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固难凭☜ z376765137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0 发帖数: 236 关注贴吧数: 21
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得通 看到一篇谈子午谷奇谋的文章,转载过来给吧友分析讨论一下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用五千精兵穿子午谷奇袭长安,只要拿下长安,占据潼关,蜀汉就可以握汉中而窥天下。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这一条意见,选择设疑兵于斜谷,大军走坦途进攻祁山,最终以张郃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撤军而结束。 那问题来了,如果采纳魏延的意见,能不能成功呢?我们看一下历史上有没有通过子午谷取得成功的案例。 子午谷是汉中通往关中的一条谷道,在秦岭上一共有六条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子午道就是其一,而且是最险要也是最难成功的一条道,所以有秦岭六道,子午为王之说。 这一条道建于秦代,第一次在历史露面是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去汉中时,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因为路途艰难,汉兵怒气冲天,把不满都发泄在了项羽身上。不过,刘邦出汉中,走的不是来的路,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接下来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面有没有人打这条道的主意呢? 有的,到了230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曹魏大将曹真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反伐蜀汉,走的就是子午道,可见,这个子午道在三国时期也不是什么天大秘道,大家都知道,只是因为险,所以不会有什么守兵。 可是,曹真去的时候,没有看电视预报,正好碰上雨季,栈道被雨水冲毁,走了一个月,曹真才走完一半。当时魏延提出子午奇谋时,提出的时间是十天,曹真当然算是延期了,最后只得灰溜溜退回来。可见,要想战无不胜,看完新闻联播之后,也不能错过天气预报。 到了公元354年,桓温北伐,主力从襄阳越武关,进据霸上。这时候,另一路大军由大将司马勋率领从子午谷准备包抄,结果,两者联动没及时,桓温在霸上没有继续进攻,让前秦丞相苻雄抓住机会,调兵七千回守子午谷,将司马勋击败,可见有人守,子午道还是不容易通过的。 接下来再次尝试子午道的是闯王高迎祥。自从起义后,高闯王辗转多年,胜仗打过,败仗也吃过,但就是没有决定性的胜利。到了崇祯九年的时候,高闯王决定玩一次大的,直接拿下长安。 作为陕西人,他当然听过子午谷,就决定走魏延想走却没走成的路。 计划很美好,可是同样碰上了大雨天气,时值盛夏,又潮又热,原本十天的路走了十五天,而且一出关,就碰上等了半个月的明军。 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他的两万秦军以逸待劳,将高迎祥五万大军击溃,最终,高迎祥在山洞中被活捉,送到京城凌迟。 可见,这条道并不是秘道,如果早做打算布下疑兵,不说一夫当兵,万夫莫开,以逸待劳以少胜多还是很松轻的。 后面,还有王耀武在西安事变之后准备从子午谷勤王,走到一半,和平解决了。
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得通 看到一篇谈子午谷奇谋的文章,转载过来给吧友分析讨论一下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用五千精兵穿子午谷奇袭长安,只要拿下长安,占据潼关,蜀汉就可以握汉中而窥天下。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这一条意见,选择设疑兵于斜谷,大军走坦途进攻祁山,最终以张郃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撤军而结束。 那问题来了,如果采纳魏延的意见,能不能成功呢?我们看一下历史上有没有通过子午谷取得成功的案例。 子午谷是汉中通往关中的一条谷道,在秦岭上一共有六条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子午道就是其一,而且是最险要也是最难成功的一条道,所以有秦岭六道,子午为王之说。 这一条道建于秦代,第一次在历史露面是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去汉中时,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因为路途艰难,汉兵怒气冲天,把不满都发泄在了项羽身上。不过,刘邦出汉中,走的不是来的路,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接下来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面有没有人打这条道的主意呢? 