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马 付马
关注数: 4 粉丝数: 98 发帖数: 2,127 关注贴吧数: 8
维修班刘钢(记人)     上午快下班时,接到刘钢的电话:“傅干事,我要下部队了,给你告别了,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到四川来了给我打电话啊。”     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我在电话里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安慰他说:“下部队也好,能学技术。像你这样做事踏实勤奋的人,在哪里工作都能出成绩。”     刘钢是我们部队家属院维修班的班长,四川人,其貌不扬,不爱言语,但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家属院的老老少少都喜欢他。今年的新兵来机关之后,他们这些老兵就安排下部队了。     我也是因搬家认识他的。那次我的住房从单身干部宿舍调整到家属院后,一个人在房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发愁呢。听到有嘟嘟嘟的敲门声,我开门一看,一个小伙子穿一身迷彩服,手提工具箱站在门口,他对我说:“听说你今天搬家,我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赶紧让他进来。他在我房间里看了一圈,就给我建议,这里可以放一组柜子,那里可以拉条钢丝晾衣服,这套房子自来水的压力小,要加个压力泵,纱窗要卸下来洗一遍……,他讲得头头是道,仿佛这房子将来是他要搬进来住那样细致周到,我没有比他更好的主意,只有点头的份。接下来他就忙开了,我倒成了外人,站在一边看着。     自从那次看他干活后,我打心眼里觉得这战士不错,干活有主人翁的态度,不惜力气。     但去年上半年,发生了一起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为了公事,他被院子里一位老职工打了,而且伤的不轻,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右手掌骨骨折,后来被法医鉴定为轻伤偏重,伤残10级。住院期间,家属院的老老少少都去医院看望他,家属们轮流给他送饭,直到他出院。我去看他时,他手上腿上都还缠着纱布。他却笑笑对我说:“傅干事,你别担心,我年轻,身体恢复得快,现在已经没多大事了,都不疼了。”那个打人的老职工我们都知道,为了个人目的,一直在寻机会闹事,还到处写诬告信,部队机关都被他闹得鸡犬不宁,这次一定是想把事情闹大了等部队来解决。我对刘钢说:“这是刑事案件,你别怕,好好养伤,等伤好后我帮你打这个官司。”后来我帮他写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给他出了些主意,收集了一些证据,实际到开庭的时候,倒是刘钢自己讲得多,我一句话都没讲。这起案子的处理结果刘钢还是比较满意,他一直把功劳归我,见到我总是一副亏欠我的样子,每次休假回来都给我带四川的土特产,我家有啥事他跑得更快了。想起来其实是我欠他的多。     这次下部队,他还给我讲了他评残的事情,想让我打听下部队后将来怎么个评法。我向卫生处的胡丹丹打听的时候,一听说是刘钢她就说:“他的事我知道,这么好的同志被打了,而且够伤残条件,能不评吗?你让他放心,他走到哪里该评的时候都会给他评的。”     昨晚,我看宋朝的历史,说赵普有一次向宋太祖奏事,宋太祖不高兴,把他的奏折扔在地上不理,赵普并不急,捡起来,第二天上朝仍然上奏,太祖更不高兴,干脆退朝回宫且把宫门也关了,赵普就在宫门口一直站着,等宋太祖出来的时候继续奏事,直到宋太祖同意他所奏之事。我想,赵普之所以无所畏惧的犯颜直谏,一定是他所奏之事并无私心,也无过错。刘钢评残这件事,我没有什么私心,刘钢也没什么过错,如果将来他在评残过程中遇到什么不顺,我应该学学赵普才对。好人也需要帮助的。     祝他下部队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1.3.31
