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参加高考 凡参加高考
低调的华丽
关注数: 6 粉丝数: 168 发帖数: 296 关注贴吧数: 19
对火箭失望以致绝望   火箭今天输给开拓者以后,总比分1-3落后,距离首轮出局只有一步之遥。相比之前两场输球,这场败仗最令人沮丧——它代表的是火箭调整能力的全方位差距。季后赛本就是比拼细节致胜的战场,麦克海尔从用人到布阵始终落后斯托茨一头,成了决定这个系列赛走向的关键。   逐渐成长的开拓者   在季后赛开打之前,业界一边倒地看好火箭晋级,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火箭在常规赛攻守更平衡且交锋战绩占优;火箭防守端的最强点贝弗利刚好对上利拉德[微博],而霍华德的低位进攻直指洛佩斯的软肋;阿德与哈登基本形成兑子,并没有明显优劣之分;双方射手群因战术布置对胜负影响有限。   从系列赛第1场的前半段来看,火箭的剧本确实是往这个方向走的。至少贝弗利让利拉德很不舒服,以及霍华德主导低位这两件事符合麦克海尔的预期。麦帅这场比赛做错了一件事(频繁让琼斯面对阿德的低位单打),没料到一件事(哈登的状态很差),导致最后被翻盘输了两分。   球队在季后赛开局不利,事后分析原因,不是为了摊责任或是找借口,而是为了让接下来的比赛有所调整。哈登或许只能靠自己找状态,但阿德的防守策略是可以变化的。即便是前两场比赛完爆火箭,他所处的防守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一概归结为“此人大场面就是强啊就是强。”   阿德的技术特点是什么?他高低位皆能,作为进攻轴心或者终结者都有相当造诣。仅就战术意义而言,阿德在高位的时候对球队帮助更大:在这里面对篮框的视野更开阔,身高和技术也能确保其往两翼顺利传球;由于射术精准,他还是利拉德完美的挡拆搭档,顺下或者兜出来投篮都有一定把握。   但阿德又不是纯粹的高位大前锋,原因何在?主要还是他没有三分射程,这个区域又离篮框太远了,把握度终究不是那么高。利拉德的篮下终结是弱项,也导致对手把弧顶区域作为防守开拓者的重镇。以BR网的统计为例,阿德常规赛在16尺到三分线的命中率是44.2%——是还不错,但比起这个区域的行尊诺维茨基(51.8%)或者波什[微博](48.7%)还有差距。   由于开拓者极度需要阿德的自主进攻能力(他们控制失误和拼抢进攻篮板的能力都超强,相对可以不在乎效率),低位就成了后者的另一块主战场。在这里他更接近于终结者的角色,与队友割裂更明显,也更仰仗个人能力的发挥。但阿德的低位进攻也是有局限性的——他不太喜欢对抗,翻身 跳投更追求动作的完整性,再加上常规赛受到伤病影响,命中率只有40.1%(虽然这么比较不太公平,但风格类似的诺维茨基达到50.5%)。   某种意义上,阿德和霍华德在低位都是有些“欺软怕硬”的,但火箭第一场对其采取了“三不政策”——一不阻止开拓者往低位传球;二不用包夹增加防守力度;三不让霍华德或者阿西克取代琼斯作为主防者。结果阿德在这里命中7球(大部分来自关键时刻),而常规赛平均是3球,4次碰火箭更是只有1球。   后知后觉的麦克海尔在第2场有所调整,至少在“把阿德赶出低位”这件事上做得更好了。你没法让他在这里完全熄火,但只进4球且至少两个来自迎着阿西克的强投,说明防守人选没有问题。此役业界才有一些“阿德不可能总是这么准”的声音抬头,即便有建议也是集中在火箭该不该适度包夹上。   问题是,此刻的火箭总比分0-2落后,时间上已经承担不起在“任由阿德发挥”和“重兵防守阿德”之间去寻找平衡点了。麦克海尔不敢再赌阿德会“自己回到地球”,于第3场果断变阵双塔。看起来这个策略似乎收到了奇效,受牵连的则是琼斯只打了13分钟进账0分,恶果我们留待后文再谈。   此役的有趣之处在于,开拓者并没有因火箭严防阿德而找到多好的外线空位机会。利拉德爆发更多是个人能力而非战术改变所致——但这偏偏就是季后赛的有趣之处。常规赛他要每晚面对不同球队的不同类型控卫,没可能看菜下饭去调整打法,从自己到斯托茨都找不到破解贝弗利的方法。   但季后赛?