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小左
cherry小左
关注数: 5
粉丝数: 72
发帖数: 9,130
关注贴吧数: 0
韩国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是不是比中国还低? 05年的韩剧《加油金顺》里金顺刚进美容院打工的时候工资是韩元50万,合人民币3000块钱,而05年韩国人均GDP已经一万八了,二十年前的人均GDP一万八比现在的含金量高多了,但是底层工资才三千,这工资占GDP的比例也太低了吧?
云南哪家企业纳税额比全国大部分省份都高? 他说的神秘企业到底是哪家?一年交两千多亿的税但是为了低调不计入云南,高光时候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纳税额都比不上这家公司
广东体制内开始清理编外了? 小红书上最近有好多体制内单位开始清理编外的帖子,很多单位都是一刀切,干了十几年的编外都直接开掉了,其中很多id是广东的,连广东的财政都撑不下去了吗?
为什么除了这个吧以外全网没有任何人知道四大水王? 越上网越怀疑,是不是我们想多了?不然怎么全网除了本吧以外,其他地方包括微博微信B站抖音知乎没有任何一个网站有人说两湖重庆福建有水?总不可能除了这个吧以外,大家都不懂经济吧?如果你看到一个房子里有大象,但是除了你以外,大家都说没看到,你是不是会怀疑自己看错了?总不能大家都错,就你对吧?
重庆王者归来!GDP增速第一了 重庆,增速持续领跑直辖市 目前,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四大直辖市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公布。 北京前三季度GDP为3346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上海前三季度GDP为3438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 重庆前三季度GDP为2324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天津前三季度GDP为1267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北京、重庆跑赢全国大盘,上海、天津则继续跑输大盘。 第二,重庆继续领跑,且连续四个季度增速保持在6%以上。 2022年受全国黑天鹅影响,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当年的四季度,大家都知道,重庆成为了口罩漩涡,所以导致其全年GDP增速只有2.6%。制图:城市财经;数据:重庆市统计局 2023年虽然一切都过去了,但因为惯性影响以及产业转移影响,重庆的工业复苏遭遇制约。所以,2023年整个前三季度,重庆经济复苏都比较艰难。 有数据为证。重庆统计局披露2023上半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同比增长8.7%,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8.1%;汽摩和消费品产业分别增长5.3%、5.2%,装备和电子产业分别下降0.4%、3.9%。 支柱产业中,装备和电子产业下降,特别是电子产业,下降了3.9%。 除此之外,房地产行情冷却,也是重庆无法快速回暖的根本原因。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1.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7%和8.8%,二者合计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0%,降幅较1-5月收窄2.1个百分点。 02 汽车工业恢复,筑底反弹 从数据来看,前三季重庆的房地产业仍在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7%。 在这种背景下,重庆经济强势反弹的根本,是支撑其发展的工业强势复苏所致。 两相对比来看,更直观。 比如2022年,当年重庆的经济增速创下了近年来新低,而当年重庆的第二产业(广义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3.3%,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2.9%。 再看如今前三季度GDP增速6%的背景下,其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高达8.1%。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四大直辖市中,重庆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最高,是对工业依赖度非常高的城市。 同时,重庆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领跑四大直辖市。 再看一组具体数据,就能更加直观看到重庆的工业强势复苏。 仍以2022年对比来看。 2022年,重庆的很多工业产品产量都在下降,当家工业汽车产量当年只增加了4.1%。 其他如微型计算机、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都在跳水。来源:重庆统计局 再看如今。 