二胡漫谈        二胡,就是从胡人那里传来的,有两根弦的拉弦乐器。据说是从北方朝鲜族传来的,现在朝鲜族的奚琴,就是二胡的雏形。二胡靠蒙在琴筒上的蟒皮发声,与琴筒共鸣产生音效,声音低沉阴郁,个性含蓄内敛,风格婉转细腻,适合表达个人情绪中带有悲情色彩的曲子,《二泉映月》、《江河水》、《一枝花》、《汉宫秋月》等曲子,最能体现二胡的特征。因为二胡这种音色特征适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表达心声,加上制作和携带都十分简便,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二胡经过改良和发展,演奏范围宽泛了很多,逐步登上了大雅之堂,逐步成为了中国民乐最主要的拉弦乐器。        二胡在民乐中的地位,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小提琴,但二者差别却很大。二胡就像中国古代深闺里的美人,初次接触,感觉生涩难近,但潜质却很好,表现力很强,稍加点拨,便长袖善舞,缠绵不尽。小提琴呢,像个芭蕾舞蹈演员,始终带着高贵优雅的气质,即使表现一些悲情色彩的音乐,那也是贵族式的忧伤,难于象二胡那样彻底的悲伤甚至是哀伤。这两种乐器的差别主要来自它们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二胡属于民间乐器,民间需要表达的最多的是悲情和苦难,所以就形成了二胡低沉阴郁的音色特征。小提琴属于宫廷乐器,理所当然就有贵族高贵的血统,典雅的气质。其实,中国民乐的主流就是民间音乐,也就是平民音乐,也可以说是贫民音乐、悲情音乐,正因为如此,二胡才能在民乐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西方音乐的主流是贵族音乐,是经过有名有姓的大音乐家创制加工出来的,适合在社交场合公开演出,能够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能给人震撼的效果,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社交音乐,主要产生一些社会效应,比如交响乐、进行曲、圆舞曲等等。而中国民乐,特别是古琴、二胡类的民族器乐曲,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自品味,其细腻委婉的风格容易从内心深处打动人,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民乐是一种教化音乐。中国古时候讲究礼乐治国,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聆听西方音乐容易产生激情,随着音乐节奏舞之蹈之,甚至能使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兴奋,但也容易使人狂躁、傲慢、不可一世。西方音乐家往往有些怪癖或者心理疾患,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中国那些研究西方音乐的人也往往披头散发,举止怪诞,像疯子一样。聆听中国民乐,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与锐气,但真正懂得欣赏民乐的人,却会在民乐中品悟超脱、飘逸的感觉,并不听悲就悲,听喜就喜,悲喜之外,是身心的愉悦,象心灵疗伤的良药,对个人身心比较有益。二胡作为民乐的重要成员,同样发挥着教化人、美化人的作用。        说到二胡,第一个要说的人是阿炳,第一首要听的曲子是他的《二泉映月》。阿炳名叫华彦钧,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江苏无锡的民间艺人,他的音乐是典型的平民音乐,或者说贫民音乐更恰当。华彦钧年轻的时候是个道士,跟着父亲学了很多道教音乐,二胡、琵琶、唢呐样样乐器都精通,后来双目失明,只好在无锡街头卖艺为生。他最常拉的就是《二泉映月》,是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假期里发现了他的音乐,后经推广发扬光大起来的,华彦钧也名噪一时,登台演出过,中央音乐学院还准备聘他当教师。但不幸的是,他被发现后不到一年,就吐血而死,他脑海中一千多首曲子,只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这都是民乐中的精品。想想他脑海中那没来得及整理的曲子就那样随他而去了,这在中国民乐史上是多大的损失啊,宁不痛煞人乎?        