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伴云_ 清风伴云_
关注数: 20 粉丝数: 2 发帖数: 363 关注贴吧数: 1
揭秘赵本山力捧小沈阳的真实原因 2009,是小沈阳的转运年,不仅上了央视春晚,还在北京电视台春晚,可以想到的是,初八上班,说到春晚,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小沈阳。   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还得数《不差钱》。虽然《不差钱》是赵本山领衔,但小沈阳的表演风头超劲,几乎盖过了师傅。其实,这是师傅有意为之,将许多包袱让给了小沈阳,属于力捧。赵本山为何力捧小沈阳,原因有三:   其一,小沈阳是赵本山的徒弟,捧红徒弟,师傅脸上有光。其实,就算小沈阳不上春晚,也一样红的发紫了,只是局限,春晚之后,小沈阳将瞬间红遍全国;   其二,赵本山力捧小沈阳,会多一个经济增长点。虽然小沈阳已经很高,虽然小沈阳也在《乡村爱情》、《关东大先生》中露脸,但因为戏份不足,但没到大碗的境界,此次,春晚过后,小沈阳身价会大涨,而作为本山民间艺术团的一名二人转演员,无疑会成为公司的一棵摇钱之树,再看二人转,如果想看小沈阳的演出,估计没有500元,可能是没机会了。   其三,打造明星阵营。赵本山就是通过影视剧的形式渐渐将徒弟们打造成明星,而赵家班也成了绝对的明星之家。《关东大先生》之后,徒弟张小飞无疑跻身一线明星行列,而事先的《乡村爱情》早把王小利(刘能的扮演者)捧到了大碗之行,还有长贵王小宝等等。   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是捧红徒弟乐死师傅。过去赵家班只卖赵本山一张脸,捧红徒弟之后,赵家班有十张脸可卖。这因为如此,刘老根大舞台才敢不断扩张,在异地开剧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捧红徒弟,赵家班多了无数个经济增加点,产业进入更良性的发展。从经营的角度说,赵本山是天下最聪明的CEO。
对于每年办的春晚,你是什么态度? 不知道是年味越来越淡,还是越来越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如今过年不像儿时,那时的除夕夜,天不黑,几个小伙伴就把断香点上(香断了不能烧,我们用来点鞭炮)兜里踹上从鞭挂上拆下来的散鞭,那时候的鞭只有一挂一挂的,然后我们边追逐边把鞭点着扔到别人跟前,嘻嘻哈哈,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等到大人四处寻到我们,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停住疯跑,回家吃年夜饺子。   饭后就是春晚了,农村还没富裕到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并且还不是彩色电视,是14英寸的黑白,我们会到附近有电视的邻居家聚集一起观看。为了不打扰主人,增添人家的烦恼,我们会从自家戴上小凳子,兜里踹上瓜子或者别的小吃,以便边看边吃。济济一堂,大爷、婶子、哥姐弟妹……电视上的相声是很好笑的节目,常常乐的大家直不起腰,嘴边笑声未停,悦耳的歌声,好看的舞姿,现在想来就是一种享受。   以后几年,相声后小品也让我着实过了很快乐的除夕夜,家里有了电视,更是非要春晚结束才肯睡觉,就是这样还是恋恋不舍,第二天还会重复看精彩的部分,照样会让我乐上半天。   为什么同样的举办法,一样的相声小品,甚至现在在舞台衔接、灯光、效果和化妆上都比过去要提高了不止一点,为什么就没有了同样的期待和快乐,是策划们水平越来越往回醋溜了还是我们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了,或许是接触的外面事物太多,见识的增长对精神生活要求已经不再是停留在过去那一个阶段了。   我态度是: 一定要看,为了陪老爸和老妈 一定要笑,即便小品是在胡闹 一定要听,虽然不认识几个歌星 人家办得也不容易,又要满足平时收视率,又要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的口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