重庆统计局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的391种工业产品中有21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5.5%。重点产品中,汽车产量173.46万台,同比增长8.0%,其中新能源汽车59.43万辆,增长1.3倍,燃油车114.03万辆,下降15.4%;笔记本计算机产量5128.25万台,下降4.3%;手机5970.12万台,下降 8.2%;液晶显示屏2.88亿片,增长25.6%;集成电路53.23亿片,增长1.0倍。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重庆正在走出黑天鹅的影响,同时也在走出产业流出到东南亚的影响,目前超过一半的工业产品实现了正增长。 其中当家产业汽车产业增长非常迅猛。制图:城市财经;数据:重庆市统计局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1.79万辆,时隔多年后重回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03万辆,约占全市汽车产量的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有了质的飞跃。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更是反超广州,夺回“汽车第一城”的宝座。 前三季度,广州的汽车产量数据尚未公布,但看重庆8%的增速来看,重庆汽车第一城的宝座,大概率坐稳了。 重庆汽车工业王者归来,功臣非新能源汽车莫属。 作为燃油车时代的巨擘,重庆前三季度的燃油车产量仍在下降,前三季度燃油车114.03万辆,下降15.4%。而新能源汽车产量59.43万台,增长了1.3倍。 重庆统计局之前披露: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拉动全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较一季度加快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9.7%。 其中,6月份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0%,拉动全市工业当月增长4.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达88.3%。 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力背后,是华为加注的赛力斯的功劳。 这一点,在之前分析重庆经济半年报的时候就说过。 重庆统计局公布的“1-5月份重庆经济运行简况”中,明确写着: 1-5月,汽车产业受赛力斯及其相关配套企业高增长拉动,增加值增长31.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市增长的核心产业。来源:重庆统计局 6月份重庆统计局发布的工业解读文件中,再次点名: 目前我市汽车产业增长核心仍在于赛力斯,其2月上市的问界M9销售供不应求,M7和新款M5销售同时向好,企业生产水平持续攀升。受赛力斯带动,金康新能源、青山工业、沪光电器等配套企业亦实现高速增长。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前几天重庆统计局发布的解读文件中,再次点名了赛力斯: 前三季度,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较上半年放缓4.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4.5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9%,汽车零部件制造增长16.9%。前三季度重庆汽车行业增长核心仍然是以赛力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赛力斯的主打车型问界M7、M9销售持续火爆,受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带动,金康新能源、小康动力、沪光电器等配套企业亦实现高速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9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31.67万辆,同比增长364%。其中,问界M9下线10万辆,连续6个月蝉联中国豪车市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打败了奔驰、宝马和奥迪。 作者:李不是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xueqiu.com%2F9785982678%2F309561990&urlrefer=8d0ac31902005c2f70cc0a6de7bc1b2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印度的平均工资居然和墨西哥白俄罗斯差不多了? 