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吧
敬爱神仙缅怀大师
关注: 2,127 主题: 75,553 帖子: 75,553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6
2024-05-01
张延华 观众对中国京剧院最大的希望和要求,就是多演戏、演好戏,让那些在观众印象中已经已翘熟悉了的演员多和我们见面。
2
2024-04-30
聊京剧 沈志良,1963年2月生,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戏曲系教授。1978年考入哈尔滨京剧院,主工老生行当,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梁一鸣……
3
2024-04-29
   作者:甄光俊   1994年9月18日,厉慧良、张世麟这两位当代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泰斗,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合作演出《战宛城》,厉慧良扮演张绣,张世麟扮……
1
2024-04-28
原创 虫儿68 俗文化研究所 某人号称某神社说过六百段传统相声,真假我们先不论,但是以前的京剧的角儿,也干过这种事,谁呀?余叔岩。
3
2024-04-27
原创 江洵 上世纪40年代,北平梨园界整理委员会与七行七科各小组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这种矛盾,实际上也是梨园界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即由各班班主组成的整……
1
2024-04-26
戈宝栋戏曲文集 王如昆编 关于李少春提出京剧使用普通话的问题,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少春关于要用普通话的文章我读过原文,……
1
2024-04-24
张聊公   老供奉孙菊仙,于民国七年,自沪到京,惟仅在堂会中偶一登台,而外问歌馆,则极少露演。是年九月,东安市场之中华舞台戏报,忽贴出菊老与程艳秋合演之……
4
2024-04-23
李洪春  看见本行人才缺乏,老戏又渐渐失传的景象,不禁有“才难”之叹,本来教主就马虎,学者再不肯下心,于是越来越不成样子。“老戏”既难又累,更无所谓甚么……
2
2024-04-22
刘嵩崑  “梨园义地”,解放前被称之为“戏子坟”,这些茔地都建在外城,如崇文区的“安庆义园”、“春台义园”;宣武区的“潜山义园”、“安苏义园”和“梨园……
3
2024-04-21
秦绿枝   现在我要说一个人,他对发扬余派艺术也是功劳显著的。不过,说了出来以后会有人不同意。不管它,我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杨宝森。
1
2024-04-20
宋韵京剧 作者简介:温如华,1947年出生,京剧男旦。早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与耿其昌、李维康等为同班同学。工张派,亦研习梅派,兼问艺于南铁生、程玉菁……
2
2024-04-19
寻找李少春 “手提红灯四下看”的英气不再,对他而言,时间不仅没有抚平伤痛,相反却让人习惯了痛。
1
2024-04-18
李楠: 雌音专指京剧女老生的一种不受听的音色,一般戏迷提及这个概念都是抱定贬低的态度。它主要指女老生由于自身功力欠缺而使得在唱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出娇嫩……
4
2024-04-17
福星楼主 我是老戏迷了,对李少春、高盛麟等等先贤艺术家,只有敬畏、崇敬的之心,绝无轻慢、蔑视之意。现在一但说李少春成不了“李派”,肯定有大量戏迷及拥趸气……
2
2024-04-17
赵士良  先父赵贯一青年时代就酷爱“余派”艺术,每逢余叔岩先生有演出时,必定设法跟踪观摩。后来经常与余先生之老友、名票李适可先生和“余派”老生演员陈少霖……
2
2024-04-15
刘新阳   由范钧宏先生改编,阿甲先生导演,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前辈首演出于1958年的现代京剧《白毛女》,虽然无法与后来1964年被确定并推广的……
3
2024-04-14
叶少兰 《艺术评论》 2015年第1期 略有删节   我的父亲是叶盛兰,原名端章,字芝如,1914年生于北平。九岁进入祖父叶春善先生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始……
1
2024-04-13
愚翁  近一二月来常有读者来函,嘱本人来谈谈王少楼、杨宝森之比较,其实王杨之较比是很简单,杨除嗓音(近来)唱腔外,身上、台步、水袖、髯口、水发、眼神、武……
2
2024-04-12
作者:文化沙漠 原载于《中国京剧论坛》 李胜素,1966年生于河北邢台柏乡县内步乡大汪村。柏乡县古属赵地,史上多有变迁,时归赵州,时归内丘,时归隆尧,境……
2
2024-04-11
康君彤 作者简介:康君彤,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著名杨派琴师、京胡教授。生于1923年11月24日,自幼学习京胡艺术,1941年2月拜杨宝忠、沈玉秋两位先生……
1
2024-04-10
《文汇报》记者 张裕 放眼现今全国的各大文艺院团,有不少是名角、名演员担任院(团)长的,专业演员,特别是名演员担任院领导对于一个剧院,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
2
2024-04-10
吕铭康 解放后培养的第一代京剧武生,倘以1950年中国戏曲学校算来,首屈一指便是俞大陆,谈起家族传承,俞门较谭家亦是不遑多让。到俞大陆已是第五代,但以京……
3
2024-04-08
原创 贺爷 微惟玮谓 北京过去京剧界一般都以老生、旦角为主组班子,武生挑大梁,最出名的属杨小楼。李万春组建永春社时,北方只有他和杨小楼两个武生戏班。1……
2
2024-04-07
杨少春 1958年7月,我的父亲杨盛春正值盛年突然病故,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坍塌了,他所在的老北京京剧团也一下子没有了当家武生。当时团里的“四大头牌”马连……
1
2024-04-06
李洪春 《绝燕岭》也叫《定燕平》。演的是隋末老将定燕平,善用双枪。率兵攻打瓦岗寨,秦琼等瓦岗英雄都不是他对手,后来罗成和他对敌(罗成父亲罗艺和秦琼的父亲……
3
2024-04-05
宋韵京剧 孟小冬为何拒绝返回内地,这得从她和杜月笙的交往开始说起。
3
2024-04-05
Dionysus1 寻找李少春 梨园行讲究师承,师出名门,是一个演员一生值得炫耀的资本,但“拜师”并不一定代表着传承,没拜师的亦未必没有传授,在浮躁的……
4
2024-04-05
袁韵宜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艺术大师建国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梅先生以其非凡的表演艺术,塑造了一个刚毅果敢、气吞山河的巾帼英雄形象,同时,他创造的……
0
2024-04-04
《半月戏剧》 须生名宿余叔岩,沉疴缠绵,达三四载,突于五月十九日下午九时逝世,享年五十四岁。二十日入殓,二十一日接三,三七后停灵法源寺。举办丧事,须俟其……
4
2024-04-04
马腾 李少春,一个几乎被神化了的名字。提起他,没有一个京剧人不竖起大拇指。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父母讲李少春先生的故事。李少春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李神仙……
首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