桜庭千景 another722
关注数: 41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14,530 关注贴吧数: 135
『崇军尚武』中国第一个空间“中转站”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简称TDRSS,是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提供数据中继、连续跟踪与轨适测控服务的系统,简称中继系统,又称为“卫星的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20世纪航天测控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其“天基”设计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测控、通信的高覆盖率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高速数传和多目标测控通信等技术难题,并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2008年4月25日,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此,中国航天器也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   “天链一号01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采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通用平台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中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中继卫星相当于把地面上的测控站升高到了地球卫星轨道高度,一颗卫星就能观测到大部分在近地空域内飞行的航天器,两颗卫星组网就能基本覆盖整个中、低轨道的空域。因此由两颗卫星和一个测控站所组成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取代配置在世界各地由许多测控站构成的航天测控网。   此后,“天链一号01星”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应用,神舟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就由原来的12%大幅提高到了60%左右。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继卫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首先是可以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 同时,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 此外,还能承担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满足军事特殊需要,以往各类军用的通信、导航、气象、侦察、监视和预警等卫星的地面航天控制中心,要通过一系列地面站和民用通信网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传输。中继卫星可以摆脱对绝大多数地面站的依赖,自成独立的专用系统,更有效地为军事服务。   时隔三年,“天链一号02星”升空。“天链一号”01星、02星两颗中继卫星组网运行以后,先后参加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并发挥出重要作用。任务过程中,中继卫星发挥高码速率、高动态、高轨道覆盖率的优势,提升了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测控覆盖率和数据传输能力,增强了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施手控交会对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等提供了稳妥高效的天基测控通信保障。   直到2012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了“天链一号03星”。它的发射也实现了“天链一号”卫星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测控覆盖率,为中国神舟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同时,还为中国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朱香)
【转】J20机身上的EOTS和EODAS两大光电系统 EODAS:EODAS光电系统是指光电分布式孔径 系统。它能为飞行员提供一个围绕飞机机身的 全景视野,飞行员能够“看透”飞机的底部和侧 面 主要用途范围是对空 例如:F-35的 EODAS 在红外范围内工作,它 能识别并跟踪逼近飞机的有危险目标,比如敌 方的导弹或者战斗机,它极大地增强了飞行员 对战场的全方位感知能力。虽然 EODAS 并不 是 F-35 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 其强大的探测功能有助于电子战系统发现敌方 危险目标,由于电子战系统的雷达告警器探测 的是射频雷达信号,而 EODAS 探测的是红外 信号,因此 EODAS 和电子战系统结合使用, 将使 F-35 拥有“射频-红外“(RF-IR)双重监视 能力,这将极大地提高了 F-35 的战场生存能力 EODAS的主要功能: 1.Missile detection and t racking2.Launch point detection 3.Situational awareness IRST&cueing 4.Weapons support 5.Day/night navigation F-35的EODAS的红外 线传感器由诺格研制,其关键的锑化铟焦平面 阵列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发。每个传感器 有90度的视角,六个传感器组合起来,可以达 到全向360度感知。 顺便说一句,EODAS是不 能对地探测的,所谓的“对地”实质上是监视地 面发射的地地、低空导弹(必须是较高温度产 生的红外信号);对地面目标的识别、跟踪是E OTS的工作 J20的EODAS 早在2001机就出现了
『崇军尚武』俄媒:普京同意向中国出口S400(附刀口吐槽) 俄媒:普京同意向中国出口S400导弹 可保卫钓岛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il.news.sina.com.cn%2F2014-03-28%2F0831771128.html&urlrefer=f4d63223d436bcfdafe2df00c6a32f3c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3月28日报道,俄罗斯已经确定了允许购买俄制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S-400“凯旋”的第一个外国用户。根据《生意人报》掌握的情报,普京总统原则上同意向中国出售这种武器系统。现在,中俄双方正在就采购数量和价格进行谈判。但是,即使双方达成了具体协议,中国军队得到S-400导弹系统的时间也不可能早于2016年。  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早在2012年就曾确认,中国国防部对引进S-400防空导弹系统表现出了兴趣。该局局长亚历山大-福明3月27日向《生意人报》证实,中俄双方正在就向北京供应S-400系统的事宜继续进行谈判。一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指出,相关谈判得到了普京总统的亲自批准,他为向中国供应S-400防空导弹系统开了绿灯。这名消息人士指出,实际上,相关决定早在2014年年初就已做出。此事与近期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因而导致俄与美欧洲国家存在分歧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中国希望购买一定数量(具体数量不详)营编制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非官方消息最早于2011年首次曝光。与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系统有关的官员证实中方对这种武器系统感兴趣。比如,2012年还是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第一副局长的亚历山大-福明表示,中国希望在2015年就能得到这种武器。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维亚切斯拉夫-济尔卡恩在一年后(2013年)指出,中国有可能成为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国外的初始用户。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阿纳托利-伊赛金在今年1月底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对此较为谨慎。他指出,两年前,俄罗斯确实同几个国家就购买S-400事宜进行了谈判,但是俄方被迫推迟这些谈判,因为首先要保证供应俄军部队,对外出口供应开始时间可能不会早于2016年。  一些接近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的消息人士指出,中俄双方目前的谈判围绕采购一个营(8套发射装置)编制的S-4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展开,但是俄军总参谋部和联邦安全局否决了尽快落实这项交易的建议。军方声称,在对外出口之前,俄军应当首先装备足够数量的S-400武器系统。俄联邦安全局的官员则担心,中国可能因此得到这种武器系统的必要技术成分,并在其基础上制造自己的研发产品。现在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全部解决。制造商“金刚石-安泰”康采恩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向俄军交付首批团编制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2020年前总共应当供应28个导弹团的装备。另外,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在武器贸易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已经生效。今年一月俄副总理罗戈津宣布,计划为“金刚石-安泰”康采恩集团公司新建三个工厂,加快生产防空和反导防御系统。 根据《生意人报》掌握的最新情报,现在中俄双方讨论的是向中国供应2到4个营编制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中国用户的主要愿望是得到有关新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性能的完整信息。需要提醒的是,根据2007年签订的出口合同,中国军队从俄罗斯得到了15个营的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和4套SU83M6E2指挥系统,已经用于保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果再能得到S-400防空导弹系统,中国不仅将能够控制本国领空,而且还能控制中方认为属于本国固有领土的台湾和钓鱼岛上空的局势。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已经跻身世界武器出口大国五强排行榜的中国对俄罗斯武器一直有着稳定的兴趣。接近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的消息人士指出,这种趋势在去年得到了保持,北京得到的俄罗斯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价值超过18亿美元,成为俄制武器第四大进口国。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