排名 国家 平均月薪总额(美元) 2024年GDP(十亿美元) 地区 1 瑞士 8111 905.68 欧洲 2 卢森堡 6633 89.09 欧洲 3 美国 6455 26949.64 美洲 4 冰岛 6441 30.57 欧洲 5 挪威 5665 546.76 欧洲 6 丹麦 5642 420.8 欧洲 7 加拿大 5081 2117.8 美洲 8 格陵兰 4665 3.27 美洲 9 爱尔兰 4622 589.56 欧洲 10 荷兰 4581 1092.74 欧洲 11 新加坡 4350 497.34 亚洲 12 列支敦士登 4321 7.71 欧洲 13 澳大利亚 4218 1687.71 大洋洲 14 英国 4179 3332.05 欧洲 15 芬兰 4090 305.68 欧洲 16 德国 3984 4429.83 欧洲 17 瑞典 3977 597.11 欧洲 18 阿联酋 3663 509.17 亚洲 19 法国 3655 3049.01 欧洲 20 以色列 3608 521.68 亚洲 21 圣马力诺 3237 1.99 欧洲 22 卡塔尔 3168 235.5 亚洲 23 香港 3070 385.54 亚洲 24 新西兰 2860 249.41 大洋洲 25 法属波利尼西亚 2835 6.05 大洋洲 26 意大利 2763 2186.08 欧洲 27 斯洛文尼亚 2611 68.39 欧洲 28 西班牙 2551 1582.05 欧洲 29 日本 2476 4230.86 亚洲 30 比利时 2354 627.51 欧洲 排名 国家 平均月薪总额(美元) 2024年GDP(十亿美元) 地区 31 塞浦路斯 2314 32.03 亚洲 32 韩国 2180 1709.23 亚洲 33 奥地利 2175 526.18 欧洲 34 俄罗斯 2159 1862.47 欧洲 35 澳门 2114 38.48 亚洲 36 沙特阿拉伯 1888 1069.43 亚洲 37 巴哈马 1864 13.87 美洲 38 科威特 1854 159.68 亚洲 39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847 1.03 美洲 40 波多黎各 1810 117.51 美洲 41 葡萄牙 1781 276.43 欧洲 42 爱沙尼亚 1772 41.79 欧洲 43 捷克共和国 1770 335.24 欧洲 44 台湾 1763 751.93 亚洲 45 巴林 1728 44.99 亚洲 46 文莱 1708 15.15 亚洲 47 圣卢西亚 1704 2.46 美洲 48 摩洛哥 1657 147.34 非洲 49 立陶宛 1628 79.42 欧洲 50 阿曼 1626 108.28 亚洲 51 圣基茨和尼维斯 1604 1.06 美洲 52 斯洛伐克 1512 133.04 欧洲 53 希腊 1417 242.38 欧洲 54 波兰 1416 842.17 欧洲 55 萨摩亚 1402 0.93 大洋洲 56 南非 1362 380.9 非洲 57 罗马尼亚 1306 350.41 欧洲 58 拉脱维亚 1303 46.66 欧洲 59 安道尔 1273 3.69 欧洲 60 瓦努阿图 1241 1.16 大洋洲 61 马耳他 1216 20.31 欧洲 62 匈牙利 1189 203.82 欧洲 63 中国 1122 17700.89 亚洲 64 乌拉圭 1122 76.24 美洲 65 巴巴多斯 1084 6.22 美洲 66 克罗地亚 959 80.18 欧洲 67 保加利亚 947 103.09 欧洲 68 黑山 929 7.05 欧洲 69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927 26.94 欧洲 70 塞尔维亚 925 75.01 欧洲 71 马尔代夫 920 6.97 亚洲 72 安提瓜和巴布达 857 1.94 美洲 73 马来西亚 855 430.89 亚洲 74 黎巴嫩 837 37.94 亚洲 75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818 27.88 美洲 76 厄瓜多尔 791 118.68 美洲 77 巴勒斯坦 778 18.1 亚洲 78 哥斯达黎加 722 85.59 美洲 79 巴拿马 717 82.34 美洲 80 哈萨克斯坦 673 259.29 亚洲 81 基里巴斯 658 15.8 大洋洲 82 北马其顿 658 0.24 欧洲 83 土库曼斯坦 654 81.82 亚洲 84 墨西哥 648 1811.46 美洲 85 印度 628 3732.22 亚洲 86 白俄罗斯 621 68.86 欧洲 87 智利 605 344.4 美洲 88 约旦 599 50.02 亚洲 89 伊拉克 583 297.69 亚洲 90 格林纳达 547 18.76 美洲
不用说了,这就是大部分人的认知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福建就是和浙江一样民营企业发达,藏富于民,GDP是被低估的,是应该被上调的,吧里天天发的这些什么三大主税根本没人认可
请各位给介绍几个有水平的财经博主金融博主 不管微博微信抖音B站都可以,不要是《分析重庆GDP为何能超过广州》《天津GDP为何掉出全国前十》这种水平的,现在各大平台上全是这种水平的博主,对着一堆假数据分析来分析去,这个吧里说刘晓博水平不行,但他至少能看出福建重庆有水,这在财经博主里真的已经算水平高的了,至少至今为止我知道的财经博主里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出来,大家如果有知道其他水平高的财经大V金融大V请介绍给我
这份腊味煲仔饭20贵不贵 这份腊味煲仔饭20块钱贵不贵
这份盖浇饭14块钱贵不贵? 大家觉得这份盖浇饭14块钱贵不贵?
问下这一份15块钱算贵还是便宜还是正常? 这份鸡腿饭15块钱算贵还是便宜还是正常?
台湾城市城建面貌不如韩国,为什么农村面貌甩韩国几条街 韩国城市城建比台湾强,但是为什么农村面貌不如台湾,甚至和华北农村差不多?
延安和榆林2023年常住人口的准确数据出来了吗? 网上为什么查不到?是不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没出来?