而《二泉映月》,据说他能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出不同的风格,多达几十种,只因那位学生的整理记录,才形成现在这种固定模式。        我喜欢二胡,正是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开始的。在我臆想中,仿佛是一位享受过荣华富贵而又极有才情的纨绔子弟,国破家亡后,终日放浪形骸,得过且过,生死两忘。一个月明风轻的夜里,他来到无锡惠山脚下的二泉亭,泉清月冷的场景,使放浪的心慢慢归于沉静,冷寂的月光照亮了心头的往事,沉积多年的国恨家仇,荣辱成败一幕幕涌现于前,冻藏的良知和灵感被一点点唤醒、一点点激发,往日的放荡不羁在这唤醒良知和灵感之时都成了屈辱痛楚,胸中凄声难禁,泪水宣泄而出。然而,未来的生命和生活是美好的,尽管一再的让我们失望,一再的让我们扑空,但我们仍然要在黑暗中憧憬光明,在痛苦中梦想幸福,在死亡前渴望生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二泉映月》。后来,我喜欢上了《红楼梦》,常常觉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想要表达的个人情绪,与《二泉映月》所表达的相仿佛,因此,我认为《二泉映月》就是音乐世界里的《红楼梦》。
两只蚊子的爱情故事(并请回答问题)^_^ 爱 夜慢慢地降临了,草丛里虫鸣唧唧,此起彼伏。有两只蚊子,歇在草叶上。    公蚊子吸了一口草汁,轻轻地推了推赌气僵立的母蚊子,柔声地哄道:“亲爱的,你就喝一口吧,你一整天不吃不喝的,我真担心……”母蚊子鄙夷地看了一眼沾满露水的草叶,不高兴地说:“这么淡而无味的东西,叫我怎么吃得下去?你天天说天天说的,不嫌烦吗?”“你是存心要和人类作对么?”公蚊子焦虑地看着她,“你不知道人类准备了多少种东西来对付我们,那种气味,我闻着就头晕脑胀,你万一……”   “你是个懦夫,知道吗?”母蚊子冷冷地看着他,然后振翅,从他身边飞走了。     公蚊子忧心忡忡地看着人们的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他知道她在里面。不知道为什么,今晚他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这使得他停在叶片上的身躯不断地发着抖。他好想看到她,知道她安全,虽然他无法遏抑住她吸食人血的野心。他突然悲凉地意识到,仅仅这一点,也许就会把他们两个都毁了。 露水更重了,他觉得冷,可是她仍然没有出来。   他想到他们的前生,不是两只蚊子,而是两只企鹅。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整天愉快地迈着优雅从容的绅士步。 那时,他是一只最优秀的企鹅,深深地爱着她。像所有准备求婚的企鹅一样,他千辛万苦地奔波着,去寻找石子。他长途地跋涉,丢下一块又一块不太满意的石子,摔得头破血流时,他终于找到了一枚最精美最光洁的,他觉得只有这一枚,才配得上她。  可是,她和另一只企鹅结婚了。那个他,跟在后面捡,把他扔的都捡起来,送了她。粗糙的,不完美的石子,但是很多,堆得满满的。他伤心地退出了,但是追随她,到了这一世,甘心陪她,做一只蚊子。他被一种揪心的等待煎熬着,拼了失去生命的危险,往人类的窗里飞去。 果然看到了她,正伏在人的胳膊上,埋头吸着,青色的翅膀在轻轻地颤着。而他恐惧地发现,左臂动也不动的“人”正悄悄地抬起了右手……“快——躲开啊!~~~~”他撕心裂肺地大喊,可是来不及了,她痛楚地蜷成一团,掉到地上去了。他飞近她,跪在一团血污的她身边,泪如雨下。她吃力地睁着眼睛望着他,静静地,也流下泪来。   “可惜啊,真可惜……”“你把我们两个都葬送了......”他试图扶起浑身冒血的她,“为什么,你总是不肯听我的劝?”“我知道……可是我没有办法……因为,因为我怀了你的孩子……它需要营养……草汁不够,我必须吸血……我知道我会死,但是你会继续活下去,人类不会伤你的,因为你没有冒犯他们……”她眨了眨濒死的眼睛,微笑着说:“其实生了孩子,我也就会殚精竭虑而死,但这是我们做母亲的责任……就算是拼了千千万万人的唾骂,也要为后代提供最好的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知道你疼我,如果我告诉你,你会替我去做的,那么这会儿死的就是你了……我舍不得。呵…….如果可以为你生一个孩子,我也就没有遗憾了……我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想还,结果欠了你更多……上辈子,我们是企鹅。