从第1场就能看出这孩子的恐怖之处:他被贝弗利骚扰了几乎全场,换普通人早就五内俱焚了;但他不,采取的策略还是耍流氓的“老子打不过还躲不过啊?”,借着几次难得和林书豪[微博]对位的机会刷分,为开拓者逆转立下汗马功劳。利拉德还不为第2场的低效所影响,第3场爆砍30分把火箭拖进加时。   最难得的是,这30分里还是有明显的“看脸”痕迹。他依旧不和贝弗利厮斗,有空隙就放放冷枪;但你要给他逮到林书豪或者哈登的机会?不好意思,我就吃定你了。斯托茨和马修斯也很凑趣,甚至祭起了一些常规赛不曾见的双后卫挡拆的玩法。无论你信不信,开拓者第3场的进攻效率要高于前两战,只是没算到丹尼尔斯这个意外点而已。   说起来,利拉德能以相对低的起点打到如今的成就,也就是拜这种灵活所赐。姑且不说另一个相貌神似的控卫曾和贝弗利斗狠是什么结果吧,利拉德敢于取舍的球风本身就很值得夸奖。他深知自己的上限在哪里,既然没有横扫千军的天赋就该张弛有度依托于团队,这点真是像极了同样不是天才的比卢普斯。   事已至此,火箭稳赢开拓者的一个角力点就开始改变了,特别是今天贝弗利在进攻端还毫无贡献。他们其实是给了对手两场左右的时间来琢磨这个变化,如果前两场是战成1-1平局,如此损失就可以承担,0-2则另当别论了。某场比赛的细节会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影响接下来的战局,在今年意外激烈的首轮尤其如此。   停滞不前的火箭   这轮系列赛,火箭最被质疑者有二,一是战术单调,二是轮转太少。但霍华德主攻低位,在大方向上其实是正确的选择,原因无非几点:开拓者抢断能力有限方便往低位输送;洛佩斯不够快又不够壮的特质方便魔兽强吃;斯托茨强调防外线的策略导致包夹强度有限。这在大部分时候得到了验证,霍华德4场场均轰下27分,ESPN给出的效率值接近常规赛詹杜的水平。   但开拓者和火箭不一样,他们不会长时间赌一种已经被失效的防守策略。第2场的对比最为鲜明:这边是火箭打死不包夹阿德,让对手轰下43分;那边是开拓者在上下半场对魔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数据显示,霍华德上半场触球20次,仅被包夹1次得到25分;下半场触球7次就被包夹6次,只得到7分。   理论上讲,在低位包夹霍华德和包夹阿德所要承担的风险是类似的,因为两队都有大量的射手群,而且没必要过度高估阿德在这里的传球威胁(不是能力问题,主要还是现代NBA的规则和节奏不太适合inside-out打法)。开拓者胜在不同回合的应对方式不同,简单说是就是“被你用多种方式打败我认了,一种方式没门儿。”   火箭呢?他们从来就是以我为主的。拿今天的比赛来说,阿德早就不在低位讨生活了,12个进球里只有1个来自这里,29分是针对不同防守者顺势而为的结果。霍华德不管对手是谁就是强上,整体效果还是好的。但他有两次关键失误都来自加时:一次是没料到马修斯会偷袭断球,另一次是转身进了开拓者的包夹圈。   更诡异的是,麦克海尔还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浪费魔兽的杀伤力。霍华德此役的头等战功是什么?他把洛佩斯6犯打下去了,令开拓者失去最可靠的首发中锋。斯托茨一不做二不休改打一大四小,麦克海尔的回应是啥?拿丹尼尔斯换下阿西克!NBDL奇兵神是神,有没有神到被牵着对手走的程度?   在这里无论是上阿西克还是琼斯的效果都比一大四小来得好。先说阿西克,火箭只留一个大个子在场上,意味着霍华德必须前提防挡拆,篮下处于真空状态。帕森斯对阿德恶犯那球,就是因为他成了球队最后一道防线;巴图姆绕着魔兽上篮成功,也是因为拼脚程不是后者强项。   至于琼斯,如果说帕森斯和林书豪在火箭的战术意义是“小哈登”的话,琼斯就是“小帕森斯”。四个人除了位置不同,进攻风格其实一脉相承,都是具备一定投篮威胁,正面持球也能突破。火箭的常规战术就是哈登发起攻势,受阻的话换另一个人接班。这种打法看似简单粗暴,对手的防守重心跟不上转移速度就很头疼。   但今天比赛打到后段,火箭的多层次进攻已经被拉开差距了:哈登被重兵防守,帕森斯体能消耗过大状态下滑,林书豪干脆没有准心,这时候只能指望持球能力不强的丹尼尔斯了(贝弗利更不可能)。