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瑱-LIN 血弑_震麟
关注数: 18 粉丝数: 718 发帖数: 2,301 关注贴吧数: 34
皮克、乌姆蒂蒂真的手球了吗?看完这些规则,保证你就傻了 2018年1月28日,巴萨对阵阿拉维斯。 比赛第88分钟,阿拉维斯队员穆尼尔射门打在巴萨队员乌姆蒂蒂的手上,最终被解围。  这是一个手球吗? 看到这个球,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看到网上的争议和球迷们的言论,再看看书架上尘封的裁判证,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出来科(Zhuang)普(Bi)的好时机!  本文使用的参考文献:IFAB Law of the Game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给出我的观点:这不是一个手球犯规。 我们来看这个动作。乌姆蒂蒂的动作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压上封堵,两手收于胸前。 IFAB给出的2017/18赛季规则指南中,在第12章“犯规与违例”,关于“手球”有着这样的描述。  手球(Handling the ball)原著原文 手球是包括了运动员用手或手臂接触球的有意行为。 其后的必要判据有5条,其中比较重要的3条有: 1、是否是手向球运动。 2、手与球之间的距离。 3、手是否处于必要的位置。 这三条中,第1条毋庸置疑是一个球打手;第2条也得到的大家的公认:乌姆蒂蒂离球太近了;因此,最主要的就是第3条:乌姆蒂蒂的手位置必要吗? 在此前我们分析过,乌姆蒂蒂做这个动作的终产物中手是呈回避状的。换句话说,这个动作的目的是避免发生手球。因此,这是一个合理的动作;这个连贯动作中,每一个状态都是合理而必要的。 相应地,我们同样来分析本场比赛中皮克的手球行为。  在苏亚雷斯射门时,皮克做了一个护头护躯的动作;也正是这个动作,使得皮蹭在皮克的手上,完成进球。 这是一个标准的保护回避动作,因此是合理的。苏亚雷斯射门地点离皮克很近,第二条也符合。 因此,这同样不是一个手球犯规。 网络上球迷们争论的对象,主要是“是否扩大防守面积”、“是否从中获利”、“皮球是否改变路线”。事实上,在规则中并没有定义过“防守面积”、“获利”这些概念,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源自球迷们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裁判执法的标准。 借此机会,我们同样可以说说其他一些大家不常接触的裁判执法标准和指南中的冷门规则。  原著中有相当多的配图辅助理解 关于犯规时的红黄牌,尤其是球迷们争论的对象。 2011年欧冠半决赛,国家德比。比赛中,佩佩因为蹬踏阿尔维斯被直接红牌罚下。然而,从某些视角中,佩佩似乎并没有真正踢到阿尔维斯。  直接红牌会不会太严格了? 并不。这就是红牌。  是否真的踢到成谜 在规则第12章中,是这样界定的。 “草率地”一般认为是一般犯规 “鲁莽地”一般认为需警告(出示黄牌) “使用过分力量地”一般认为需请离场(出示红牌)  关于犯规程度的原著原文 在这个球中,佩佩的蹬踏行为符合直接任意球7条中完全符合第3条“踢或企图踢”,因此,这个球与阿尔维斯是否假摔无关,无论踢到与否,这都是一个“踢或企图踢”的动作;而在IFAB规则中,“踢”和“企图踢”两者无异。 再看程度。佩佩的动作完全符合原文中对于“使用过分力量地”的描述:使用了超过必须使用的力量,置对方球员安全于不顾。 直接红牌,没毛病。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合理冲撞”。合理冲撞一般指用肩、臂等部位,使用恰当的力量撞击对手同等部位。而恰当的力量,就和上面三条一样,属于裁判自己拿捏的了。 不过,有一条:必须是为了控球而撞,不能为了撞而撞。主动撞人无疑是犯规。  毫无疑问这不属于“恰当的力量”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平时不常遇到,或是比较少见而大家印象不深的规则。 在第12章中,专门有一节规定了“进球的庆祝(Celebration of a goal)”。 这一节的规范应该说使用了本指南最委婉的语气,甚至和其他强硬的章节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运动员得分后庆祝进球是可以的,但不要太长”、“运动员离开场地庆祝得分不应被出示黄牌,但须尽快返回场地”、“不鼓励运动员设计舞蹈庆祝得分”。 