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0CSPW
-
关注数: 1
粉丝数: 18
发帖数: 929
关注贴吧数: 1
"探情郎"很有味道 请见http://www.youtube.com/watch?v=WadjOisWle8丽君有小调歌后的之谓, 确实是实至名归.她真的是既传统又现代,不管是演绎传统的歌还是现代的歌,就两字"不俗".
别把眉儿皱视频 在youtube上看到过,丽君一身学生装,很漂漂.
感人的一段 Prof. Emeritus David Malkus I fell in love with her on a visit to PRC in 1986, where, quite surprisingly, even though her music was officially banned, she seemed to be everywhere, particularly in the tape player of my driver’s fancy Japanese car. On the way to the Institute from the hotel in the morning and during the return trip in the evening, the driver played an infinite loop of Deng Lijun’s Greatest Hits, Vol. II. When I made my admiration of Deng Lijun known to the graduate student who was assigned to translate for me and generally look after me, the next day the graduate student showed up with a ‘present from his sister’: Deng Lijun’s Greatest Hits, Vol. II. I treasured the old cassette for years thereafter, and though I speak no Chinese, nor understand any, I loved every one of the songs and spent hours creating phonet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lyrics. To me, it was absolute music. My phonetics were a musical notation which allowed me to recreate Teresa’s music in my head.I am an American 'sinophile' -- someone who loves Chinese people and culture, and I unabashedly adore Teresa Teng/Deng Lijun; she lives on in my ears and in my heart. I will pass on that love to my children and to anyone I can in the remaining years of my life. I am currently scouring the web to find as many mp3's of her songs as possible. I would appreciate any guidance that readers of this tribute could provide. I can be reached at
[email protected]
://www.nst.com.my/blogs/fillips/161
可惜丽君没有唱情人的眼泪 情人的眼泪是一首非常棒的情歌,曲风优美,深情,极具韵味.如果让丽君来演绎应该又是一首经典.
情迷 在我的心里, 存在有一个迷。 你悄悄来,又匆匆去。 是否你心里不再惦着我? 叫我相思难宁。 请你告诉我,快告诉我, 为何离去全无消息。 请你告诉我,快告诉我, 莫让岁月空留痕迹。 在我的心里, 存在有一个迷。 你悄悄来,又匆匆去。 是否你心里不再惦着我? 叫我相思难宁。相信有很多君迷很熟悉这首歌, 但一定也有不少君迷对这首歌是久违了, 其中也包括曾经的我. 正因为这样, 所以特意开此贴.这首歌的曲调十分舒缓,音高变化很少。整首歌的高潮部分恐怕就只能算是“请你告诉我,告诉我”这一句了。但平缓却不是平庸,其中的情感是曲径通幽,引人入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信?就请你细细地品一品这首歌吧!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真好听, 也勾起往事的回忆.
请问吧主 早上本人所发的一个关于"孙青--一个翻唱邓丽君的歌手"的贴子是被哪位吧主删掉的吗? 太让人失望了!
一首好歌:使爱情更美丽 说句玩笑话,那前奏一响起,我魂都没了,现在都是这样. 可想而知,要在那个革命的年代,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音乐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冲击!这首歌丽君唱得荡气回肠. 说实话,我认为岛国之情歌歌曲时期是丽君的歌唱高峰,与其前期歌曲相比,技巧更为纯熟,嗓音更为圆润;而与其后期的歌曲相比,音色更明亮,尤其是高音,力度更强,感情上更能体会到一股冲击力.
