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白酱可爱到爆 真白酱可爱到爆
关注数: 190 粉丝数: 688 发帖数: 41,649 关注贴吧数: 85
石原立也×北之原孝將×武本康弘 座谈会(上) 时隔4年的新作! ————首先这次的演出方面,各位分别负责了哪些部分呢? 北之原:Avant(开头部分)由石原监督直接负责,Avant之后开始是由我负责。 武 本:在这之后,从和歌山车站乘上巴士的场景开始,一直到乘卧铺列车起床的早上发现六花不在了的场景为止是由我负责。这之后直到结尾都再由石原监督负责演出。 北之原:不过,我们负责的部分里也有些例外,比如战斗场景之类的直接由石原监督负责。 ————新作距离2014年的《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恋》已经隔了4年。 石 原:虽说隔了4年中间有空白期,但是画分镜的时候没遇到什么问题。不如说因为这次我可以一个人画分镜,画起来更容易了。比如说,琐碎的Neta之类,需要在之后的场景进行回收的时候,如果将分镜作业分工由多人进行绘制会有许多实现不了的地方,现在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这次的脚本分量稍微有点少,所以也通过分镜作了补充。 北之原:在哪里作了补充呢? 石 原:作了相当数量的补充,比如勇太和十花在家庭餐厅里谈论关于蛹的话题的场景,我在分镜上作了补充。至于为什么要补充,这是秘密(笑)。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边看边感受而不是这样一一说明。 北之原:我读了分镜,石原监督希望以愉快的心情描绘作品的想法传达给了我。角色动作很细致的样子,看起来也很可爱。另外,也许有人会注意到,京都动画所制作出的深思熟虑的场景,其中也会满载着游乐的心情。也许石原监督的世界观有十二分的丰富多彩吧。 石 原:与其说是我个人的世界观,不如说是京都动画乐园那样的感觉吧。其实我还想让六花和勇太去到更多各种各样的地方,但是以角色的行动来说就变得不自然了,制作日程方面也会变得困难,于是打消了念头。 武 本:但是至今为止我们还没做过像这样的公路电影,因此读着分镜觉得很有趣。 石 原:制作会议上确实从北之原桑那里听说了,大家觉得这部作品有趣的部分。 北之原:是的。那时候被告知六花和勇太逃跑的样子很有趣。 武 本:记得我被告知的是“想要将六花作为女主角来描写”。 ————“作为女主角来描写”是什么意思呢? 石 原:就是把六花认真地作为女主角来描写。随着系列作品的推进,角色会越来越符号化。这样的话,人情味就会渐渐变淡。但是像六花这样的人,本来应该是从天上飞舞着掉下来的谜之美少女,绝不是反复说着中二病的话,只会被吐槽的残念搞笑人员。 北之原:回到了原点啊。 石 原:是的。而且角色增多之后,六花和勇太二人独处的时间减少了。不过做成逃跑剧的话,二人独处的时间必然会增加。回顾系列开始的时候,二人独处的场景还有很多。我想这部电影就是这样回归原点的吧。 北之原:演技方面也得到了细致的指示。比起以前来说,有很多想要六花这样那样的要求。 石 原:对于勇太来说六花是怎样的存在,这部电影就是关注着这点进行重新整理的故事。这一点同时也和我自己重新考量六花这个角色相联系。 ————距离2012年的《中二病也要谈恋爱!》过去了6年,和当初相比有什么变化的地方吗? 石 原:当初觉得这种类型的作品做起来很熟练。因此,尽管这次是隔了很久的新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地方。只是这次是做成电影,所以稍微有些伤感的描写,想着必须在心理层面上把产生小小心结的地方写出来。这里是和TV系列不同的地方。 北之原:我读了分镜,也感到和以前的《中二病》不同,了解到不能过分搞笑是很重要的。往略带一点点严肃感或者说写实感的描写上去靠拢。 武 本:是的。我担当的部分里也有非常多的沉静的场景。因此为了配合场景在演技中加入了感性的成分。石原监督所说的“将六花作为女主角来描写”的含义就体现在这种地方吧。六花的富有少女味的场景也是。只有少数丹生谷和凸守的场景做成了喜剧效果。丹生谷和凸守的关系描写起来真是安心。 石 原:感觉反过来改变这点是不行的。 北之原:分镜给我的印象是人物动作慌慌张张的。将这种动作的魅力或者说跃动感表现到何种程度,关系到这部作品的质量,而能够做到何种程度就是这次的课题。
