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吧
关注: 511 主题: 17,146 帖子: 17,146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2
2005-07-22
这里是“清心”吧~欢迎您的到来!(吧主您好!真是想念清清大师!)欣赏完这里美丽的风景后,请系好安全带。下一站:http://post.baidu.com/……
82
2005-05-15
兰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释迦牟尼的诞生地。离此地西边14公里就是释迦族的古都迦毗罗卫城(现已不存任何建筑物。近年考古证明该地为迦毗罗卫城的遗址)。图上……
🧑清心子
23
2005-05-13
60
2005-03-25
🧑三癖子
1
2005-03-23
十年放生有感律风 「十年纵行放生乐,海天长咏生之歌。」 第一次接触放生,乃民国七十九年,于师父茅篷前就地举行的。记得那时候,买的是斑鸠与麻雀,运送过程,总……
🧑清心子
175
2005-02-16
9
2005-02-11
一心皈命 我佛阿弥 大誓大愿 大慈大悲胡为乃尔 直至于斯 身为我现 手为我垂罪容我忏 名许我持 拔我之苦 觉我之迷护我以念 接我以时 资我法乳 育我莲池亲……
25
2005-01-20
🧑清心子
15
2005-01-16
论语序说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
🧑三癖子
1
2005-01-11
唐代的石头希迁禅师俗姓陈,端州人,早年赴曹溪参请六祖慧能,慧能曾为他剃度出家。后来,慧能圆寂了,希迁遂依止慧能的大弟子青原行思。  行思初见希迁时问他:“……
1
2005-01-10
六祖受法辞五祖,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暮夜风扬刹幡,闻两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酬答,曾示契理,祖曰:可容俗流,辄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清心子
0
2005-01-04
10
2005-01-04
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0
2005-01-04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
0
2005-01-04
僧璨是隋代著名禅师,禅宗三祖。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11),僧璨四十多岁时,因仰慕慧可的道行,以白衣身份,前去参拜慧可,说:“弟子患了严重的风湿病,请师父替……
0
2005-01-04
白隐禅师是日本建仁寺的住持,他曾抚养了一个叫丰的小孩。当丰十二岁时,他要求跟白隐学禅。白隐说:“当双掌互击时,你可以听见双掌发出的声音。现在,你能给我表演……
0
2005-01-04
  宝通禅师早年曾在石头希迁大师处参禅论道。  一天, 石头禅师问他:“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答:“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地说:“有见有言就……
0
2005-01-04
“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道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修的什么?统统修觉、正、净。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管用什么……
1
2005-01-04
  因为念佛七不是时常举行的,所以得有机会参加这念佛七的人;可以说是很有福气的!各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家几乎都是很忙碌,能够忙里偷闲,抽出宝贵的时间……
0
2005-01-04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   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事统统放下,钱财统统放下,一切都放下,……
0
2005-01-04
客问于余曰:“子录名心灯,何以谓之心灯也?”答曰:“心者,我也,即常住真心也。十方如来与大地一切众生,总在此常住真心中行住坐卧,自无始至今当下,并无一刻能……
0
2005-01-04
昔世尊下降王宫而曰: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乃是指出吾字。吾者,我也。人人皆有此我,皆可独尊。独之云者我乃心王,我乃诸法之王,我乃八万四千陀罗尼大总持。凡一切……
1
2005-01-04
从前有一位比丘,愿意修学菩萨行。广目如来对他说:“学习菩萨道很难。对所有的人以及飞禽走兽,不得有瞋恚。”这位比丘决心很大,当即立下不起嗔恚的誓言,所以就称……
13
2005-01-02
🧑清心子
0
2005-01-02
(1)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於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
🧑清心子
0
2005-01-02
问:什么叫做放生?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问:为什么……
🧑清心子
0
2005-01-02
现代诗人周梦蝶,他吃饭很慢很慢,有时吃一顿饭要两个多小时,有一次我问他:“你吃饭为什么那么慢呢?”  他说:“如果我不这样吃,怎么知道这一粒米与下一粒米的……
🧑清心子
0
2005-01-02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  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了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
🧑清心子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