(转)又是一个当年邓丽君歌曲的见证人 “香恋”和《乡恋》陈 冲 ��有30多年,流行歌曲被一刀切为靡靡之音。中间某一个短时间里,间或有极少的例外,那也是因为词曲作者的身份地位在起作用。其实,像“贫穷不是从天降”,怎么听也脱不掉小市民气。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居住的那个不大的城市的剧场里,上演着一出名叫《彩云归》的话剧,我在它上演了半个多月终于去看,缘于它是由一篇曾获全国奖的小说改编的,想知道它是怎么改的,改成了啥模样。票还真是不好买,我得到的座位挺靠后,但开演后却发现前面很多座位空着。演到一多半,我身后忽然起了一阵很大的骚动,约百十号人中途入场,且入场后就挤在入口附近。然后是突然间就安静下来,而这时候,台上的剧情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作为衬托环境的背景音乐,播放了邓丽君所唱《香港之恋》的录音。稍后才听说,有“那么一拨人”,场场不落,花5毛钱买张票,就为听这个歌,掐着点入场,听完就走。真是天可怜见啊,要知道那录音机和带子都不是高档货,又经多次播放,音质极差且杂音甚多,何况又是背景音乐,这时候演员还要说台词,即使据说因观众强烈要求调大了音量,那声音也不能太大。尽管如此,我也听到另一种“舆论”:在一出本应让人受教育的戏里,塞进这种毒害青年的东西,纯属夹带私货,而其所以能得逞,相关主管部门是有责任的。 ��这段往事,觉得与其说它是一种板结,倒不如把它看成一种松动。也就在那个时间段里,我们自己也有一首由李谷一演唱的《乡恋》。它原是电视纪录片《三峡的传说》插曲。这个电视片的内容、好坏,早已淡出记忆,而这首插曲却形成了一个“全国性事件”,而且恐怕还得说是个历史性事件。它受到热烈的赞扬,同时也受到至少是同样激烈的批评。批评的指向,有音乐问题,但更是政治问题。按一种说法,它从未被禁过;事实可能真是这样,一度使它不能公开播放、演出的,只是某种默契。有一则记载称,李谷一到一个地方演出,节目单里是不会有《乡恋》的,可是等她唱完预定曲目谢幕时,观众就用掌声“不让她下台”。加唱一首,还不行,再唱一首,掌声更加持续不断,直到唱了《乡恋》,观众这才全体起立鼓掌,不过这掌声不再是“挽留”,而是一种感谢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表态,或者说质问:为什么有些人的想法总是和人们拧着劲儿? ��今天重听这首歌,觉得说它是流行歌曲相当勉强,它的歌词甚至有点“先锋”味道,很像朦胧诗。充其量,不过是演唱当中用了一些“通俗唱法”的技巧,例如气声。耐人寻味的是,有一则记载称,在一个会上,当领导们对李谷一进行了严肃的帮助教育之后,李谷一为自己做了辩护,而她辩护的理由,却是她没有用通俗唱法,用的不是气声,只是轻声。当然,时至今日,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不管音乐理论家对《乡恋》怎样归类,它总归是新时期为流行歌曲闯出一条路来的始作俑者。
你在我梦里--一首久违的歌 这首歌在二十多年前听过,当时很喜欢. 但后来就没再听过了,歌名也忘记了,前不久偶然间又听到这首歌.象无意中遇见一个童年的朋友般亲切.^_^
转贴: 蓝色的简媜 读简媜的散文,读的是感受:蔚蓝、静穆、洁净、迷茫、忧郁、感恩、从容、温暖…… 先是多年前开始断断续续在各种杂志上读简媜的散文,记下简媜这个台湾女作家的名字。系统地阅读简媜散文是近两年的事情。与两个喜欢阅读而且在我看来阅读目光挑剔的朋友聊起喜欢谁的散文的时候,两个朋友不约而同推荐:简媜! 于是到处搜寻简媜的书。真的搜到了:《水问》、《私房书》、《儿女红》、《下午茶》、《只缘身在此山中》、《红婴仔》……近年又得到了《烟波蓝》。一下子找到一个作家那么多书,要我一本一本按顺序读是不可能的,一般会像猴子摘桃一样乱翻一通,待过一段时间,才会静下来,一本本、一篇篇、一页页地细细品味。我认为这样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乐趣。 读简媜,读着读着便吃惊、便感叹起来。她怎么可以把生活梳理得那么细致而有情趣。 清闲下来时,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欲睡未睡时,一册在手,浓郁的世尘气息会潺潺在心田流过,跟随那些简朴、古典且不着痕迹的文字,人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一种微醉的状态,温暖的、平静的、惆怅的、喜悦的……读简媜,可能不是某个时期的阅读瘾,而是会成为安抚心灵的生活习惯。 读简媜,有时会想起另一个人:邓丽君。她们在各自钟爱的领域里都超越了凡俗。只是如今,邓丽君在天堂里唱着甜美而忧伤的歌,而俗世中的简媜越发像一个平凡女子,从一开始就按自己的节奏,随心所欲地走。那么多年,即使在烦嚣的日子中,她也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洁净的小径。她一直在从容地走,向更洁净的深处走去。
丽君的声音就象出谷黄莺 没有一个人的声音比她更配“莺啼”之声了。而“出谷”两字突现出她的“莺声”中的空灵的特点。
心情不好时就爱听邓丽君的歌 这已成了一种习惯.似乎要借着她的歌声才能将内心的感情抒发出来.
《古树下》的过门中的吉它和弦真是美妙极了 二十多年前这一旋律就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今天这吉它声听起来仍是那么浪漫!
一个有意思的留言 在芗江居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留言,个人以为其见解是颇有独到之处,留言如下:----------- 献花人:畅快 简短言: 我从邓丽君的一些爱情歌曲中听出了一个女人对性的渴望,邓小姐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同时对异性的需要使她在歌曲中尽情地发泄出来。 2004年12月17日 -----------当性爱已成为象快餐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没了那种感情了,作词的,作曲的,唱歌的都是如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