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代目火影4 4四代目火影4
关注数: 96 粉丝数: 574 发帖数: 4,469 关注贴吧数: 40
隋唐京剧考 咱们说隋唐,道隋唐,说的本是天下的英雄与豪杰,道的本是乱世的人情与冷暖。 隋唐,什么是隋唐?这几天跟各位的交流中忽然明白,其实,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正统”的隋唐。隋唐成书最早的是褚人获《隋唐演义》,还是 鸳湖渔叟的《说唐演义全传》,这个不好说,还是留给文学史专家去考证吧。但我个人偏向于褚人获版的,而《隋唐演义》又是根据史书与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样的,只是在文学艺术成就上稍逊之。隋唐成书于清代,后来经过很多领域的艺人加工,整理与改编,虽然故事的主线基本没有变,但是部分人物与故事情节却是南辕北辙。也正因为如此,在隋唐爱好者中就存在了很大的争论。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关于罗成的争论。。。。。。 我估计,大部分的隋唐爱好者,心理年龄都不小了吧。年轻的隋唐爱好者,试问,你们的同龄的朋友当中,同样喜欢隋唐的又有多少呢?当然了,那些只看《隋唐英雄》中的演员的人另当别论。。。所以我觉得,各位隋唐爱好者应该做到在讨论的时候,应该做到求同存异这一点。毕竟,在隋唐不断地加工,整理与改编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受到当时主流观念的影响,以迎合各个时代不同隋唐爱好者的口味与去向。补充一点,我说的这些创作者可不包括《隋唐英雄》的编剧们,存异也该有个限度。 隋唐的爱好者,有的钟情于书,有的钟情于评书,有的钟情于各版本的电视剧(不包括《隋唐英雄》),有的钟情于历史研究。当然了,比较冷门的是钟情于有关隋唐的京剧,我觉得最冷门的还是钟情于隋唐的地方戏。。。本帖作为抛砖引玉,列举一些京剧中的隋唐曲目,希望各位隋唐粉多多交流,也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哈哈,这句说的又上纲上线了)。
由断密涧谈谈神秘的宿命论——犯地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将难免犯地名。 落凤坡、断密涧、震海川、伏李、黑茶山、戴山,这些地名背负着某种神秘的宿命:犯地名。
在各国小说中,都有过描写宿命论的情节,这仿佛是世界通用的。但是,犯地名,这种玄妙的情节,却基本可以限定在中国的艺术作品和民间传说中。 凤雏命殒落凤坡,断密涧牛金牛(王伯当)压死娄金狗(李密),童林(字海川)被困震海川。
我曾请教过一位研究外国文学的朋友,确实没发现外国小说有“犯地名”之类的情节。也许是受语言的限制,也许是老外压根就没有这根弦。 如果大家说这些都是小说家为了故事情节而特意设定的,那么我们再举几个有些巧合的例子。 汉初大将李左车丧命伏李,叶挺将军坠于黑茶山,正是采茶摘叶之时,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雨中浓雾,坠机戴山,而戴笠自己给自己起的字恰是“雨农”。当然了,这也是民间传说,不保真的。 其实,犯地名中的地名,也不一定非是一个动词加一个人名这种形式。比如,一个叫飞天蜈蚣的飞贼死在了金鸡岭,这也叫犯地名。我觉的虽然,英语不能用落凤坡、断密涧这种写法,但第二种写法就不受太多限制了吧,比如一个叫Rock的西部牛仔,死于Hammer Town的一场决斗中,这就是犯地名。
看来,还是老外没这个意识,真是弱爆了。
