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巴 贴巴
关注数: 14 粉丝数: 35 发帖数: 7,443 关注贴吧数: 17
汉中旅游组诗部分 武侯(禁)祠 若道知天命,蜀运岂不知?不可为而为,岂非逆天时?后主事如父,先主与同祠。千载一名相,行事奇如斯! 注:在汉中勉县。号称天下第一武侯(禁)祠,盖因比成都武侯(禁)祠早建几年。  石门水库 河中砌大墙,百溪洄于此。积水拥群山,幽溟不可极。百丈深绿中,石门无所觅。思彼摩崖刻,应存刀斧迹。恍惚两千年,惟有诗文记。此水可藏龙,阴晴骤相易。悬想洞府幽,龙族衍子嗣。未知几多年,水竭游旧地。亲睹李白诗,聊抒沧桑意。俯仰慨然间,风烟迷落日。 注:在汉中。石门乃1900年前为修褒斜栈道而凿之石洞,后因修水库,被淹于深水下。石洞古已有名,历代多有诗文镌刻其上,其中“石门十三品”以书名天下,亦有李白题诗,皆极珍贵。 南湖 青山围水山围山,高峡平湖铺云间。亭阁掩映翡翠冷,彩舫犁过万顷田。游人千里风尘净,曲径漫行意态闲。关中繁华隔山外,彼岸隐隐迷苍烟。愿与古木同不朽,并立石上两神仙。韩湘横笛碧潮生,衣袂翻飞何飘然。归去来辞闲吟咏,烟波十里一襟寒。 注:在汉中南郑县。55年建水坝,后为南湖公园。水上有韩湘子吹笛塑像,令人想象到吹奏“碧海潮生曲”的黄药师 临江仙 光雾山 水是仙家玉液,风为蓬岛轻舟。身轻欲举向云头。桃源光雾里,醉与万花流。 听任清泉引路,漫扶古木寻幽。南天门似月飘浮。渐同尘世远,上望近琼楼。 感灵寺 山石有奇象,悬拟一任君。象皆有其理,世人信口吟。真假皆幻生,所乐在会心。 注:光雾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感灵寺下临焦家河,隔河与石峰对峙,石峰千姿百态,导游随处指点附会一物,在似与不似之间。 归来 一 如鸟出笼不欲归,车近西安意颇颓。世外风光无限好,我如人犯放风回。 归来 二 仙山归来气不凡,不与俗人通俗言。车边人流滚滚过,心头依然云气翻。 归来 三 尘中久忘有灵魂,光雾山中见本真。别去唯有身还在,心犹徘徊在桃村。 注:桃村,指光雾山中之桃花山庄
如果不好,你们就不要说好,都成年人了,还这么没人样啊 一个帖子发出来,无论是谁发的,无论写得如何,在许多人气较旺的情感类论坛(有一些论坛虽然没有划分类别,但也是属于情感类的)总会出现一阵骚动,赞美之辞不绝于屏,于是主客尽欢,一派和谐温馨的气氛。 谁都知道这样的和谐温馨是粉饰出来的,几乎百分之百是虚假的,但一帮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却年复一年地假装相信它,天长日久,乃至于他们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诚的了。他们努力维护它,就像说了假话的人要拚命圆谎一样。 心理学上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强迫症,强迫症有一种表现:由于情感依赖,便执著于某种行为,并成为习惯,从而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强迫意愿。 他们患了这种病,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他们是一群可怜虫,他们的意淫需要观众,他们的虚荣必须依赖这些观众才能得到满足,他们执著于煽情,互相鼓励着煽情,竭力营造一个适宜于他们脆弱心灵的谎言之国。 他们实在是太脆弱了,一旦有人质疑,他们便如临大敌,群起而攻,摆出誓死保卫自留地的架式,就像可爱的猪宝宝团结起来要抵挡雄狮一般,看上去他们真是非常滑稽而可怜。 而在他们内部,则绝对是一个和平乐园。他们一大半的帖子是所谓友情顶帖,他们每天重复着“好”、“妙”、“高”这些简单的巫咒,他们像被精神控制的神汉一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抛出他们虚假的赞美、曲意的奉承、廉价的“友情”,利落得如同抛洒垃圾。 面对大量的平庸之作,如果你们保持沉默,起码还暗示了自己的立场,还能赢得我的一点尊重,你们却叽叽歪歪无病呻吟插科打诨,不但意淫自己,还意淫别人,以为别人跟你是一样的么? 没有人要求大家都学习庄子,“虽千万人而吾往矣”,也不需要人人去感受东坡“遗世独立”的飘然,也无须每天早起像某禅师那样大叫三声“主人公”。但,你得尽量是你自己,尽量做个真实的人,至少懂得主动回避庸俗的魅惑和腐蚀。 至于我,呵呵,那当然是卓而不群、遗世独立的。我永远不会友情顶帖,不会矫情赞美,也许你有时会发现我婉约得很温情,但你要仔细看,那里绝不会有半分谄笑和虚假。如果你是来寻找麻醉剂陶醉自己的,就走开,我的文字拒绝你的庸俗。