(转B吧)日本电视台制作人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气漫画没有二季 现在大多数的日本TV动画都采取12-13话的制作长度(也有更短的案例),这种一季番组的大量出现增加了日本动画全年产出量以及动画制作的效率,也让动画公司的资金流得以充分流转,不过这种一季新番也带来一种问题就是根本不够看,很多不错的漫画、轻小说改编动画通常只做一季动画之后任凭原作大卖,但就是没有第二季或者续作,而今天日本电视台的一位女性制作人详细解释了这种原作大卖动画却不出第二季的原因:原作卖的再好然并卵,BD销量才是续作制作的决定因素。 漫画动画化→改编动画爆火→原作漫画开始大卖→然而动画BD却卖不出去,最近一家出资2亿日元制作TV动画的公司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现在业界已经变成了为了卖漫画而去动画化吗?很多人认为原作漫画大卖肯定会有动画第二季,然而原作漫画卖的再好和动画制作方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如果一部动画的蓝光卖不掉,自然就不要想着会有续作的事,那如果是动画周边大卖会不会促进续作动画制作呢?日本动画制作方在商品授权使用费收益中都不足百分之十,所有就算你动画周边卖出去1000万日元,对于动画制作方进账的也不过只有几十万日元。理论上动画第二季是否制作是动画制作委员会讨论的议题,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的动画制作委员会根本不关心动画续作有没有的问题,当BD卖到3-4卷时,动画制作委员的主要议题是:如何缩小赤字,收回成本,而BD卖不掉的原因从观众角度讲:①BD每卷的单价太贵;②动画太多;③根本就不想买。从商业角度来讲现阶段任何周边商品都无法替代BD销售对于动画制作方的重要性,因此就形成一开始的恶性循环。 顺便提一下一般认为一部动画续作制作的及格线为BD全卷平均销售量要达到5000张以上,12000张以上为剧场版制作及格线,15000张以上当季霸权,50000张以上当年霸权社会现象(最近几年分别是轻音,魔法少女小圆,伪物语,进击的巨人,LoveLive!第二季目前剧场版票房已达到26亿日元,歌之王子殿下),70000张以上神作(EVA、The World of GOLDEN EGGS两季、魔法少女小圆、伪物语),顺便一提《不存在下流梗的灰暗世界》目前的BD销量属于爆死番。
(转B吧)日本电视台制作人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气漫画没有二季 现在大多数的日本TV动画都采取12-13话的制作长度(也有更短的案例),这种一季番组的大量出现增加了日本动画全年产出量以及动画制作的效率,也让动画公司的资金流得以充分流转,不过这种一季新番也带来一种问题就是根本不够看,很多不错的漫画、轻小说改编动画通常只做一季动画之后任凭原作大卖,但就是没有第二季或者续作,而今天日本电视台的一位女性制作人详细解释了这种原作大卖动画却不出第二季的原因:原作卖的再好然并卵,BD销量才是续作制作的决定因素。 漫画动画化→改编动画爆火→原作漫画开始大卖→然而动画BD却卖不出去,最近一家出资2亿日元制作TV动画的公司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现在业界已经变成了为了卖漫画而去动画化吗?很多人认为原作漫画大卖肯定会有动画第二季,然而原作漫画卖的再好和动画制作方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如果一部动画的蓝光卖不掉,自然就不要想着会有续作的事,那如果是动画周边大卖会不会促进续作动画制作呢?日本动画制作方在商品授权使用费收益中都不足百分之十,所有就算你动画周边卖出去1000万日元,对于动画制作方进账的也不过只有几十万日元。理论上动画第二季是否制作是动画制作委员会讨论的议题,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的动画制作委员会根本不关心动画续作有没有的问题,当BD卖到3-4卷时,动画制作委员的主要议题是:如何缩小赤字,收回成本,而BD卖不掉的原因从观众角度讲:①BD每卷的单价太贵;②动画太多;③根本就不想买。从商业角度来讲现阶段任何周边商品都无法替代BD销售对于动画制作方的重要性,因此就形成一开始的恶性循环。 顺便提一下一般认为一部动画续作制作的及格线为BD全卷平均销售量要达到5000张以上,12000张以上为剧场版制作及格线,15000张以上当季霸权,50000张以上当年霸权社会现象(最近几年分别是轻音,魔法少女小圆,伪物语,进击的巨人,LoveLive!第二季目前剧场版票房已达到26亿日元,歌之王子殿下),70000张以上神作(EVA、The World of GOLDEN EGGS两季、魔法少女小圆、伪物语),顺便一提《不存在下流梗的灰暗世界》目前的BD销量属于爆死番。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