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暂无
关注: 24,694 主题: 3,408,055 帖子: 3,408,055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1
07-15
6
07-15
爷又又又来江边夜耍。
10
07-15
如果刚开始禅修。 出入息,息长短(冷暖,粗细,张弛)。 可以获得身轻安,呼吸平稳体验,思绪放下,体验安定乐。 如果到了息遍身,除身形。 可以获得无身甚至无……
18
07-15
很多学佛人学的精神出了问题,这很正常。 本质是你修行灭度,离开三界。以前的债主一听说你要跑路。那肯定要上门堵门讨债。 所以学佛学的精神出问题的很多,比如贴……
3
07-14
我学佛是为了学会了好怼人,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喷,所以就进来了。 读楞严也是糊弄了一遍,上百课时视频也都忘了具体了。其实成果大多都是一路莽……
52
07-15
如何不着净相
4
07-14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
🧑如是观
4
07-14
世界上最难的,不外改变自己。修行修什么,改变自己嘛;改变改什么,改自己的知见为觉见嘛。知见是什么,觉见又是什么,说得清吗。这就是龙蛇易辨,阴影难收。这阴影……
2
07-14
初心 , 后悔心 , 自问自答心 。 例如 看一个人可怜就想帮他一把 即初心 , 在帮的过程中意识到会给自己造成麻烦 产生了后悔心 , 初心与后悔心陷入道……
2
07-14
“般若波罗蜜”(Prajñāpāramitā)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核心概念,源自梵语,中文常译为“智慧到彼岸”。它代表着佛教修行中最高层次的智慧,强调通过洞……
15
07-14
如何离觉受,让大脑多思考,少觉知,脑子忙起来就好了
0
07-14
7
07-14
识,是大小乘中很重要的一个法说。 佛法不设概念,也不能设概念。世间法是由概念组成,概念堆积形成世间法,各种体系、学科莫不如此。 佛法,只有说,为说事(心及……
3
07-14
21
07-14
这里还是第一次遇见硬拗后越拗越麻花的,先是“破识”,后是“破无明”就是“破识”,我说粑山啊,不会就不会嘛,硬拗会闪着老脖子扭断老蛮腰的哦。
1
07-14
和光同尘、内外无别;清净本然、生生不息。
🧑璟妍音
23
07-14
大师回答,你要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养活员工,甚至造福社会利益众生,放下功名利禄怎么办? 问,佛法不是让放下一切吗? 答,你色身生于世间,就得顺应世间的规则……
0
07-14
爷,需要经,看看佛说了些啥,有哪些说法。必竟爷与佛境界还有些距离,常常比对下,有好远的距离… 爷,亦可不需啃经,经说只为引导“开悟”,悟了即可“离知见窠𦥑……
10
07-14
恐慌、堵得慌,是谁在害我啊,是什么在害我啊,大BOSS在哪呢
29
07-14
佛法的根本宗旨,不过是"我说缘起"而已。"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业报亦不失"这两句,很能概括缘起的要义。然而"无我"等语,不仅用来建立因果法则,同时也彰显了……
🧑mohe2014
39
07-14
3
07-14
【刘宋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受无量烦恼藏所缠,名为如来藏;出无量烦恼藏,名为法身。 经文这样说,目的是想说明……
75
07-14
德山托钵公案: 请莫洋洋洒洒解此案,若能道出德山托钵错在哪里,已具慧眼了。 钟未响,鼓未鸣,未得个相应处,能去得哪里? 不知岩头密语了什么,让德山得了个相……
🧑老纳
3
07-14
杂毛,自以为是。 识,乃分别心。分别心,于凡夫,乃不自觉的陷入分别、取舍,生贪嗔痴。 开悟一刹,即体悟体证“识心不起(能所双泯)”。 自此一悟,即明了“一……
1
07-14
🧑璟妍音
6
07-14
8
07-14
人活百岁,无病即佛。我们才几十岁,却活得病殃殃的,究其原因,曰“失觉”。
8
07-14
这个世界也是幻啊,所以如果幻视幻听,对本人没有难受危害。 对周围人没有危害性。那这就不是病态。如果有人刻意用无害的幻视幻听 要你,停止修行、或者让你吃药。……
7
07-14
体狒狒说本来就是佛,所以佛一直告诉我们,要当转轮圣王很难,要成佛比较容易。 佛从来没有说过这种混账话,也不可能说。谁认为有,找出来开贴告诉大家。 转轮圣王……
28
07-14
还不如普通人正常,一般来说高层次的人多少都会有些不正常,或许智力高,或许职位高,或者骗术高
首页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