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yueyang taoyueyang
Jay迷、菓粉、乙四、BM教徒
关注数: 101 粉丝数: 239 发帖数: 98,244 关注贴吧数: 149
滨田淳一:我不愿做校长   我不愿做校长,深入骨髓地不愿意。   很多人都羡慕我,作为日本赫赫有名的东京大学的校长,该是何等风光。然而,我记得一句古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之所以羡慕我,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更不了解校长这个职位的深刻内涵。   那个名叫井田下沙的村子,坐落在日本海东岸,就是我的故乡。那个时候,战争的硝烟虽已飘去,日本的经济也在重新崛起,但这个偏僻的小村子却似乎永远站不起来了,贫困困扰着大多数家庭。幸运的是,我过的是衣食无忧的生活,父亲凭着在政府谋职,总能给家里带来些许好处。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   很惭愧,国中毕业那年我没能考上大学。父亲让我再考,所以额外安排我在村子那所小学任教,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复习。然而,当我来到目的地——下沙小学时,却大失所望,只有五个老师和一位老校长,校舍寒酸得连桌椅都是拼凑的。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只能告诫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人生的第一站,我就遇到了影响我一辈子的人,他叫信一君。我亲眼看见他对校长喋喋不休,而校长正苦苦言劝:“上面派来的,我也没办法,只能顶替你,你就回去吧。”原来我抢了人家的饭碗。校长看见我来了,赶紧作介绍,但信一君只是冷哼一声,便走了,隐约听到一句话:“靠关系,鄙视!”   我自忖也是个才高八斗的角色,应付几个小学生还不是绰绰有余。但是,第二天直奔课堂我才发现,对于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没做丝毫准备的我显得非常狼狈。更可恨的是,在灰溜溜走出教室时,信一君竟然破口大骂,说我对学生不负责任。   虽然在后来的课堂上我很努力地做了准备,但一些小错误还是难以避免,而信一君就像中了邪似的阴魂不散,没事就找我茬,说我念错了字,教学方法存在什么问题,要培养小孩子的动手能力等,我不胜其烦。   我很想对信一君痛骂一顿,但有人提前代劳了。那天我正在上课,窗外突然传来老校长的声音,他狠狠地骂道:“信一君,做人要有骨气,学校不要你了,只有出去闯荡一番才有人看得起你,你这样在窗下偷听算个男人吗?”话说得很难听,我看见信一君慢慢地离开了学校。   我以为事情终于结束了,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信一君竟然突然闯进我的课堂。我问他想干什么,他一顿,说走顺脚了,接着便夺门而出。我觉得有必要找老校长谈谈,再这样下去课是没法上了。   晚间休息,我前往校长办公室,还没敲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对话声,竟然是信一君。他说:“校长,我观察了那小子这么久,发现他知识面很广,教学方法也不错,还很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这样我就放心了。孩子的教育啊,那是日本的未来!既然他有责任心,我的责任便可放下,明天我就去东京找事做,特意来向您辞个行。”   信一君的话一直埋藏在我心里,责任,这两个大字太重太重,它关乎日本的未来,说得太对了。数十年来,我一直把这两个字背在肩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相信会有无数个信一君在背后关注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很累,但为了这份责任,我不得不坚持。我多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校长!文/滨田淳一 东京大学现任校长
「转」《安娜之死》考生版——致江苏考生 ①在高考查分的时候,他挤在一群考生中间进了网站。他想着,如果没有考上本一就准备再读一年,他输入一串数字,想着有没有一个可以让他满意的分数。 ②他正查询时,那个简洁朴素、没有任何多余广告、显得很严肃、不近人情、显然很得意那么轻易就让数万人失去前途的网站,显示出一串数字。他闭上眼,还没有看,他的心就绞痛起来。 ③“吃人,吃人……”他感觉整个屏幕上都这样写道。 ④“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 ⑤“好,就这样了吧,”他轻轻地对自己说。他说得很轻,因为他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他透不过气来。没考上一本可以接受,但是分数还不到三位数……“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他想,既不是威胁家人,也不是威胁他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他受苦的东西。他走出了家,顺着路走过去,走过了车站。 ⑥几个学弟学妹盯住他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他旁边走过。发传单的人走过来,问他要不要复读。一个卖复习资料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他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他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学霸和大神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状元,高声谈笑着,在他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他。他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他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⑦突然间他回忆起初次进高中那一天听说的被火车轧死的那个学长,他醒悟到他该怎么办了。他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他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利用高中学过的物理知识,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看他的时间。 ⑧“到那里去!”他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分数,摆脱所有的试卷,摆脱我自己!” ⑨他想倒在开到他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他因为从口袋往外取高中毕业证书和动态口令卡而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他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他准备高考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他的心头,于是他深呼吸。这种熟悉的深呼吸在他心中唤起了一系列青春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他对正了,他就抛掉高中毕业证书和动态口令卡,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他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他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他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他的头上,从他的背上碾过去了。“班主任,饶恕我的一切!”他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旁背书的矮小的学弟,咕噜了句什么。一支手电筒,他曾借着它的光躲过宿管,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和试卷,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他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12.本文前五段写出了考生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13.第六段中对考生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14.考生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 15.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12.尽管期待能考到好分数,但先已绝望;看完分数后对未来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13.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考生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考生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14.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考生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15.“手电筒”的比喻,写出了考生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考生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考生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PS:本文仅供娱乐放松加发泄。其实无论考什么样,曾努力了就好。毕竟,青春不朽!)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