琼斯是在第3场被调至替补且沦为配角的,即便他为火箭打了71场首发,是队内前5的得分手,当时开拓者场上还没有真正的大前锋(阿德打中锋去了)。   这些假设或许有点事后诸葛了,毕竟火箭也只输一个球而已。但大方向上有一件事是没错的:火箭的传统阵容在攻守端都达不到难以应付开拓者一大四小的程度。琼斯没有传说中那么拖累防守,由于步伐轻盈,他在Synergy的挡拆防守评价里甚至是联盟一流的,唯独防低位最不擅长(第1场摸头囧),开拓者打一大四小时他理应比魔兽更适合防挡拆。   阿西克也没有传说中那么拖累进攻,第3场进攻篮板爆棚有他一份功劳,今天开拓者痛失首发中锋,火箭却没啥捡子弹回膛的机会。土耳其人还是顶级的掩护者,在给持球人做挡拆时的积极性比霍华德好多了,哈登最后时刻频繁单打的场面实在令人揪心。当外界痛骂麦帅固守七八人的轮转时,真正的核心问题或许是:即便这七八人的轮转都用好了吗?   结语:NBA决定季后赛走势的,除了自身实力还有对位。常规赛战绩俩队相当,实力理应在伯仲之间;火箭原本在对位上占优,但打了4场这个优势也几乎被消耗殆尽,总比分更是大幅落后。开拓者值得称赞的不仅有目前的大好局面,还包括随着系列赛进行令人欣喜的成长。
林书豪的防守排联盟第223,我想说哈登你连名都排不上 林书豪防守排联盟第223 远逊黑贝第4战难回首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inews.cn2014&urlrefer=332b9cfee70d90843f60b9a1d26ebde2年04月27日 09时21分 林书豪 北京时间4月27日,美国著名篮球专家迈克尔-邓拉普撰文指出,从进攻的角度看,林书豪确实比贝弗利更有资格出任首发;但从球队整体利益考虑,特别是林书豪和哈登球风相似,这注定林书豪第4战还得继续打替补。邓拉普同时指出,林书豪的综合防守能力仅排名全联盟第223位。编译如下: 0-2落后,形势岌岌可危,火箭在关键的第3战中加时惊险获胜,让系列赛悬念再起。砍下37分的哈登是功臣,虽然他的效率仍然不高。替补登场的林书豪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很多人都在说,贝弗利季后赛的发挥并不抢眼,麦克海尔应该考虑让林书豪在第4战中打首发。 我想说的是,数据统计有时候会骗人。贝弗利第3战中只有1次助攻,但他有16分9板进账。由于哈登是球队真正的进攻组织者,这让黑贝根本得不到太多的触球机会。当哈登和霍华德下场休息时,林书豪又成为火箭的进攻组织者,贝弗利还是没机会控球。 众所周知,林书豪是那种需要有球在手且渴望充分自由度的后卫,这才能让他如鱼得水,特别是在挡拆进攻中。火箭有19.8%的进攻比例来自挡拆,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进攻方式,但在季后赛中,他们挡拆进攻每回合的平均得分仅为0.62分,为联盟最差。 一个问题是,林书豪在与霍华德配合打挡拆时,很难从对方身上得到益处,而哈登和贝弗利则不同。林书豪与阿西克的挡拆配合倒是有默契,可惜后者的挡拆能力远逊“魔兽”,后者该数据高居联盟第5,而阿西克仅排第47位,平均每次挡拆得分为1.07分,且一共只有34次挡拆后出手。 如果让林书豪打首发,那他的进攻效率肯定会大涨,但火箭的防守将会变得更糟糕,这是我不赞成林书豪第4战改打首发的根源。 根据最专业的数据网站统计,贝弗利的整体防守能力排名全联盟第120位,但他防守挡拆持球人的效率为第12;林书豪的整体防守排名第223位,防守挡拆持球人的效率排名仅为第100。 主教练麦克海尔如果让林书豪打首发,那他就得考虑牺牲防守,这显然是个很大的挑战。况且,哈登需要足够的球权,他如何和林书豪同时登场,而球只有一个,那林书豪肯定还是会拿不到球,沦为一个空位投篮的控球后卫。 球迷们都相信,林书豪比贝弗利更能带动火箭的进攻,这没错,但为了大局出发,麦帅第4战更可能还是让贝弗利打首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