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吧
玄奘大师,佛经翻译家,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关注: 1,732 主题: 44,090 帖子: 44,09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9
2019-04-25
2019.3.12•二月初六•周二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   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帝国都城……
0
2019-04-25
分享贴子
0
2019-04-25
分享贴子
0
2019-04-25
分享贴子
0
2019-04-25
分享贴子
0
2019-04-23
所以啊,讲到唯识,我很高兴你们后面这几位道友们问的问题。可以说会问问题了。一个喜欢答复你问题啊,你问问题要搔到痒处,搔到痒处啊才可以答复你问题。所以我上次……
15
2019-04-23
8
2019-04-23
都摄六根学势至,返闻自性奉观音, 此真我佛异方便,向上一机莫漫寻。
1
2019-04-23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3
2019-04-23
那么吕祖爷这个《天心第一》,他第一个也提出来性光。就看“天心”。 下边的文你找着,这一篇文章的内容,就是说来说去,就是说的那个天心,说的“天心第一”。它不……
7
2019-04-22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
6
2019-04-22
(观察者网讯)巴黎圣母院此前遭遇严重火灾,收到各方发来的慰问与捐赠。   台湾佛光山寺现任住持兼宗务委员会宗长心保和尚执笔,致函教宗方济各,表达全体僧侣和……
9
2019-04-21
  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他的福德、智慧无量。他是一位千祈千应的大悲圣者,他随缘化现济度众生,满足世间、……
9
2019-04-20
“准提法”是亘古以来的一个古法,一切诸佛菩萨都修过这个法。在密宗里,“准提法”还是密宗里头的秘密--大秘密,你看她那么简单。所以在东密(过去在中国,现在留……
1
2019-04-20
12
2019-04-20
  为什么每一次讲经之前要念《心经》?都是驱魔的,《心经》是祛魔的。   玄奘法师,他到印度去取经,在沙漠地带,一个人,晚上住在那裏,就看到飞沙走石,好象……
3
2019-04-20
准提菩萨圣诞在农历三月十六。   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他的福德、智慧无量。他是一位千祈千应的大悲圣者,……
5
2019-04-16
文/海涛法师   布施   1.布施的方法——供给于恶人,欲益反招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2.布施贤者的功德:在佛经里,……
6
2019-04-20
我们提到为什么后世禅宗采用《金刚经》作为禅宗的蓝本,就因为它教育方法的缘故。你看佛的教育方法,反正你这样说不对,那样说不对,正说不对,反说也不对,你说不对……
0
2019-04-19
“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另一派所说的道理:寻伺这个心态,它并不是完全是妄想,也属于正智的境界,不是妄念的境界。因为正……
4
2019-04-19
转轮圣王 「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大家要注意,佛法里有个大问题,很多研究佛法的都忽略了,现在我特别借讲金刚经的机会讲出来,就……
5
2019-04-19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这个世界是个病态世界,那么应该怎么样调伏其心,怎么观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
5
2019-04-18
四月的峨眉山,春光明媚,位于中山段的万年寺内,百花盛开。
1
2019-04-17
  为疑者解惑,为信者铭证,透悟人生的真谛!   世界著名佛教大师圣严法师倾心奉献,继《正信的佛教》后的又一力作,佛学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平易的学佛入门书。……
1
2019-04-17
编按:此准提陀罗尼法门简介乃首愚和尚依他多年行持本法的亲身体验,为接引系心佛道、切愿深入如来法性大海的十方佛友所拟,为求慎重,又经和尚敦请南公怀师于08年……
14
2019-04-17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
4
2019-04-15
拥毳对芳丛   唐末五代高僧·文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2
2019-04-14
见花悟道偈   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2
2019-04-12
幽鸟语如篁   作者:文益   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   云归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5
2019-04-11
佛学的“不信”,“不信”的对面就是正信。什么叫不信?不信不是迷信啊,普通讲的迷信,迷信的观念属于不信,拿唯识学就是不信,因为他不明白什么是佛法,不明白什么……
首页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