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吧
逆水寒素问门派贴吧,原黄帝内经·素问吧
关注: 4,966 主题: 30,652 帖子: 30,652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2023-12-02
经核实吧主莲是心上人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
0
2023-12-02
经核实吧主莲是心上人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
0
08-03
原始“蓍筮法”是用6根蓍草占卜,或许是为了模仿龟甲上灼裂开叉的纹路,将其中一些蓍草从中对折一下,再自然散开。这两种蓍草便是阴爻和阳爻的原型:阴爻不是由两……
🧑唐融儿
0
07-23
儒之顯也,始於有漢。至元延祐中,上好理學,以朱氏之注為科舉之圭臬,儒術遂而專寵于翰林。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噫!百家……
🧑唐融儿
0
07-13
楚之野有朽木,裂石而生,倚壁斜出。其曲不中繩墨,癭節不堪斧斤,故無以樑柱廟堂,甚不用小家之椽。荊棘欺而縛之,惡蘚淩而被之,蛇虺涎而毒之,蚍蜉竊而蛀之。又樵……
🧑唐融儿
0
06-11
摘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比较了中医与汉方医学教育方式的差别,临床诊治特点,中日两国药材、中成药质量的差距。最后指出:中医古典文献学领域,汉方医学领……
🧑唐融儿
1
06-04
一、《金匮玉函要略方》、淳化本、宋本、康治本、康平本 北宋林亿等校正《伤寒论》,以淳化本为底本。淳化本与《金匮玉函要略方》、《千金翼方》不同,避杨坚讳,改……
🧑唐融儿
22
06-01
本篇重点论述五运六气在气交中发生的太过、不及等变化,故篇名《气交变大论》。气,指气候;交,有上下交接,彼此相合之意。气交,谓司天之气在上,在泉之气在下,五……
0
06-01
——25届世界哲学大会收录论文(34组 医学哲学) 这是向西方人推销中医,所以写得很浅显,而且从他们熟知的生物学说起。 摘要: 本文首先从生物的进化说起……
🧑唐融儿
2
05-26
原理卷: 溯源浚流第一 人身第二 辨证第三 诊断第四 药解卷 : 药解第五 药解第六 药解第七 药解第八 药解第九 方解卷 : 桂枝汤类第十 麻黄汤白虎汤……
🧑唐融儿
0
06-30
• 来自:黄可清 • 分类: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哲学 >> 外国哲学 • 稿件状态:未投稿 • 引用: PSSXiv:202506.04449 (或……
🧑唐融儿
1
05-26
醫者,方技爾。衣冠士族不恥,黎首烝民不重。反不如巫蠱之術,立廟堂之高,行江湖之遠。皇如仲景,竟不見於正史傳錄。有清數百年至今,經學大師輩出,然多不屑於醫書……
🧑唐融儿
0
05-24
1.1每一次看病,都要如同初次临证,不可有丝毫大意;这样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收获最满意的效果! 1.2棋盘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疾病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1……
🧑唐融儿
0
05-24
殷墟甲骨文中,“疒”字即古病字,为一人扶杖或倚榻之状。后世“疒”字头的字日多,才在其下加音符“丙”字。殷墟甲骨文“疾”字是在古病字下加“矢”字,意为受箭……
🧑唐融儿
2
05-22
摘要: 本文先从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入手,论述了由太阳历、太阴历到阴阳合历。阴阳合历的出现,是阴阳相合思想的萌芽!但是阴阳合历并不是有意识的阴阳相合思想,殷……
🧑唐融儿
0
05-18
一般而论: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诸疮皆属于心。 分别而论:色黑者毒从骨出,主肾经;色赤者毒从血出,主心经;色青晦者毒从筋出,主肝经;色黄浊者毒从肉……
🧑唐融儿
0
05-18
积聚者有两类:肥胖和瘦积。 肥胖者,气虚痰湿体质;脾胃旺盛,则受纳多;肝肾阴盛,则化出少。纳多化少,则成肥胖。 瘦积者,阳盛阴衰体质。肝阳亢,多食不积肉……
🧑唐融儿
0
05-13
黄可清《四部医纬·内伤第十九》 1 脾胃肠 1.1燥热证、阴虚证 白虎汤证是典型的胃燥热证,核心指征:大渴引饮,精神亢奋,脉洪实。严重的可能耳鸣。 麻杏甘……
🧑唐融儿
0
05-12
《难经·第五十八难》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
🧑唐融儿
0
05-08
独参汤 ------单刀直入,既能急救其阳,又能缓回其阴。何故仲景不独用人参回阳救逆?盖因汉时之人参实今之党参,党参不能速效尔。或曰:汉时人参产自上党,……
🧑唐融儿
0
05-08
麻黄细辛附子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太阳、少阴表……
🧑唐融儿
0
05-07
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
🧑唐融儿
0
05-06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温通心阳、肺阳,凡心肺虚寒、黏痰积聚者,皆宜。白酒最通阳,不可少。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胸……
🧑唐融儿
0
05-06
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柴胡 芍药 枳实(炙)甘草(炙) 各等份 ------治肝脾不和……
🧑唐融儿
0
05-0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
🧑唐融儿
0
04-28
2 麻黄汤和白虎汤类 麻黄汤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杏……
🧑唐融儿
0
04-28
1 桂枝汤类 1.1 桂枝汤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
🧑唐融儿
0
04-22
葛根、升麻 葛根,阳明之要药。俗云葛根性寒则非矣!增液耳!柴葛纤维多,升阳布津第一。粉葛含淀粉多,善蓄水润燥。增血中水用柴葛,增体液中水用粉葛。故项背强几……
🧑唐融儿
0
04-22
概述: 今传药书最古者,《神农本草经》也!传为神农氏作,其实乃魏晋人博采方书而纂。常言某药可常服、益寿延年,皆服食家之语。至唐有《新修本草》,宋有《证类本……
🧑唐融儿
0
04-22
柴胡 柴胡升肝第一,因升肝脾助运化,故能升中气,若云其升肺则谬矣。伤寒发热用量宜大,疏肝用量适中,升中气用量宜小,反佐升肝用量亦小。常规用量:5~30克。……
🧑唐融儿
0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