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y猪猪 killy猪猪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32 发帖数: 7,732 关注贴吧数: 23
我讲个真事吧:事情并不恐怖,但回忆起来越想越让人觉得诡异!那是1998年的冬天,我和单位主任、司机一行三个人去建三江管理局出差,那年的雪格外的大,我记得去的路上要推土机在前面推雪推出一条路来,后面的车跟着走,三天后顺利完成工作准备返回。由于天气预报报知第二天还有特大暴雪,所以主任决定连夜开车赶回佳市。 吃完关系单位的践行酒宴已经是快十点了,我们收拾好行装上路已经十一点左右,由于当时都是土路加之雪厚车开的比较慢(交代一下当时车是丰田4500,当年很牛的车,号称沙漠风暴),半夜赶路,路上车本来就少又是雪后,没多久就只剩我们一台车在路上了!车窗外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我坐在后排座椅迷迷糊糊昏昏欲睡,前排除了司机丁哥外主任也是多喝了几杯在昏睡,跑着跑着就听到丁哥说:“你们看窗外那红红一团的是什么东西啊?” 我揉揉睡眼看到左侧车窗外果然有一团东西再和我们的车并行,借着车灯余光朦胧中看到那东西仿佛是红色的。在我们诧异时主任也醒了,“是什么动物吧?”我回复道,“可能是只小狗吧!?”“哪有红色的狗?”“鹿吧?”“看着没有鹿那么大!”起初我们全都没有在意,那不知是什么的动物跟着车跑了一会也就消失不见了,我和主任又继续瞌睡起来,不知道多久后,突然听到司机丁哥一声惊呼,紧接着就是一脚急刹车,虽然车速不快,但我们还是被这急刹后强烈的前推力撞醒,“你们看”丁哥指着前方窗外,只见一只通体血红血红的狗出现在车子前方,挡住了我们前进道路,“什么狗,这是狐狸”经验老道的主任说道,毕竟他是50来岁的人,见识比我们丰富的多,换做我肯定认不出是什么!“小丁,绕开它,不要压着这只狐狸,红色的不知道有什么忌讳没!”丁哥慢慢的挪动车子,想从这只红狐边上把车开过去,可是怪得很,狐狸就是拦挡着车子不让我们前进,你往左它也往左,你往右它也往右,“停车!关灯!熄火!”主任急促的说道,车子停止不动了,那只狐狸也停着不动,但是它也不离开,也不走近车子,双方就这么诡异的对峙着,我当时感觉很怪,车里开着空调很热,可我却感到背后丝丝凉气窜起,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主任和丁哥也都不说话了,车里静的瘆人!由于我们关了车灯看不清狐狸离开没有,但感觉上是没有,过了好半天我好像听到车窗外好像有人在说话,说什么听不清楚,我使劲去听可是还是听不清楚,我刚一开口“是不是有人在说......”“别说话”主任马上拦住我的话,就这样瘆着,可能过了能有20多分钟后,窗外传来几声嚎哭一般的声音,寂静中我听到一阵急促的踩踏在雪上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小丁开灯,狐仙可能是走了!”主任说道,丁哥发动了车打开车灯,果然前方只有白皑皑的雪路和远处的一片漆黑!“快走!”主任有点歇斯的喊道,丁哥也没多说一脚油门就窜了出去,一路上我们三个没有说一句话,都静静的各自想着各自的,由于践行宴我喝了不少啤酒,路上很想上厕所,可是想着刚才的诡异事情,一路上我也没开这个口,直憋着到家才上,那时虽然不是很懂这些事情,但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是我当年亲身经历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越想越是瘆人……
朋友多了就是好 心情不好去五星级饭店吃饭,点了八个菜,特意要了一只大龙虾,自己干了一瓶三十年的茅台,还喝两碗鱼翅。酒足饭饱!一掏钱,坏了,没带钱包,怎么办? 没办法!打电话给在公安局的兄弟,喊他送钱来。 兄弟带着几个手下很快就来了,全副武装,进来就把我铐上了,说跟踪好久了,还把我头上套个黑袋子。经理和服务员都吓哆嗦了,躲得远远的,生怕与我扯上关系。 上警车后,兄弟说:我也没钱,哥们只能这样帮你了! 兄弟情!真的好感动! 没几天心里不痛快,又找了个酒店点了一桌好酒好菜,吃得沟满壕平,撑得肚皮发胀,喝得晕晕乎乎!发现钱包又忘带了,于是打电话给医院的兄弟。 他在急救中心当医生,让他帮忙送点钱来。 他让我捂着肚子趴在桌子上等着,马上就到。一会兄弟穿个白大褂坐着120就来了,翻了翻我的眼皮说好像食物中毒。 给我打上吊瓶,指挥人用担架把我抬上救护车,饭菜和喝剩下的半瓶酒打了两个包,说要取样儿化验。 老板往我兜里塞了1000元钱说是医药费,他离不开,就不陪我去医院了。 上车后兄弟就把吊瓶拔了,说我装得挺像,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打个包回去没喝好接着喝,我值班就不陪你了!兄弟还是兄弟啊…。 前几天心情又郁闷了,找了个酒店点了一桌硬菜,吃饱喝足,发现钱不够,于是打电话给在供电公司上班的兄弟。 他接电话后告诉我:拿好你的包儿坐着不要动,我倒数10个数,你马上往外蹽。刚数完,整条街突然全都停电了,一片漆黑。我迅速冲了出去。 兄弟开着电力抢险车接上我,指着正在变压器下边鼓捣着的一帮电工,跟我说:我也没有钱,现在八项规定这么严,我只有这点特权
《生逢灿烂的日子》观影有感前段时间一直在看张嘉译二叔的《我的 《生逢灿烂的日子》观影有感 前段时间一直在看张嘉译二叔的《我的体育老师》,可是几集看下来我就把重点换成了《生逢灿烂的日子》,演技自不必说,二叔和果静林我都非常喜欢,关键是《生》剧是讲诉70后的剧目,从剧中的“姿三四郎”“葡萄糖瓶子的柿子酱”“80年代初期对个体户的偏见”,我现在还记得“姿三四郎”里面的女主角叫枣玉美,小时候我也帮母亲做过柿子酱,那时家里一做就是几十瓶,就为了冬天家里能吃个鸡蛋炒柿子,那个年代的北方冬天除了窖藏的土豆、大白菜、萝卜就没别的菜吃了,所以几乎家家都做,哪像现在吃什么都能买到,几本小人书、一个皮筋、一个沙包几乎是很多孩子童年的全部家当了,当这些出现在剧中时好让我们这些70年代的老菜皮有共鸣感…… 现在很多80、90后看《生》剧可能不会理解二哥,可是这正是大部分70后真实的写实,喜欢一个人能放在心里默默的好多年,这种默默可能连个表白的勇气都没,但就是这样也不会放弃、变心,记得那时我也喜欢同班一个女生,一喜欢就是从小学到高中,高中之后才逐渐淡去了……说实话,我更希望二哥和小微走到一起,不喜欢剧中的小云,小云那么叛逆不属于70年代的人,70年代的人比起80、90后更显含蓄、更显中庸,大概“执着”“坚持”“含蓄”“迂腐”“墨守成规”就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符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