一直说除了贴吧以外没人知道四大水王,这才是大部分人的认知 看吧,这才是贴吧以外大部分人的认知,根本就没人知道福建有水,甚至很多人还以为福建的GDP被低估了,湖南湖北重庆也没人知道有水,所以还有一大堆帖子《广州的GDP为什么被重庆超过》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五大水王只是贴吧说而已 不同省市,不同命运! 刘晓博 房地产拐点→土地财政拐点→地方债拐点。当这一系列拐点出现后,不同地区发展的拐点也出现了。以前,人口流失、经济转型慢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地方债+大基建+房地产”来追赶发达地区,未来将越来越难。各地2023年的GDP正在公布,从这些数据里可以看到分化加剧。哪些省市跑赢了2023年,哪些省市落后了,可以通过下面几张表格来观察。 第一张,是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GDP数据:经济增量最大的四个省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其中广东对江苏的优势有所加大,从2022年的6000多亿增加到2023年的7000多亿。其次是浙江的增量超过了山东;河南、黑龙江GDP被挤水分,河南经济总量被四川超过。这是重庆直辖之后,四川经济总量首次重返前五。江西、山西的增量也非常小,疑似2022年数据被挤水分了。经济增长最好的是西藏和海南,它们都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疫情结束对旅游业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2023年经济增长最慢的,是当前旅游业最火的黑龙江。
如果五经普水货们还不挤水,你们还要找什么理由? 四经普,几个水货不但不挤水,还积极注水,你们说是要先挤这些,以后再挤那些,现在五经普前的终核,除了河南以外,人家依然不挤,你们说等到五经普的时候会挤,如果五经普的时候水货们还不挤呢?那时候你们要说什么?
各省二三产增值税排名 根绝模范大神21年各省分行业增值税拆解的数据,我把二产和三产增值税简单相加做了个排名 1广东 8383.45 2江苏 6592.28 3浙江 5183.47 4上海 5146.02 5山东3941.79 6北京 3540.64 7四川 2311.86 8河南 2231.35 9安徽1984.7 10河北 1972.16 11江西1901.15 12福建1837.79 13湖北1790.07 14山西1637.37 15湖南1610.2 16陕西1599.2 17辽宁1522.3 18天津1369.84 19云南1171.48 20重庆1105.85 21内蒙古1099.86 22广西986.26 23贵州913.56 24新江834.22 25黑龙江625.44 26甘肃620.44 27吉林600.77 28海南421.25 29宁夏232.9 30青海192.99 31洗藏168.58
为什么重庆限额以上社零额占社零总额比例这么低? 查了下中西部几个省份限额以上社零额,发现重庆已经很多年不公布限额以上社零额的具体数据了,能查到的还要追溯到02年(如果有人能查到前几年的数据可以贴一下),本来以为河南云南安徽限额以上社零占社零总额的29%28%27%已经很低了,重庆居然限额以上占比只有21.1%!这还是02年的数据,现在人家干脆不公布了 2022江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7.5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231.0亿元,增长14.8%,占比38.34%。 河南2022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8.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464.75亿元,增长4.1%。占比29.24%。 云南去年上半年没有公布限额以上社消数据,只有一季度的,一季度,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6.8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38.63亿元,增长8.7%。占比28.55% 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2.4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986.5亿元,增长2.3%。占比27.8% 重庆只有02年数据 七、消费市场 消费品市场有所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完成零售额161.34亿元,增长33.7%,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7.3%提高到21.1%
财政总收入是不是比一般预算收入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实力? 一般预算收入是不是已经减掉上缴国家的了?财政总收入才是一个地区的实力体现?
23个省份202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请教下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安徽重庆四川都是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为什么是净流入?
