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各求本性,致极良知,止于至善!
关注: 51,288 主题: 354,670 帖子: 354,67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24
2024-11-29
王阳明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zhanpar
10
2024-11-28
今天听郦波老师讲五百年来王阳明,讲到了王阳明上任南赣巡抚,路上遇到一群水匪劫掠,以一种“虚张声势”的强大胆魄过关,然后还法外开恩,赦免了那群水匪的罪行,但……
1
2024-11-26
《论语·公治长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论语·先进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论语·先进篇》曾点言志,夫子许……
🧑苏复礼
10
2024-11-26
先生说的知行合一,我看到了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君子从不把知和行看成两个事,只要知道就会行使,如果说了知道却不去行使,那就不能说是知道。 第二种是:人在知……
5
2024-11-25
比如最近的股市:既然坚定的相信A股一定会涨,那为什么不能做到不管涨跌,坚持定投?既然坚定的相信A股最终是个骗局,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不要碰它?所以还是认为……
2
2024-11-21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
15
2024-11-21
我深知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的哲学,阳明心学有没有错误之处?阳明心学有没有局限?
0
2024-11-19
🧑林筱婷
3
2024-11-18
0
2024-11-16
问渠哪有清如许,安己不可向外求。”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让人生更充实的始终是心灵的丰盈,让岁月……
🧑骆苏豪
3
2024-11-15
潜意识是推动行为的主导,比如说跑步,主观意识知道今天应该跑步,但潜意识觉得跑步很累,从而引导你不想跑,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潜意识推动着你去执行跑步的这个指……
4
2024-10-24
我是一名大学大一班长,在管理上同学对自己所说的话不上心,有点迷茫,想问问如何做好
0
2024-11-13
3
2024-11-11
今天重读《有无之境》,在品味求理在外的时候,突然感觉,如果理不在心,反而求之于外,岂不是人可造理,那么求理在外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适合或者服务于封建制度钳制……
3
2024-11-11
目的和发展历程:大心学系列微信群为扩展交流而设,已经建立数年,过百名同学进群超过四年,是资深心学爱好者,付费群还有本人学术界的朋友在群。原先只有一个微信群……
🧑zhanpar
9
2024-11-11
如果我想系统性的学习,王阳明心学应该从哪里先开始,比如先看哪本书,各位吧友,有什么系统性的方法吗?
5
2024-11-10
4
2024-11-10
昨天聊天 我说如果有人说你丑,可是说的是实话,但是你听了会很难受,可是这是实话。有的人说你漂亮说的是谎话,可是听了很开心。 他说如果别人都说你漂亮,那么说……
4
2024-11-08
秋天来了,树叶都落地了。太阳每天升起又会落下,明天又是一个新的轮回。无与乐者,也没什么好朋友,每天吃差不多的食物,做差不多的事。
8
2024-11-06
一开始想了解一下心学 但是由于个学历较低看了五十多页不是很能理解其中想表达的意思也感觉有些枯燥 如何可以让我对此书产生兴趣
10
2024-06-19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虚无主义吗?没想明白。
7
2024-07-04
🧑ENABLE
0
2024-07-14
一、仁作为人性之内涵 仁、义、礼、智的统一:王阳明认为,人性是人生之理,以天理为本原,是天理在人心的落实。天理的内涵是元、亨、利、贞,人性中对应为仁、义、……
🧑周赫煊
2
2024-09-05
我推荐一本李小龙的手稿书《生活的艺术家》。在这之前我先普及一下,别以为李小龙就是只会耍拳的糙人,他曾是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对东西方哲学都有自己的见地。话题……
9
2024-09-12
万丈红尘,熙来攘往,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圣哲大德,寂兮廖兮,殊胜难得,九九归一。 有假无真,无对无错。有假无真,无善无恶。 既知是假,假即湮灭。识假如定……
3
2024-10-06
各位前辈好: 读的是周月亮的《传习录》逐条精讲,开篇提到了人是容易懈怠的,应该有同学、同志、朋友来形成一个圈子,形成气场,互相支持。书翻到这里觉得很有意思……
🧑李小谦
7
2024-10-16
修行最怕心念斜,莫将压力做重叠。 人比书卷观目录,唯有生死两章节。
🧑宗缘
1
2024-10-18
鲁迅先生:“如果你试图教会一头猪去做人,猪累,你更累。正所谓,横财不富穷人命,妙药难医冤孽病,烫死猪,翻咸鱼,雕朽木,扶烂泥,这些通通都是不懂规矩。 一定……
🧑宗缘
17
2024-11-03
所谓格物致知又是不是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而格物致知其本质就是从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得知呢?还是其中的格物是抛弃掉情感,心,愿望,……
67
2024-11-01
我们谈谈知,与行。 你以为你是知的,但是如果你行为做不到你并不是真知。如果你能做到,即便你以为你自己不知道,但是其实你是真知道。以为知道但是做不到,只会助……
首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