补重越难,甚至到后期虫子光吃不长还掉重,就是说明虫子自身的储备能力赶不上消耗能力了,生长已到极限,该化蛹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