白日见鬼?!金融业,深圳=北京+上海?广州=1.7个上海?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在中国,每到经济普查的时候,常有一些神奇的数字突然冒出来,让你目瞪口呆。 它们或许揭露了一些隐藏多年的真相,或许制造了更多令人费解的迷雾。 比如在第四经济普查中,SD省和TJ市就被扒得赤条条的,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裸泳是什么样子。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神奇的金融业”。 众所周知,在中国内地金融业有两大巨头——北京和上海。北京是金融管理、决策中心,汇聚了天下最多的钱;上海则集中了中国80%的金融要素市场,创造了最多的金融GDP。上图:北京四普金融从业人员数据。 北京和上海之后,下个比较大的“台阶”,才轮到深圳。深圳下个比较大的“台阶”,才轮到广州。目前深圳汇聚的资金,大约是1.5个广州。而深圳和广州加起来,才略微超过上海,距离北京还有一段距离。至于杭州,则比广州还少了一个福州的“资金总量”。 所以,你用脚丫子都可以想出来:中国内地的金融从业人员,一定汇聚在上海、北京,然后才轮到深圳,深圳之后才轮到广州、杭州。 但第四次经济普查,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常识。根据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统计局公布的普查数据,截止2018年末,各自的金融从业人员分别是: 1、深圳 122.83万人 2、广州 81.04万人 3、北京 80.6万人 4、上海 47.2万人 5、杭州 7.38万人上图:上海四普的数据。 至于5大城市金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就业人口”(不算个体户)的比重,则是: 1、深圳 9.9% 2、广州 9.1% 3、北京 5.9% 4、上海 4.0% 5、杭州 1.2% 从这个从业人员比例看,深圳广州才是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则完全不是!至于杭州,简直是个县城的水平。上图:深圳四普数据。 有人还整理出来了纽、伦、港和东京等四大金融中心的金融从业人员数据来对比,据说纽约金融从业人员是36万人、伦敦是35万人、香港是25万人、东京是39万人,这四个城市的总和才135万人,比深圳一个城市金融从业人员才多了10%左右。 于是,深圳被拉出来示众!被称为全球“最过度金融化”的城市、高度投机的城市,是一个正在被实体经济抛弃了城市! 而深圳的高房价,似乎也因此找到了原因。之前说是给企业的“抗疫低息贷款”被挪用炒房造成的,但官方否认。现在好了,有一个替罪羊出现了。 真的如此吗? 其实未必! 原因很简单,深圳的旁边站着广州,广州这个金融的“小个子”,竟然也有81万从业人员。广州汇聚的资金(6.2万亿)相当于深圳(9.2万亿)的三分之二,从业人员(81万)相当于深圳(122.8万)的三分之二,这个比例高度合理呀!上图:广州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 要知道,广州的房价不高呀,没有人说广州产业高度金融化吧,但广州金融从业人员怎么就突然变成了上海的1.7倍? 在此前四大城市公布的统计年鉴里,截止2018年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还是这样的: 1、北京 51.3万人 2、上海 35.3万人 3、深圳 20.1万人 4、广州 12.2万人 同样是2018年末的数据,普查前和普查后竟然天翻地覆! 深圳没有解释自己122.83万金融从业人员的构成,但广州解释了:可以看出,广州突然多出来的近69万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保险行业的。说白了,之前没有统计保险业务员,现在开始统计了。上图是广东省的这次普查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金融从业人员主要也是保险营销人员。上图是全国的普查情况,180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里,1300多万是保险业务员。而此次普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的这5年里,中国只有一个行业从业人员暴增了250%以上,就是金融行业。 2013年的时候,全国金融从业人员只有514万人,其中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12万人。到了这次经济普查(截止2018年末),金融从业人员暴增到了1818万人,其中保险从业人员暴增到了1308万人。 如果说过度金融化,它其实不仅仅在深圳、广州发生,而是在全国发生的。而拉动这个数据的,主要是保险业从业人员扩张了12倍!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为什么这样少? 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上海遗漏了大量的保险业务员,没有纳入统计;第二,全球最大、中国最市场化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总部在深圳,在广州和深圳招聘了更多的业务员,仅此而已。 而杭州统计局给出了解释:它们的金融从业人员,没有包括保险和证券行业。金融还能不包括保险和证券,这个也太神奇了吧!