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投七中 六投七中
关注数: 86 粉丝数: 248 发帖数: 11,277 关注贴吧数: 77
一个已经滚蛋的毕业生给新生的几句话。 1,你的分数既然需要考虑德院,那肯定不高,所以是学校选择你,而不是你选学校。我当年就是低于浙江的二本线侥幸来的德院,当时非常高兴。因为我填的志愿根本连专业也没填,直接服从调剂。而屌丝是上不起民办本科的。所以,当时虽有不甘,但还是非常期盼来到德院。所以,新生们,来德院以后一定要摆正心态。 2,但是,真正的大学在图书馆。我没见到哪个新生来吧里问下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如何。说实话,德院图书馆的书不怎么多,有很多是滥竽充数的。但是,我得真正感谢这个图书馆。我记得,我真正开始自学哲学,是从图书馆中所借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开始。而这本书就是一把钥匙,它为我打开一扇门。 3,德院既然是本科,那么它就能够给毕业之后的你提供更多的路:至少你可以通过考研考到一个你梦想的名校去。德院的学习氛围非常好。甚至在刚开学初,图书馆自习室里就能坐满人。我想,这也就足够了。一张课桌,一本书,就是自由。或许,我们真正应该感到幸运,这个时代至少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当然,这需要一颗不浮躁的心。 4,学校的环境一般,与名校相比,甚至可以说是菜市场。但是,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是什么赋予一个地方以灵魂?是记忆,是你曾经在此奋斗过。一种真正强大的人格,当是能屈能伸。环境就在那了,就看你怎么过。所以,咱们必须有个好心态。 5,你既然被德院录取了并且你若准备过来,那么就收起你的抱怨,因为世上最无用的事,就是抱怨。 6,我对德院真正的感情,是在这里留有我三年多的爱情,还有奋斗。任何风景,在挑剔的眼睛和疲劳的时间之下都会变成土灰色。 7,记得在大一时,每次来回学校的火车上我都耻于自己的学生证上印着德州学院几个字。如今想来实在可笑。希望你们能尽快摆脱这种心理。 8,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好像出自李大钊: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当我们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这背后巨大的 现时代的各类数码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用那么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越来越光滑、越来越流畅。现在的人们似乎真正难以忍受的就是“卡”,各种卡。我所说的卡是广义的,一项常用功能在手机中的越来越直观化。我们手中的工具开始为我们的感官服务。因为在人类的本能中,圆比方更趋向于完美,因为前者毫无阻碍。从人们发现老是站起来去换台显然很费力,就发明遥控器,与此同时沙发的构造也与人类的生理结构越来越契合。这个世界慢慢地少去了各种尖锐的棱角,我想,用不了多少年,交通规则会加上这样一条:禁止在非紧急状况下使用方向盘。同样是工具,山顶洞人的石器与现代人的爱疯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粗糙且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而后者则光滑无痕,但却是人类感官的一种萎缩,很多事情已经由机器光滑地替你完成了。人们发现一块没有规则外表的石头变得难以理解了,但是由数字发源而变成的血量或技能点却是如此易解。这个世上没有两张相同的叶子,但却有无数部相同的手机。我们的生活真的变容易了吗?你能够与千里之外的异性传送荷尔蒙,但与此同时你却更自由了吗?你真的觉得自己的娱乐丰富多元了?你真的觉得自己因为重口味而这个世上已经无物可看了吗?小心!不要成为机器的奴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