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0yby3🐾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220
关注贴吧数: 2
看看台湾人是怎么崇洋的 >荷兰VS台湾> > > > > > ◢■■■■■■■ "最後一句P.S.才是重点 "> > >===========================================================> > 荷兰人口是台湾的 3/4, 土地面积是台湾的> 5/4,国民所得大约是台湾两倍> > 1/3 的家庭没有小孩> > 1/3 的家庭是单亲家庭> > 2/9 的家庭有两个小孩> > 剩下的是一个小孩或三个以上> > 50%的妇女在家中生小孩> > 产假有 16周> > 结婚与同居的权利义务相同> > 65岁以上老人 每个月政府发> 两万两千一百元(台币计算),> > 看病至少要等 3~7天, 要先预约排时间,> 不是随到随看(除非很紧急)> > 没有医师处方, 在药房只能买到维他命及止痛药> > 到餐厅用餐是最近几十年才流行的,> 而且有段时间餐馆都是中国人开的> > 用餐很悠闲,> 一桌一个晚上通常只做一个桌次的生意,> 不赶时间(当然也不赶客人)> > 用餐坚守"各付各的(go dutch)"的原则> > 送礼一定附发票, 不是要让你知道花多少钱,> 是让你不满意可以去更换,或方便维修> > 流行二手商店,> 一年还有几次节庆会有全国性跳蚤市场> > 在荷兰买房子贷款可以贷 120%, 因为装璜也要花钱> > 发生车祸, 通常双方车主下来握个手,> 换个名片就走了, 因为吵架不能解决问题,保险公司会处理> > 荷兰女王的公务车是福特, 私家车是富豪,> 不浪费公帑> > 荷兰主流媒体有不成文规定, 不报丑闻...> > 地方报不用钱> > 全国性大报纸星期日不出刊, 让大家休息> > >大学毕业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免费周报(intermediair),每年填一次问卷就可以一直看,这份报纸份量跟杂志差不> 多,内容精彩,> 水准很高, 是靠广告收入维持的> > 工作者不论年资都有23天的年假,> 部份人因缩短工时代替加薪, 可有36天年假> > 六月份会发度假费一个月,> 因为怕员工没钱度假会影响工作情绪> > 很喜欢旅游,平均每天有三百万人出国(2001年时> 全国才 1600万人)> > 无法承受工作压力也算公伤,> 许多人(将近一百万)因此在家休养> > > 荷兰人相当幽默,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在学校就要轮流讲笑话> > 荷兰人基本上不加班, 该度假就度假,> 商店早上十点开门,下午六点关门,> > 只在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内工作,经济力还是排在世界的前端> > 荷兰人不相信权威, 彼此以平辈相处,> 老板也是直呼其名> > 荷兰人少有贪污, 因为没有人送贿> > 荷兰人会四种语言很普遍 > > > > > > > ◢■■■■■■■ PS. 它妈的!郑成功干嘛要从台湾打走荷兰人啊!◢■■■■■■■ >
从3.1内厕对外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
从3.1内厕对外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
晕 在东北吧 谭斑竹, 6k多帖子 5k是你发的吧
转 神秘的社会主义国家- 朝鲜旅游见闻录!! 我们这代人是看着朝鲜电影长大的,从小就对心中那个美丽的国家怀有憧憬向往的心情,改革开放以后,和朝鲜在意识形态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有关朝鲜的信息也越来越少,听到负面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少年时的记忆是很难抹去的,多年来一直有亲自去看看的愿望,前不久读了在网上流行很广的一篇游记《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后,引起共鸣,促成了我的这次朝鲜之旅。 北京没有旅行社承办朝鲜旅游,除非自己凑够16人。丹东的旅行社则主要以朝鲜旅游为主,4日游需2500元,和九寨沟6日双飞同价,在丹东组团,北京到丹东的行程还要自理,尽管不是很优惠,还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义无反顾地报了名,临行前还买了《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等一些朝鲜老电影VCD,重温了那些熟悉的画面和台词后,开始踏上了我们的朝鲜之旅。 由于国庆长假车票紧张,我们没买到卧铺,从北京到丹东坐了一晚上,劳累无比,但一出丹东站,想到马上就能到朝鲜了,浑身又都兴奋起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