国际足联和裁判们虽然在球场上扮演的是铁面无私的黑衣法官,但当取得进球、球员与观众共同爆发出欢呼时,没有人不为现场的气氛所感染。这些细节规则的制定体现出了足联的人情味——擅自离开场地本来是应该出示黄牌的呀!  庆祝进球原著原文 说过了进球,我们来说说守门员。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门将掷出的手抛球不能上前封堵?在规则中,对于门将用手控球的定义是这样的: 球处于两手之间或手与任何表面之间或除球意外反弹向门将和门将救球以外时手或手臂的任何部位触及球时; 球被握在张开的手上时; 门将拍球和将球掷向空中时。 是不是听着很像篮球中的干扰球规则?  门将控球原著原文 小罗曾经在对方门将拍球时将球偷走并打入,这个动作按照规则来看,应该是一个犯规。规则中明确写道:“门将用手控球时不得被抢断或尝试抢断”。 说完场上,我们来谈谈场下。大家经常能看到某某主帅因为某某举动吃到红牌被罚上看台的举动。在这句话中,吃到红牌是一个比喻,表明被主裁判驱逐出场。然而,就这句话而言,严谨吗? 不!根据规则,“主裁判可以向场上队员、替补队员和被换下的队员出示黄牌和红牌”。裁判其实是没有向主教练出示红牌的权力的。然而,主裁判作为球场里的最高权力人,有权驱逐包括主教练在内任何人。“请离场”和“驱逐”,还是不一样的。  原著中关于裁判跑位的指导 另外,大家常常有关于弃权算3-0,人数不足7人比赛结束算3-0这些常规认知。事实上,对于裁判来说,这些都不是“常规操作”。在比赛中,如果因为任何原因提前结束比赛,裁判员的职责是如实记录比赛结束时的比分——这些3-0的比分并不是比赛结果的处理,而是一般性的赛后的纪律处罚。 最后一点:边线和底线助理不是裁判!不是裁判!不是裁判! 按照规则,只有主裁判一人配得上“裁判”的名字。咱们常规说的边裁和底线裁判并没有裁判的权力,他们的职责只是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向主裁判“示意”场上发生的情况。任何判罚在裁判组内出现争议均以主裁判为准。 咱们看到的边裁举旗表示越位或犯规后主裁判示意“下旗”一般是因为这个球中边裁示意的越位队员没有参与进攻,或是犯规后处在进攻有利的状态但是边裁受限于视野没有看到。  裁判和运动员一样,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 在平日里,我们常常认为“裁判操纵了比赛”、“黑哨裁判收钱了”。其实呢?裁判的场均跑动在10000米以上,与一名中场队员的跑动相当。球员还需要对来球快速做出判断,裁判同样需要对当前情况思考所适用的条款并进行判罚。 然而,球员失误了,有队友补锅。下一个球不失误就是了。 裁判员,只有自己。一个失误,要被多少人口诛笔伐。 事实上,99%的裁判员是公平的;或者说,希望自己可以公平地吹完一场比赛的。  要么一时走神,要么视野受限,要么精疲力竭;一次判罚错误,就有可能导致这个裁判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心态失衡。裁判员不知道自己判错了么?知道,他当然知道。但他要维持他黑衣法官的尊严,这身黑衣就象征着规则,象征着比赛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 运动员心态爆炸之后,停球三米,传球无力,射门飞机,活像卧底。然而,大不了换下去就是了。 可裁判呢? 再者说,裁判平时也是球迷,也有自己的情感。 如果真的分配到自己执法自己主队的比赛,你以为他不慌吗?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刻意控制自己不能有感情倾向,很多裁判就因此变成了为自己主队的对手吹偏哨。他真的不是想黑自己的主队,他只是怕比赛结束被人说黑哨。 而那剩下的1%,我只能说,你们没有穿上这身黑衣的资格;你以为你掌控了球场上的法律,可这世界的法律终会制裁你。  在这里向大家道个歉,本该活泼的一期却在这种沉重的话题中结束。最后,给大家出一个我在培训班的时候见到的例题,活跃一下气氛,让大家动动脑子: 某年某月某日,酋长球场,阿森纳对阵曼联。已经身披红魔战袍的桑切斯在比赛最后时刻获得一个单刀球机会。桑切斯带球冲入禁区,起脚打门。 这时,只见切赫反应神速,在发现自己并不能扑到这个球之后,迅速从袜子里掏出了自己的护腿板!他如同平时掷手抛球一般,把护腿板扔了出去。护腿板击中了球,因为动量守恒定律,皮球变向,滚出了底线。 现在你就是裁判。看到这样的一幕,你会怎么做?  ——————————————————— 【更多精品原创,尽在肆客足球APP,欢迎下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