其实我一直爱你,可是我却嫁了他.……因为他送了我好多石子,你知道吗?我们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石子做窝孵卵,我们的后代在出壳之前就会被冰层冻死……你送我的那一枚石子,好美,晶莹剔透的,可是那是爱情,单纯的爱情支撑不了长久的婚姻和对儿女的责任……我没有嫁你,你恨不恨我?” 他拼命摇头,泣不成声。“是我不好,我没有保护你,给不了你需要的一切,让你受这样的罪……下辈子,我们做螳螂好吗?在新婚之夜,你吃了我,为我生孩子……死在你的腹中,我一定会很幸福的……”“不,不,我们还是做两只蝉吧,好吗?天天喝着露水,快乐地唱着歌……小心,小心……”“笑容迅速地从她脸上抽走,她大大地喘着气,泪水成股成股地流下。“快走,人来了.....”他回头看了一眼,露出苍凉而无悔的笑:“傻孩子……我们不是,要一起做蝉么?啪!一声脆响,伴着一声满意的说话,“哼,又打死了一只臭蚊子!”他在死前的一瞬紧紧地拥抱了她。他们的血流在了一起,凝成一滴鲜红色的眼泪。问题1:公蚊子可爱还是母蚊子可爱?哪个更可爱?你是公蚊子或者母蚊子吗?是不是所有的公蚊子都那样深爱着母蚊子?是不是所有的母蚊子都那样胸怀博大,把爱深藏在心底里?问题2:是公蚊子受的委屈多一点还是母蚊子?公蚊子表达爱很直接,让母蚊子知道公蚊子是爱她的,不知道母蚊子是不是满意这样的爱,会不会觉得幸福。而母蚊子也爱公蚊子,但她表达爱的方式却比较奇特,如果天下男士是那位公蚊子,能接受这样表达爱的方式吗?母蚊子能有其他表达爱的方式吗?假使那只母蚊子一下子就被人彻底打死了,没有机会对公蚊子说那一席话,公蚊子岂不是到死也不知道母蚊子爱他?
那姑娘真漂亮 那姑娘真漂亮晚上,我去北京音乐厅听武警军乐团管乐交响音乐会。出门的时候,天上飘着雨点。但我相信北京不会下南方那样的暴雨或者绵绵雨,过一会儿这雨准停,因此我没带雨伞就出了门。听完音乐会出来,已经是九点半了,看了看天,雨却大了。要是以前,我一定毫不犹豫的赶一辆出租车回单位,可听说北京的出租车这几天刚涨价,每公里两块钱,到六里桥可能要四十元钱呢。我咬了咬牙,冲进雨里去赶公共汽车。灯火辉煌的西长安街除了呼啸而过的汽车外,就只有我在雨里赶路了。北京音乐厅到西单公共汽车站不远,但我一路小跑过来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站台上稀稀拉拉的站着几个等公共汽车的人,都打着雨伞,只有我是个落汤鸡,衣服的两肩都湿完了,头发也开始往下滴水,我两手把头发往后捋了捋,以至于不要太狼狈。我左边两米处,站了一位姑娘,左手提了手提袋,右手撑着伞,优雅的立雨中。很快,她也注意到了我,斜眼瞄了一下我,看我湿淋淋的样子,特别关注似的又瞄了一眼。过了一会儿,她漫不经心的把伞从左手换到了右手,又瞄了一下我。我却冷漠的望着一路车四路车开来的方向,装着不在意。在她眼望着公共汽车开来的方向的时候,我仔细打量了她。她大约二十来岁,穿一身黑色的休闲服,身材娇巧,脖子细长,皮肤很白,马尾巴梳得高高的,一幅能干的样子。平时一路车四路车都很多,可偏偏这个时候总等不来,雨也总下不停,好像天公有意要出我的洋相。眼看我全身都要湿了,心里发毛了。那姑娘不停的瞧我,不停的把伞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似乎在招呼我到她伞下去。可我却装出一幅很酷的样子,双手插在兜里,听着耳机,仍然两眼冷漠的看着一路车四路车开过来的方向。后来,姑娘腾出右手来向我指了指她的伞下,我冷酷的脸一下笑开了,走到了她的伞下,很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她说:“这么大雨也不带把伞,你赶几路车?”我说:“出门的时候雨下得小。我赶一路四路车。你呢?”“我赶337。一路四路车多,马上就会来的。”我说“是的”。她问我“大哥,学英语不?我是ABC英语培训班的。”我笑着说:“老了,学不动了。”“没关系——哦,看一路车来了,你快去。”她指着一路车说。果然,一路车在雨中缓缓开进了站台。“谢谢你谢谢你,我走了,啊?”我边说边头也不回的赶着去上车了,她在后面远远的还在说着:“不客气,你慢走。”终于上车了,我松了一大口气。车缓缓开出了站台,透过车窗,街边的霓虹灯在雨中格外的迷离,分外的美丽。在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上,我脑子总是不断浮现刚才那位姑娘的样子,挥之不去。那姑娘瞧我的眼神里,带着点焦急,带着点责备。那姑娘真漂亮!