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北上广深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从上面四大城市“四普”统计的主要产业从业人员(未包含个体户)来看,深圳制造业是四大城市里最强的。事实上,深圳的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一直是全国第一。 至于深圳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总数(419万人),更是遥遥领先北上广,几乎相当于“广州+上海”,是北京的4倍有余。所以,深圳产业空心化是不存在的。以深圳制造业庞大的体量,在深圳城市功能不断升级过程中出现一些外迁,是正常的。 “四普”的数据还显示,东莞制造业人数为377万人,苏州的数据尚未看到(估计在405万左右)。深圳、苏州、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人数最多的三个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批发零售行业,北上深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都超过了160万。而普查前北京自己公布的数据是71.3万人,是差距最大的。此前北京纾解非首都功能,迁走了一些批发市场,自认为减少了很多人口。但从普查数据看,至少有90万人被遗漏了(这尚未计算他们的孩子、老人)。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北京减少人口难度非常大。 至于广州,批发零售从业人员看似比北上深少了很多,其实广州还有73万从事批发零售的个体户,加起来总人数在200万。而北上深这类个体户人数,比广州少很多。 此前北京宣布2018年自己的餐饮住宿从业人员只有35万,这个行业也是被纾解的对象。但普查显示,在北京从事这个行业的仍然有56.3万人,是四大城市里最多的。 北京房地产从业人员在四大城市里位居第一,也出人意料。 从人员数量上看,北京最具优势的产业是“文体娱乐”和“科研及技术服务”,几乎相当于“上海+深圳+广州”。 至于北京的IT、租赁等,也都是有较大优势的产业。 教育和医疗,北京也都位居第一,其中教育从业人员几乎相当于“广州+深圳”。 如果全口径统计金融从业人员,北京上海一定是超过深圳的,尤其是上海有较大遗漏。 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未包含个体户)看,北京位居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都超过了1100万人,而广州不到900万。 这能说明广州人口最少吗?不能!因为广州活跃着大量个体户,这从四大城市里广州“小学生人数”最多,广州地铁最繁忙,就可以看出来。广州的实际人口跟北上深是一个量级的。 我个人估算: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都应该在2400万到3000万之间。其中深圳交五险一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 而广深的小学生人数,都在106万到110万左右,北京上海尚未超过100万。这不是因为北京上海人口少,而是外地户口在京沪入学更难一些。另外,上海小学是5年制。 结论: 别再吵吵“深圳过度金融化”了,这是广东省和北京、上海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仅此而已。中国过去5年的所谓“金融大扩张”,不过是多招了一些保险业务员罢了。 至于金融杠杆率偏高,表外资产、P2P膨胀等,2018年以来已压缩很多了。
看不下去了,不要再嘲笑哪个省有水分了行吗? 如果说以前哪个省有水分是自己的锅,那经过四经普以后都是国家统一核算了,报多少又不是省上自己说了算,有水分的话你都能看出来国家看不出来?如果国家看出来了还依然这样报,那说明这是国家默许的,既然国家默许你嘲笑人家这个省干嘛?这又不是人家省自己的锅
陕西省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2287.73亿元
南宁四经普的GDP出来了? 在高楼迷南宁版看到的
塞尔维亚和泰国哪个生活水平高? 18年泰国人均GDP7184,塞尔维亚人均GDP7243,两国差不多,哪个生活水平高?
国家统计局上18年各省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出来了,大部分省负增长 这几天刚出来的,应该是普查后的数据吧?前六名的省都是负增长
俄罗斯公务员工资这么高? 那些说过“美丽能挽救世界”的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又结婚了! 俄罗斯《观点报》13日报道,波克隆斯卡娅于8月11日-12日在克里米亚举行完婚礼,但她本人拒绝透露相关细节。出席这一仪式的有双方的亲戚以及其工作中的同事。据出席婚礼的客人称,婚礼仪式很简朴,又不失品味。据悉,波克隆斯卡娅一直在乌克兰检察机关工作,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后,俄总统普京任命她为克里米亚检察长,并因美貌获得“美女检察长”称号。 波克隆斯卡娅不愿意过多地谈论个人生活。她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宣称自己已婚,还生育了一个孩子。但寻找她过去作为议员进行收入申报(去年收入450万卢布,约等于46万人民币)的相关信息便可发现,俄罗斯最美女议员之前并没有把她的丈夫列入到报表之中。
谁知道昌水生去哪了? 谁知道昌水生去哪了?被封了?换名字了?
昌水生去哪了? 昌水生去哪了?怎么不见了?
