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吧
关注: 193
主题: 1,075
帖子: 1,075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2
05-04
由谛深邪师尼徒论识邪防邪(官方发文)(非真正佛教僧人)
2024年12月23日 | By 护法居士 【居士甲】 就是前几天三位比丘尼在广东南华寺附近化缘,广东省韶关市官方发文说这三个比丘尼是假的,然后这三位比丘……
🧑
妙宗钞
1
05-04
净土经论,出苦之要道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第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
🧑
妙宗钞
1
05-04
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
🧑
妙宗钞
0
05-04
律教禅宗,惑未断尽,不出生死苦海者甚众也
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颇断惑。倘有丝毫未尽……
🧑
妙宗钞
1
05-04
要做好人,见贤思齐;要知因果报应,勿任情任意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读过之书,当思其书所……
🧑
妙宗钞
1
05-04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得兄弟姊……
🧑
妙宗钞
1
05-04
不执著而弃舍幻妄,卒得贯通诸法法门
印光大师开示节录—— 不执著等语,理则是,而事非博地凡夫之所能为也。终日穿衣吃饭,侈谈不执饥寒。与终日枵虚,不得杯水粒米,饿且将死,而谓人曰:“吾视龙肝凤……
🧑
妙宗钞
1
05-04
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子
须知佛法,乃十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彼谓佛教为弃人伦、害圣道者,皆未见颜色之瞽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
🧑
妙宗钞
1
05-04
此诚淑世善民、齐家教子之第一妙法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欲子弟成人,须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则,能为子弟作榜样始。此一定之理。今欲从省事省力处起手,当以因果报……
🧑
妙宗钞
1
05-04
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
若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祐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
🧑
妙宗钞
0
05-04
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
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
🧑
妙宗钞
1
05-04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印光大师—— 然此所见所成,乃指吾人即心本具之天真彿性而言。令人先识其本,则一切修证等法,自可依之进趣,以至于修无可修、证无可证而后已。非谓一悟即成福慧两……
🧑
妙宗钞
1
05-04
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
印光大师——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俢善法者,大错大错。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其人既……
🧑
妙宗钞
0
05-04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非十人九错路)
印光大师——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
🧑
妙宗钞
1
05-04
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
印光大师开示节录——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螚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
🧑
妙宗钞
5
05-04
寿光禅师护生诗、愿云禅师戒杀诗
放生赎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 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 已赴罗网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 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汝寿隆。 愿云禅师戒杀诗 千……
🧑
妙宗钞
9
04-13
虽曰带业往生,乃指潜伏旧种;不曰造孽往生(更非纵容造恶)
李老居士《逆耳言》弘护丛书: ●李炳南开示节录—— ○未证真如应慎因缘: 古德之其如此,诲人无不从因提撕。曰:‘自净其意’,曰:‘心净土净’,已显示之,欲……
🧑
妙宗钞
15
04-13
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散心念佛怎么往生?)
而蕅祖印祖,有言,未得一心不乱,若信深愿切,仍可往生。 但问题来了,见佛须具三力,是三昧定心定境中见,未得一心者,如何见? 这两位祖师就没有更详尽的开示了……
🧑
妙宗钞
5
04-12
谛深大师自称是佛,大妄语,公开谤净土宗祖师带业往生等言教
犯大妄语已成附佛外道!
🧑
妙宗钞
12
04-10
印光大师:以杀业最碍往生;善导大师:若论杀业,能招罪障生净土
●印光大师相关开示节录: 令夫人既能长斋五月, 何不能长斋一年。以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 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债。……
🧑
妙宗钞
6
04-10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证菩提
印光大师开示选录 (注:印祖可没说不伏惑啊,伏惑可分两种,自力定力伏惑;临终特殊时期的二力伏惑;或不伏而伏!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只要烦惑不起现行,不影……
🧑
妙宗钞
4
04-10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名字位念佛人)散心称名, 不定往生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解》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
🧑
妙宗钞
10
04-10
莲池大师:五逆重罪之人,临终至心十念往生,可达理一心不乱
莲池大师为何要以理一心来解释下品下生至心十念呢? ●黄老《内部学修开示》节录 这次注解《无量寿经》,解释一些问题。这是莲池大师的话,五逆十恶临终十念,每念……
🧑
妙宗钞
2
04-06
怎样发大菩提心?犯杀戒等,会失掉菩提心吗?
《李炳南佛卝敩问答类编》 问:如何发无上菩提心?(张文岐) 李炳南答:大菩提心者,为一大事因缘,自他究竟解脱耳。论其迹相,如四宏誓卝願所云:‘众生无边誓卝……
🧑
妙宗钞
4
03-31
净土宗带业往生,并不等于带罪往生;恶道诸罪须念佛忏悔
如《观经》下品生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这是経文原文。可见,带业往生,并非等同于带罪往生。“诸罪消灭”,此诸罪是什么?当……
🧑
妙宗钞
3
03-24
念佛人发菩提心,当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往生论注》(昙鸾大师师)节录 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
🧑
妙宗钞
3
03-01
不要误会“易行之法”,易行只是相对他宗而言
黄念祖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 但是另一点又误会了,有人说这是“易行之法”,因此我得到这个琺门之后,我就可以很轻淞的就往生了,不用自己去努一点力,这个又……
🧑
妙宗钞
1
03-01
印光大师开示:法门当应机
仗自力了脱则难,仗佛力了脱则易。兼以末丗众生,根机陋劣。故特开净土琺门,俾上中下三根,等蒙利益,同登不退。世有好高务胜者,不观时机,每以多分不能契悟者,令……
🧑
妙宗钞
1
03-01
印光大师开示——劝阅经籍
居士当以研究大乘经论开圆顿解为先导,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为正行。至于居心荇事,或恐过起于不知,福消于不觉。当详阅《安士全书》,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头头,有……
🧑
妙宗钞
2
03-01
莲池大师让人在家念佛,岂是教人趋向小乘?
《李炳南佛敩问答类编》 问:莲池大师说:‘怕事就关起门来念佛,不一定要入寺听讲。’这句话是否说不要宏法卝渡生,也可以往生?这样不就趋向小乘了吗? 李炳南答……
🧑
妙宗钞
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