我自己写的,你们看像散文吗? 我 爱 丹 江 我第四次到丹江口水库时,仍然惊诧于这片水域的宁静与辽阔。 清晨,我们从武当山镇出来到丹江口水库乘船,天气阴暗隐晦,站在岸上望江面,远处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使江面显得并不宽阔,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韵致。 我们将要穿云渡雾从那一片笼罩了雾气的水域经过。弃岸登舟,我坐在船舷回望来处,武当山在纤纤薄雾中似仙似幻,成了一幅淡淡的的山水图画。江上很静,没有一丝风,水面像一块巨大的青色翡翠,光滑而莹润。船过处,水面上漾起一道道柔和优美的弧线,就像铁扇公主徐徐展开的芭蕉扇。水面上常常泊着打鱼的小木船,却不见主人,只有雪白的渔网盛在船舱里,再倒影在静静的蔚蓝色的水面上。偶尔还有白色的江瓯贴着水面拍打着轻盈的翅膀悄悄飞过,鱼儿露出尖尖的嘴在水面上画了个小圆圈,又倏的不见了。 我喜欢这片水。有时,水面平静得没有一丝痕迹,像婴儿的皮肤那样圆润无瑕。有时,水面上泛起一层细密的涟漪,像少女连衣裙上的皱褶。阳光洒在水面上的时候,满眼都是银光闪闪,清波粼粼。而去年我来的时候,正在刮风下雨,细浪不停地跳荡、摇摆,远远望去就像轻风吹翻的荷叶,一边泛着青,一边泛着白,仿佛还听得见荷叶发出的哗啦啦的响声。但我无论何时来,总感觉它是那么宁静,那么沉稳。即使刮风下雨的日子里, 发出的声音也是一曲欢乐的歌,永远看不到它狂躁动荡的一面。 船经过了一段行程之后,江上日出雾散,顿觉开阔。远处的山是青黑色,没在水里,只露出平缓的山脊,水也是青黑色,环抱着山,像祖母怀抱小孙孙那样,充满了慈爱、宽容,山和水连在一块,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水,船行驶在这茫茫的山水间,我已经分辨不出曾经从哪来,又将要到哪里去。 我们住的那个小镇就在水边,我住的那间小屋刚好临江,推开窗,满眼就是那盈盈水波,来来往往打鱼的船只远远的从我的窗前滑过。这个镇上一半人打鱼、养鱼,另一半人卖鱼,所有的人都吃鱼。在江上往来的人都腰圆膀粗,皮肤黝黑,眸子又黑又亮,说话大嗓门,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们整天都忙碌在江上,一年下来得到的其实不多,但他们需要的也很少,很容易就知足。在他们的生活逻辑里,只要有水就会有鱼,只要有鱼,他们的生活就有保障,在禁渔期里,他们几乎断了生活来源,但生活里仍然充满了爽朗的笑声,真是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我在这里常常一个人到江边或站或坐,凝视这片宁静而宽阔的水域。
贵族天才与乞丐天才----谈尼采与梵高 尼采是古今第一狂傲之人,第一聪明绝顶之人,第一孤独寂寞之人。他对艺术、哲学、宗教、道德、文化等领域的极度敏感,它驾驭文字的非凡能力,他思想的叛逆与狂傲,足以证明他是旷世少有的天才,也许在更长久的岁月里,他的思想和著作将会更加光芒万丈的显示这位天才的真实价值。 但我认为,尼采首先是少有的狂傲之徒,然后才是天才。他在自己的著作和与朋友的书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极尽他驾驭语言文字之能事,夸大其词地渲染、发挥自己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重要作用。比如:“我为什么如此之聪明”,“人们将会理解我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哲学家,甚至可能还不至于此,我也许就是负着重大使命的一座沟通两千年历史的桥梁 。”“鉴于在不久的将来,我必须向人类提出有史以来最庄严的挑战,阐明我是何人,就十分重要了。我所肩负的宏大使命与我的同代人的渺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他们既未曾听过我的讲话,也未见过我本人 。”“实际上我宁愿当巴塞尔的一名教授,也不愿成为上帝 。”“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诸如此类的话在他的著作里随处可见,古今中外还有哪一个天才说过比这更狂傲自大的话语?如果除却他的狂傲之气,那么,他就与叔本华、黑格尔等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可以统称为伟大的哲学家。 