其实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只有10个,人口分布及其不平衡 感觉中国人口多,但是其实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只有10个,台湾人口比内蒙甘肃还少,香港人口比海南还少,很多人没想到吧,而且这十个省有七个都在南方 2019全国各省人口数量排名 1、广东11169万 2、山东10005.83万 3、河南9559.13万 4、四川8302万 5、江苏8029.3万 6、河北7519.52万 7、湖南6860.2万 8、安徽6254.8万 9、湖北5902万 10、浙江5657万 11、广西4885万 12、云南4800.5万 3、江西4622.1万 14、辽宁4368.9万 15、福建3911万 16、陕西3835.44万 17、黑龙江3788.7万 18、山西3702.35万 19、贵州3580万 20、重庆3048.43万 21、吉林2717.43万 22、甘肃2625.71万 23、内蒙古2528.6万 24、新疆2444.67万 25、上海2418.33万 26、台湾2369万 27、北京2170.7万 28、天津1556.87万 29、海南925.76万 30、香港743万 31、宁夏681.79万 32、青海598.38万 33、西藏337.15万
北方除了山东河南河北以外不应该再有GDP前十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GDP总量排名将和人口总量排名趋同,北方除了山东河南河北这三个以外就没有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省份,如果人口不到5000万都能进全国前十,那只能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太不平衡了,所以不要再发帖说全国前十北方只有三个了,前十除了这三个就不该有北方省份,就像十年前上海北京GDP还进过全国前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湖南湖北这些人口在五六千万的省份都超过了上海北京,上海北京将来也不会再进前十,六千万人口的安徽也应该超过北京
【BEST*SES】『190620求助』想问下咱们贴吧的图册为什么看不了? 图册打不开啊,打开就又进入贴吧了,怎么回事?
2019年 1——4月各省工业营业收入
为什么国家统计局今年不公布各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改为营业收入了 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就不公布了,公布的是一个叫营业收入的数字,这两者区别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各省17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什么有两个不同数据? 18年公布17年各项数据的时候,各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是第一个数据,但是19年公布18年数据的时候,各省主营业务收入还有一个去年同期的数据,也就是17年的数据,很多省的数据比第一个数据减少了很多,怎么回事?
台湾城市城建面貌不如韩国,为什么农村面貌甩韩国几条街? 韩国城市城建比台湾强,但是为什么农村面貌不如台湾,甚至和华北农村差不多?
17年这么多省大挤水没人知道? 17年终核数据出来了,挤水500亿以上的就有这些:广西1800亿,湖北1000亿,河北1000亿,江西800亿,安徽500亿,辽宁500亿,之前内蒙天津挤水全国轰动,现在这么多比天津内蒙体量大得多的省份这样大规模挤水,网上居然没动静!
广西2017年GDP名义增速1.12%全国倒数第二低于东三省居然没人知道 今天看到2017年GDP最终核实版我才知道广西2017年GDP名义增速1.12%,全国倒数第二,低于东三省,网上居然完全没人提!前几年东北,内蒙,天津增速暴跌网上不管百度,微博还是各大网站都炒的沸沸扬扬,广西增速一下子落到倒数第二百度微博还有各大网站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太震惊了
为什么哈尔滨长春季风气候特征比西安强?
1——7月各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为什么辽宁内蒙天津吉林负增长炒的沸沸扬扬,广西负增长没人吭声 辽宁内蒙天津吉林负增长网上铺天盖地的帖子,而广西从去年桂林负增长,到今年全区十四个城市有八个负增长,而且从工业总产值,到财政收入,到GDP数据都负增长,居然在网上压根没一点动静,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2018年前3月各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日本韩国在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里是不是算生活水平差的? 两国都是面积狭窄,人口密度大,又因为纬度气候的原因物产不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日韩在和他们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里算生活水平差的?
降雨量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同样临海,台湾降雨量比韩国高? 降雨量和什么有关系?离海远近?还是纬度?为什么同样临海,台湾降雨量比韩国高?
长白山脉能挡住西伯利亚寒流吹到朝鲜半岛吗? 长白山脉能挡住西伯利亚寒流吹到朝鲜半岛吗?如果能挡住,为什么朝鲜半岛在同纬度地区还是很冷的?
挤水后很多省的三产超过了二产,为什么注水都在二产? 17年的数据挤水以后很多省的三产都超过二产,包括很多落后省份的三产都超二产了,说明注水主要在二产 为什么注水都在二产?二产注水相应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利润等一系列数据都要跟着造假,不是更麻烦吗?
为什么去年很多省的工业总产值调低了很多? 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各省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去年前11月各省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如下
大家说说本吧哪个省的网友最低调? 我觉得是山西,内蒙古,云南,几乎没见过这几个省的网友的帖子,也没见过他们在别的帖子里和别人争辩 当然,西藏,宁夏,,青海,海南这些本来就人口少的省就不说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