有的,到了230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曹魏大将曹真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反伐蜀汉,走的就是子午道,可见,这个子午道在三国时期也不是什么天大秘道,大家都知道,只是因为险,所以不会有什么守兵。 可是,曹真去的时候,没有看电视预报,正好碰上雨季,栈道被雨水冲毁,走了一个月,曹真才走完一半。当时魏延提出子午奇谋时,提出的时间是十天,曹真当然算是延期了,最后只得灰溜溜退回来。可见,要想战无不胜,看完新闻联播之后,也不能错过天气预报。 到了公元354年,桓温北伐,主力从襄阳越武关,进据霸上。这时候,另一路大军由大将司马勋率领从子午谷准备包抄,结果,两者联动没及时,桓温在霸上没有继续进攻,让前秦丞相苻雄抓住机会,调兵七千回守子午谷,将司马勋击败,可见有人守,子午道还是不容易通过的。 接下来再次尝试子午道的是闯王高迎祥。自从起义后,高闯王辗转多年,胜仗打过,败仗也吃过,但就是没有决定性的胜利。到了崇祯九年的时候,高闯王决定玩一次大的,直接拿下长安。 作为陕西人,他当然听过子午谷,就决定走魏延想走却没走成的路。 计划很美好,可是同样碰上了大雨天气,时值盛夏,又潮又热,原本十天的路走了十五天,而且一出关,就碰上等了半个月的明军。 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他的两万秦军以逸待劳,将高迎祥五万大军击溃,最终,高迎祥在山洞中被活捉,送到京城凌迟。 可见,这条道并不是秘道,如果早做打算布下疑兵,不说一夫当兵,万夫莫开,以逸待劳以少胜多还是很松轻的。 后面,还有王耀武在西安事变之后准备从子午谷勤王,走到一半,和平解决了。
如果蜀国北伐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韩信,北伐能否成功? 我觉得不大可能。 虽然韩信兵家四圣之一,谋战派最杰出代表没有之一!大汉初军事无出其右者,项羽所不及。但三国鼎立天下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使兵仙也难以力挽狂澜,没有回天之力! 1、魏国太强大!综合实力单凭人口三国蜀仅有吴的二分之一,魏又是蜀吴的二倍,魏国不仅人口众多领土广大,还有强大的骑兵。汉初诸侯割据,相当于分裂政权,韩信可以逐个消灭!但三足鼎立之时魏国政权稳固占据整个北方,相当于战国韩赵魏齐燕之和,如同铁板一块,难以撼动! 2、对方将领太强大!韩信能成功百战不殆除了自己军事水平极高,还主要对手很**。韩信威震天下之战背水一战:陈余太垃圾!若是用李左车之计,赵军坚守不战,韩信领兵再强仅万余人汉军如何强攻打败二十万赵军!但老狐狸司马懿异常坚忍,笑受女衣,任你千方百计我自坚守不出!用兵之道其下攻城,不谈粮草问题,蜀军出汉中硬拼消耗战又如何支撑得起!单一个郝昭数千魏军死守陈仓硬扛住十余万蜀军。 3、魏国君主太强大,不说曹操、曹丕,单曹睿水平也不低,在位期间主要实行休养生息,对蜀吴主要以防御为主!北方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高,经过数年发展军屯粮草丰厚,发展速度远超蜀吴,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定要对魏国打击,如果不能消耗魏国,蜀汉偏暗不可能保全。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如果魏国内部不出大问题,蜀汉就没有机会!
如果蜀国北伐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韩信,北伐能否成功? 我觉得不大可能。 虽然韩信兵家四圣之一,谋战派最杰出代表没有之一!大汉初军事无出其右者,项羽所不及。但三国鼎立天下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使兵仙也难以力挽狂澜,没有回天之力! 1、魏国太强大!综合实力单凭人口三国蜀仅有吴的二分之一,魏又是蜀吴的二倍,魏国不仅人口众多领土广大,还有强大的骑兵。汉初诸侯割据,相当于分裂政权,韩信可以逐个消灭!但三足鼎立之时魏国政权稳固占据整个北方,相当于战国韩赵魏齐燕之和,如同铁板一块,难以撼动! 2、对方将领太强大!韩信能成功百战不殆除了自己军事水平极高,还主要对手很**。韩信威震天下之战背水一战:陈余太垃圾!若是用李左车之计,赵军坚守不战,韩信领兵再强仅万余人汉军如何强攻打败二十万赵军!但老狐狸司马懿异常坚忍,笑受女衣,任你千方百计我自坚守不出!用兵之道其下攻城,不谈粮草问题,蜀军出汉中硬拼消耗战又如何支撑得起!单一个郝昭数千魏军死守陈仓硬扛住十余万蜀军。 3、魏国君主太强大,不说曹操、曹丕,单曹睿水平也不低,在位期间主要实行休养生息,对蜀吴主要以防御为主!北方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高,经过数年发展军屯粮草丰厚,发展速度远超蜀吴,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定要对魏国打击,如果不能消耗魏国,蜀汉偏暗不可能保全。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如果魏国内部不出大问题,蜀汉就没有机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