但另一方面,尼采却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心灵非常脆弱的人,他一生都在母亲和妹妹的精心照料,呵护守候之中生活, 而且常常消极悲观、抑郁烦闷。他与朋友瓦格纳决裂之时,他的著作受到冷落、批评之时,他的狂傲之气一扫而尽,显示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迷茫,犹豫不定。尼采的一生充满了凄凉,他终身未娶,寡亲少友,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除了像疯子般地沉醉于自己的哲学以外,很少有常人生活的乐趣,却尝尽了人间少有的孤独寂寞。1889年,45岁的尼采疯了,病中的他会突然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 并且对着路人大喊:“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他不断地给朋友写信,内容语无伦次,毫无逻辑,使朋友们摸不着头脑,有时又像一只受了致命伤的野兽那样奄奄一息的躺着。1900年,尼采去世了,终年56岁。 人的社会性和尼采的狂傲之气决定了他必定会招致这样的命运,他所有的悲剧大约是他为自己的狂傲付出的代价。这一切证明了尼采是人,不是神。 尼采曾说:“一切事物,当所有的人们还在仰视时,我已经开始俯视。”是的,他太聪明了,以致有“才高难入俗人机”的孤独寂寞。我常想,也许是他的绝顶聪明导致了他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是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导致了他脆弱的神经。我也常常想,一个人,要是聪明得像尼采一样,生命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在他犀利的眼光中必然会黯然失色,一切让人们跃跃欲试的事在他的俯视下都显得那么幼稚和可笑,这样毫无趣味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那样聪明的人必定也要象尼采那样孤独寂寞,像尼采那样神经脆弱,也许还会象尼采那样疯掉。 我还是愿做个普普通通、快快乐乐的人。 尼采出生后的第九年,在欧洲荷兰布拉邦特省一个叫松丹特的小村镇,出生了一位与他同样伟大的人物,那就是19世纪末欧洲画坛上最耀眼、最辉煌的巨星:温森特•梵高。梵高不象尼采那样温文尔雅,绅士风度,聪明狂傲,他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废物,似乎上帝安排他到人间来时忘了给他一席之地,穷困和窘迫一辈子都在对他穷追猛打,围困堵截。他没有家庭和子女,没有爱情、友情和健康,没有金钱,没有可靠的物质生活来源,甚至没有上帝。他像一堆垃圾,周围布满了苍蝇和蚊子,散发出恶臭,使人唾弃,厌恶。但这也是天才,是巨星,欧洲画坛上永不陨落的巨星。 梵高的一生是贫穷凄惨的一生,是麻木愚钝的一生,是没有快乐和意义的一生。他20岁前后在一家画廊做销售工作,但他并不爱好画和绘画,仅仅是为别人卖画,也没有比其他人更为出色的地方。他比较忧郁,容易压抑自己内心的感情。仅仅是为了逃避失恋的打击,他选择了离家出走,以品尝痛苦的方式来忘记拒绝他的姑娘,从此便陷入了长期与生存搏斗的绝望境地。
尼采与梵高 尼采是古今第一狂傲之人,第一聪明绝顶之人,第一孤独寂寞之人。他对艺术、哲学、宗教、道德、文化等领域的极度敏感,它驾驭文字的非凡能力,他思想的叛逆与狂傲,足以证明他是旷世少有的天才,也许在更长久的岁月里,他的思想和著作将会更加光芒万丈的显示这位天才的真实价值。 但我认为,尼采首先是少有的狂傲之徒,然后才是天才。他在自己的著作和与朋友的书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极尽他驾驭语言文字之能事,夸大其词地渲染、发挥自己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重要作用。比如:“我为什么如此之聪明”,“人们将会理解我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哲学家,甚至可能还不至于此,我也许就是负着重大使命的一座沟通两千年历史的桥梁 。”“鉴于在不久的将来,我必须向人类提出有史以来最庄严的挑战,阐明我是何人,就十分重要了。我所肩负的宏大使命与我的同代人的渺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他们既未曾听过我的讲话,也未见过我本人 。”