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肛互撸大波娃 茎肛互撸大波娃
关注数: 74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11,814 关注贴吧数: 26
古代人民生活很惨的 别动不动说什么亩产千斤之类的。唐宋之前亩产两百斤就不错了,明朝南方亩产应该到三四百之间。但是这种亩产都是考虑正常状况按良田计算的,旱灾洪灾蝗灾春冻倒伏病虫害随便来一个就能减产一大批,情况严重的颗粒无收也不是没可能,毕竟古代水利不发达,作物种子也可没有今天什么抗倒伏抗冻耐旱抗风那么多花样,靠天吃饭比较多。 古代佃户基本上是四成到五成租,自己种田税啥的有十税一十五税一不等,但是真的相信税这么少就完了,而且别忘了还有一个大杀器:人头税。摊派的租税徭役一般人都吃不消的。 具体到小方,简单分析一下。三亩田,不用交税。那么算下来实亩产算到最高四百斤完全不存在绝收啊欠收这些情况,那就有一千二谷子,但是别忘了:谷子不管是稻谷还是麦,都---T---M ---带----皮。颗粒不如现在饱满你,碾米也就能出个800斤净米。 这是收入 至于支出,束修至少要50斤米吧,按正常算腊肉一斤可比米10斤,一年送老师5斤肉太少了。衣服鞋袜折米50斤吧。一个人吃米要两百斤吧,那就还剩五百斤了,只能算是温饱。这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情况。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就不说了,说实话五百斤米干不了啥事,现在我家物业费一个月都要三四百呢。 事实上够得上温饱就算不错了。明代人均耕地就在4、5亩左右,虽然有人头税导致瞒报的影响,但是综合明初统计数据和清初摊丁入亩的数据看,应该出入不大。同时还要考虑地区农业差异,像小方这样能养活自己还有剩余的真是很不错了。 不过话说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