如果不好,你们就不要说好,都成年人了,还这么没人样啊 一个帖子发出来,无论是谁发的,无论写得如何,在许多人气较旺的情感类论坛(有一些论坛虽然没有划分类别,但也是属于情感类的)总会出现一阵骚动,赞美之辞不绝于屏,于是主客尽欢,一派和谐温馨的气氛。 谁都知道这样的和谐温馨是粉饰出来的,几乎百分之百是虚假的,但一帮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却年复一年地假装相信它,天长日久,乃至于他们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诚的了。他们努力维护它,就像说了假话的人要拚命圆谎一样。 心理学上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强迫症,强迫症有一种表现:由于情感依赖,便执著于某种行为,并成为习惯,从而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强迫意愿。 他们患了这种病,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他们是一群可怜虫,他们的意淫需要观众,他们的虚荣必须依赖这些观众才能得到满足,他们执著于煽情,互相鼓励着煽情,竭力营造一个适宜于他们脆弱心灵的谎言之国。 他们实在是太脆弱了,一旦有人质疑,他们便如临大敌,群起而攻,摆出誓死保卫自留地的架式,就像可爱的猪宝宝团结起来要抵挡雄狮一般,看上去他们真是非常滑稽而可怜。 而在他们内部,则绝对是一个和平乐园。他们一大半的帖子是所谓友情顶帖,他们每天重复着“好”、“妙”、“高”这些简单的巫咒,他们像被精神控制的神汉一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抛出他们虚假的赞美、曲意的奉承、廉价的“友情”,利落得如同抛洒垃圾。 面对大量的平庸之作,如果你们保持沉默,起码还暗示了自己的立场,还能赢得我的一点尊重,你们却叽叽歪歪无病呻吟插科打诨,不但意淫自己,还意淫别人,以为别人跟你是一样的么? 没有人要求大家都学习庄子,“虽千万人而吾往矣”,也不需要人人去感受东坡“遗世独立”的飘然,也无须每天早起像某禅师那样大叫三声“主人公”。但,你得尽量是你自己,尽量做个真实的人,至少懂得主动回避庸俗的魅惑和腐蚀。 至于我,呵呵,那当然是卓而不群、遗世独立的。我永远不会友情顶帖,不会矫情赞美,也许你有时会发现我婉约得很温情,但你要仔细看,那里绝不会有半分谄笑和虚假。如果你是来寻找麻醉剂陶醉自己的,就走开,我的文字拒绝你的庸俗。  
读电子版《五女兴唐》,与小时候听故事的感觉很不相同 直面现实是需要勇气的,开始我打定主意不看它的,虽然这些年在网上一直在找它,终于找到的时候也只是复制它到我的博客,并没有看其内容。我怕这么一部承载了我童年许多梦幻的故事,在这样的年龄看时会失去它的神韵,但是最终我没有禁得住诱惑,从头开始看。 开头,我很是兴奋,毕竟这是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故事,我身上有主要人物李不玉的痴,有狐仙皮秀英的玄,有吴凤英的英雄主义激(空格)情........而整个故事的曲折,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则影响了我的人生观。所以,当面对这部书时,除了感到亲切和兴奋,我还感受到冥冥中的某种律动。 读着读着,感觉有些不同了。 我的继父是讲故事的天才,他的语言带着他的情绪和热情,他善于营造讲者与听者的气场,每一次娓娓动听的讲述都会不知不觉地把我带到另一个时空的神奇情境中。何况那时我是一个小孩子,心思纯净如一湖秋水,自由的想象随时都会展开翅膀飞翔,飞到自己愿意去的任何地方。在无数的夜晚,熄灯之后,在烘红的炉火旁,他的声音像流泉淙淙,我的心则像那火苗一样飘忽,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李怀玉,能遇到那么多可爱的女孩,继续演绎着那些可爱的故事。 而现在,我的世界被我的理性分割成无数的领域,各个领域之间界限分明,各司其责。对于任何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我都要条分缕析地解构一番,除了神秘的上帝之外,一切都归入不神秘,而不神秘的一切,都会被分到具体的学科,分到思想或情感的不同领域。李怀玉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写书的人会这样去塑造这个人物?那些个个武功高强的女孩子为什么都会喜欢这个穷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我会用各种知识会分析人物、时代背景、作者心理。我发现我已经不是在读书,简直就是毁书了,煮鹤焚琴历来是我最讨厌的,自己却正在做这样的事。 我还发现,书中故事与继父讲的有许多不同,吴凤英战水兽那段在书里变神奇为普通,水兽变成了黑色的马,这马固然神勇,但毕竟是一匹凡马;张员外梦见有一个人怀揣美玉到他家,第二天李怀玉露宿在他的门口,这部分也没有了;皮秀英借体还魂也没有出现,所有的神秘变得平凡,读来大异其趣,要知道小时候听故事时最吸引我的正是那些神奇的情节。 读完,掩卷喟然,复杂的心绪难以用语言描述。读的时候,发现书中有五处标明缺失的部分,找到一个图片版,将文字在屏上一一敲出,然后更改所下载的文本,并在留言中复制给相关网站,让他们补充这部分内容。做了这些事,心中释然。对于这部书,我想做的已经做了,找它,找到了;回忆,得到了遥远童年的朦胧回声;分析?不再继续了,放下它,封存它,让它继续保持它的浑然吧。 倏与忽为混沌凿七窍,七日成,混沌死。我把工作停止在第一日,这是我与《五女兴唐》共同的幸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