单雄信的“性格悲剧”   “性格悲剧”:特指莎士比亚创作的一种悲剧。多写某贵人陷一困境,后其性格某弱点或偏见被揭示,此为悲剧基本契机。悲剧主人公行动关系本人和整个民族命运,处尖锐斗争中心,有巨大道德勇气,体现文艺复兴巨人性格及诗人理想。结局一般彻底毁灭。正如题目所示,本文讨论的是导致单二爷这位悲剧英雄的悲剧结局的性格因素。 赤发灵官好儿郎,隋末乱世聚瓦岗,只因兄仇深似海深,至死不降李家唐。 单雄信,史上却有其人,百度百科介绍甚详,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清·褚人获所著的《隋唐演义》,连丽如先生、单田芳先生、与王三皮(王玥波)分别播讲的《隋唐演义》和京剧《锁五龙》中的单雄信的形象。先让我们不谈历史,只谈谈艺术作品中的这位悲剧英雄。 在上述作品中,单雄信英灵赴蓬莱之前的情结都差不多,没有多少出入。从秦琼被困天堂县,当锏卖马引出山西潞州天堂县二贤庄的单二爷,单雄信为朋友毁家纾难,买下秦琼一场人命官司。到后来罗单相斗,(罗成是白虎星下凡,单雄信是青龙星下凡,所以有时候评书《隋唐演义》也挂《罗单斗》的水牌子。可以说单雄信死于罗成的意狠心毒,而罗成也因为监斩单雄信而折寿十年。),瓦岗众将因李密昏庸而放走李世民(李渊曾误杀单雄信的哥哥,所以单雄信与李唐势不两立),气走单雄信,瓦岗散将,再到李世民日锁五龙,单雄信勇踹唐营。(褚人获原版的《隋唐演义》中没有这段,其情节是:洛阳城破后,单雄信被获遭擒,虽有秦琼、程咬金、徐绩等人力保,但李世民小心眼非杀单雄信不可。)单雄信被获遭擒,至死誓不降。 故事讲到这里,最经典的桥段,却有着很多不同的结局。我们一一举例说明,看看哪种结局才符合单雄信的“性格悲剧”。 先来说说小说原版:单雄信在法场上,秦琼、程咬金、徐茂公等瓦岗旧将均来送行。连秦琼的母亲感激单雄信之恩,也前来为单雄信送行。秦琼让自己的儿子秦怀玉拜单雄信为岳父。众将割肉烹之以食雄信,立下誓言,抚养遗孤。单雄信慷慨就义。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小说中斩雄信之时,秦琼等人均在法场,而且单雄信的情绪变化不大。这点与其他版本的情节出入很大。 在列举各种评书版本的之前,插一句话,相信很多人听《隋唐演义》,都听过田连元先生的半部《隋唐演义》,也就是说田先生的《隋唐演义》只说到瓦岗散将。至于为什么只说了一半,田先生曾说是因为不喜欢后面的故事,这个说法真假不知。 评书版本,我们先来说一下大家都熟悉的单田芳老师的《隋唐演义》吧。单老师的《隋唐》就是在斩雄信结束的。单雄信踹唐营被获遭擒,誓不降唐。临刑前,单雄信发现秦琼不在法场,误以为秦琼是故意不出现。其实秦琼是出兵平乱去了,他并不知道单雄信被擒。我不得不说单老师这段处理得很差劲。秦琼和单雄信之间那是什么样的交情。这种情节的处理,直接导致使得秦单之交荡然无存。单雄信只要动此念头,单雄信就不是单雄信。秦琼要是知道单雄信有难而有一点迟疑,秦琼也就不是秦琼。当然了,从精神分裂的我们的角度看,这种情节的处理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民间有云“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秦单之交的毁灭,也许就是为了点透这句话的。瓦岗这一炉结盟之香,最终随着单雄信的死,而灰飞烟灭。虽然这种结局不容易让人接受,但是这种批判现实主义似的结局也不是可以否定的。 第二个评书版本,连丽如先生播讲的《大隋唐》。不得不说,这个版本的结局比单版的结局还差。还是,单雄信踹唐营被获遭擒,誓不降唐。好吧,不降就不降吧。李世民倒是大度的很,把单雄信给放了,虽然单雄信临走前发狠说要东山再起,与李世民死磕到底。可结局是什么?单雄信来到洛阳城门意外,忽然心灰意冷,抽出一个城门兵的剑,自刎而死。好吧,如果说单版毁的是秦单之交,那么连版毁的就是单雄信,这种毁灭程度用什么来形容呢,起初我觉得也就是杀死魔人布欧的那种毁灭程度,但太儿科了。连丽如老师是用“Athena Exclamation”来彻底摧毁单雄信的形象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