“实际上我宁愿当巴塞尔的一名教授,也不愿成为上帝 。”“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诸如此类的话在他的著作里随处可见,古今中外还有哪一个天才说过比这更狂傲自大的话语?如果除却他的狂傲之气,那么,他就与叔本华、黑格尔等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可以统称为伟大的哲学家。 但另一方面,尼采却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心灵非常脆弱的人,他一生都在母亲和妹妹的精心照料,呵护守候之中生活, 而且常常消极悲观、抑郁烦闷。他与朋友瓦格纳决裂之时,他的著作受到冷落、批评之时,他的狂傲之气一扫而尽,显示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迷茫,犹豫不定。尼采的一生充满了凄凉,他终身未娶,寡亲少友,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除了像疯子般地沉醉于自己的哲学以外,很少有常人生活的乐趣,却尝尽了人间少有的孤独寂寞。1889年,45岁的尼采疯了,病中的他会突然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 并且对着路人大喊:“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他不断地给朋友写信,内容语无伦次,毫无逻辑,使朋友们摸不着头脑,有时又像一只受了致命伤的野兽那样奄奄一息的躺着。1900年,尼采去世了,终年56岁。 人的社会性和尼采的狂傲之气决定了他必定会招致这样的命运,他所有的悲剧大约是他为自己的狂傲付出的代价。这一切证明了尼采是人,不是神。 尼采曾说:“一切事物,当所有的人们还在仰视时,我已经开始俯视。”是的,他太聪明了,以致有“才高难入俗人机”的孤独寂寞。我常想,也许是他的绝顶聪明导致了他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是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导致了他脆弱的神经。我也常常想,一个人,要是聪明得像尼采一样,生命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在他犀利的眼光中必然会黯然失色,一切让人们跃跃欲试的事在他的俯视下都显得那么幼稚和可笑,这样毫无趣味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那样聪明的人必定也要象尼采那样孤独寂寞,像尼采那样神经脆弱,也许还会象尼采那样疯掉。 我还是愿做个普普通通、快快乐乐的人。 尼采出生后的第九年,在欧洲荷兰布拉邦特省一个叫松丹特的小村镇,出生了一位与他同样伟大的人物,那就是19世纪末欧洲画坛上最耀眼、最辉煌的巨星:温森特•梵高。梵高不象尼采那样温文尔雅,绅士风度,聪明狂傲,他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废物,似乎上帝安排他到人间来时忘了给他一席之地,穷困和窘迫一辈子都在对他穷追猛打,围困堵截。他没有家庭和子女,没有爱情、友情和健康,没有金钱,没有可靠的物质生活来源,甚至没有上帝。他像一堆垃圾,周围布满了苍蝇和蚊子,散发出恶臭,使人唾弃,厌恶。但这也是天才,是巨星,欧洲画坛上永不陨落的巨星。 梵高的一生是贫穷凄惨的一生,是麻木愚钝的一生,是没有快乐和意义的一生。他20岁前后在一家画廊做销售工作,但他并不爱好画和绘画,仅仅是为别人卖画,也没有比其他人更为出色的地方。他比较忧郁,容易压抑自己内心的感情。仅仅是为了逃避失恋的打击,他选择了离家出走,以品尝痛苦的方式来忘记拒绝他的姑娘,从此便陷入了长期与生存搏斗的绝望境地。
