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歌辛吧
关注: 109 主题: 5,699 帖子: 5,699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2007-01-01
    明清时期,晋商通过大量的经营贸易活动,把山西的民风民情带进各地,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交流和促进作用。明末清初,在晋南蒲州一带,一种通俗易懂、……
2
2007-01-01
  山西地方戏曲很繁荣,戏种也很多,如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太谷秧歌、眉户、碗碗腔等。山西地方戏曲的形成、繁荣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
2006-12-31
摘 要:乾隆中叶,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秦腔艺人进入北京,开创了戏曲表演的新风尚,创造了一系列舞台表演的新技巧,对弋阳腔(京腔)发起剧烈冲击,并一度压倒了已雅化……
1
2006-12-31
行三,世称魏三。幼习秦腔于长安,工花旦。初,师云:“汝用声婉转有余,而举止间未尽脱须眉气。”遂入青楼,充杂役,悉熟女流。越三载,坐行笑颦,无不女子矣。复登……
0
2006-12-31
□甄光俊   某报刊出的《四大××辨》一文,在谈到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时,有这样一段话:“荀(早年所演)的梆子,并非河北梆子,而是早于河北梆子的陕西梆……
1
2006-12-29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其中以菏泽地区(旧属曹州府)为中心的,群众称它为“曹州梆子”;以济宁、济上为中心的,称作“汶上梆子”或……
0
2006-12-24
参加了第一届山东梆子戏迷联谊会,来去匆匆。虽是短短的一天,对梆子各方面的接触也仅仅是拂眼而过、管中窥豹而已。对我的内心却触动很大,说是“心灵震撼”也不为过……
3
2006-12-24
  来自河南省沁阳市的消息,该市作为稀有剧种“怀梆”的发源地,已经正式把“怀梆”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其……
0
2006-12-06
作者:叶 圣 陶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 地上铺上一方红地毯, 就算是剧中的境界 ;唱的时候, 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麽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
0
2006-12-06
作者:jyl 讨论中国戏曲当然是指本体,其他某些偏离本体的戏剧形式及内容是局部的,不影响整体、主流的,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能……
0
2006-12-06
作者:章培恒  近闻中国昆曲艺术和其他国家的18项文化遗产同被联合国科教文 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该组织总干事松浦晃 一郎还呼吁各国政……
0
2006-12-06
作者:蒋宇利 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的拉丁语,曾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兴盛成为地中海广大地区的官方语言,也随着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崩溃,逐渐分化形成了意大利语、……
1
2006-12-04
不知是不是郭老板到场的原因,整个演出大家都处在兴奋的状态。第一场 《白蛇传》赵云侠、曹鹤阳已经是第二次看到二位开场了,效果仍然不错。赵云侠的进步我想大家是……
0
2006-12-01
看齐如山老先生的《梅兰芳游美记》里谈到旧时中国戏里的一些弊端,十分有趣,往下看吧。 跪拜扔垫子,不能不说是笑话。之所以那么做,也有个原故。因为过去的街道不……
0
2006-11-30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过去曾叫“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又称“山东洋琴”)演变而来。 山东扬琴是距今二百余年前(清代……
0
2006-11-28
gén 【形】 读“gen”,二音,说相声的有一个“捧哏”的,和一个“逗哏”的。 亦可读“ger”,天津方言,儿化。 天津话里这个字是有趣有意思的意思,比……
2
2006-11-28
前一段时间大家谈论郭德纲的相声火遍北京城,偶尔听了几段.发现此人的相声有着明显的天津相声的痕迹,个人观点作为抛砖引玉欢迎和广大相声爱好者讨论. 郭的相声之……
0
2006-11-27
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
0
2006-11-26
板腔体 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
0
2006-11-26
作者:刘音��信报讯 在纪念俞振飞诞辰100周年演出中推出的京昆合演《桃花扇》,京昆同台,亦刚亦柔,杨春霞、蔡正仁两位名家创出新曲,观众反映颇佳,可说是一……
0
2006-11-23
80年代前歌曲一种是写给小孩的儿童歌曲天真活泼,一种是写给大人的流行歌曲用美声或民族唱法来抒发不同的情感。80年代开始一种写给大孩子(现在的大学生不都互称……
1
2006-11-23
很多次去外面吃饭,总会见到有人于间隙点一首邓丽君的歌,当然这样的歌已经不可能有太大的吸引力,客人还是照常吃自己的饭,倒是来一首最流行的歌曲会引起年轻人的注……
0
2006-11-20
(杨魏玲花、曾毅),内蒙古姑娘杨魏玲花今年24岁,是一名电器销售员。曾毅,来自湖南,今年25岁,是一名无线电工人。 我还有凤凰传奇的一首最厉害的歌词:(其……
1
2006-11-19
选自李家瑞编著《北平俗曲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印行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 莲花落是乞丐要钱时所唱的歌曲,宋朝时候就有了,《五……
0
2006-11-19
——拜访徐俊杰先生一席谈 胡永福 "打竹板儿的唱莲花落",凡是喜欢听戏、听曲艺者即使没听过莲花落,也都知道这句话。莲花落在从哪个朝代出现雏形?又经过多长时……
0
2006-11-19
十不闲儿据说是从莲花落中发展而来,后两者合称“十不闲儿莲花落”,然后在“十不闲儿莲花落”的““四喜”调中发展出太平歌词。
3
2006-11-19
寻宝委托书  受托人:“寻宝组”成员唐雪薇  宝物:“天平会”传人、十不闲乐器、十不闲曲目  期限:一星期  委托人:王作楫(民俗学者)  寻宝缘起  著……
0
2006-11-19
  十不闲莲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
0
2006-11-19
  十不闲,原为凤阳花鼓,后渐与莲花落融合,称为“彩扮莲花落”,清末也有称十不闲为“太平歌词”的。它来自于凤阳花鼓,流传范围很广。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艺术……
首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