尼采与梵高-读《尼采传》与《梵高传》后感 尼采是古今第一狂傲之人,第一聪明绝顶之人,第一孤独寂寞之人。他对艺术、哲学、宗教、道德、文化等领域的极度敏感,它驾驭文字的非凡能力,他思想的叛逆与狂傲,足以证明他是旷世少有的天才,也许在更长久的岁月里,他的思想和著作将会更加光芒万丈的显示这位天才的真实价值。 但我认为,尼采首先是少有的狂傲之徒,然后才是天才。他在自己的著作和与朋友的书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极尽他驾驭语言文字之能事,夸大其词地渲染、发挥自己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重要作用。比如:“我为什么如此之聪明”,“人们将会理解我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哲学家,甚至可能还不至于此,我也许就是负着重大使命的一座沟通两千年历史的桥梁 。”“鉴于在不久的将来,我必须向人类提出有史以来最庄严的挑战,阐明我是何人,就十分重要了。我所肩负的宏大使命与我的同代人的渺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他们既未曾听过我的讲话,也未见过我本人 。”“实际上我宁愿当巴塞尔的一名教授,也不愿成为上帝 。”“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诸如此类的话在他的著作里随处可见,古今中外还有哪一个天才说过比这更狂傲自大的话语?如果除却他的狂傲之气,那么,他就与叔本华、黑格尔等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可以统称为伟大的哲学家。 但另一方面,尼采却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心灵非常脆弱的人,他一生都在母亲和妹妹的精心照料,呵护守候之中生活, 而且常常消极悲观、抑郁烦闷。他与朋友瓦格纳决裂之时,他的著作受到冷落、批评之时,他的狂傲之气一扫而尽,显示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迷茫,犹豫不定。尼采的一生充满了凄凉,他终身未娶,寡亲少友,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除了像疯子般地沉醉于自己的哲学以外,很少有常人生活的乐趣,却尝尽了人间少有的孤独寂寞。1889年,45岁的尼采疯了,病中的他会突然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 并且对着路人大喊:“我是神,打扮成这样!” 他不断地给朋友写信,内容语无伦次,毫无逻辑,使朋友们摸不着头脑,有时又像一只受了致命伤的野兽那样奄奄一息的躺着。1900年,尼采去世了,终年56岁。 人的社会性和尼采的狂傲之气决定了他必定会招致这样的命运,他所有的悲剧大约是他为自己的狂傲付出的代价。这一切证明了尼采是人,不是神。 尼采曾说:“一切事物,当所有的人们还在仰视时,我已经开始俯视。”是的,他太聪明了,以致有“才高难入俗人机”的孤独寂寞。我常想,也许是他的绝顶聪明导致了他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是常人少有的孤独寂寞导致了他脆弱的神经。我也常常想,一个人,要是聪明得像尼采一样,生命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在他犀利的眼光中必然会黯然失色,一切让人们跃跃欲试的事在他的俯视下都显得那么幼稚和可笑,这样毫无趣味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那样聪明的人必定也要象尼采那样孤独寂寞,像尼采那样神经脆弱,也许还会象尼采那样疯掉。 我还是愿做个普普通通、快快乐乐的人。 尼采出生后的第九年,在欧洲荷兰布拉邦特省一个叫松丹特的小村镇,出生了一位与他同样伟大的人物,那就是19世纪末欧洲画坛上最耀眼、最辉煌的巨星:温森特•梵高。梵高不象尼采那样温文尔雅,绅士风度,聪明狂傲,他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废物,似乎上帝安排他到人间来时忘了给他一席之地,穷困和窘迫一辈子都在对他穷追猛打,围困堵截。他没有家庭和子女,没有爱情、友情和健康,没有金钱,没有可靠的物质生活来源,甚至没有上帝。他像一堆垃圾,周围布满了苍蝇和蚊子,散发出恶臭,使人唾弃,厌恶。但这也是天才,是巨星,欧洲画坛上永不陨落的巨星。 梵高的一生是贫穷凄惨的一生,是麻木愚钝的一生,是没有快乐和意义的一生。他20岁前后在一家画廊做销售工作,但他并不爱好画和绘画,仅仅是为别人卖画,也没有比其他人更为出色的地方。他比较忧郁,容易压抑自己内心的感情。仅仅是为了逃避失恋的打击,他选择了离家出走,以品尝痛苦的方式来忘记拒绝他的姑娘,从此便陷入了长期与生存搏斗的绝望境地。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