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吧
敬爱神仙缅怀大师
关注: 2,127
主题: 75,553
帖子: 75,553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1
2024-06-29
【转】由《潘老丈说英语》想起一出怪戏:李金鸿穿高跟鞋上台
陈古虞 读六月二十九日未央君大作《潘老丈说英语》后,我想起了一出空前绝后的怪戏。沦陷期间,戏曲学校出演于广和楼,一年七夕,报上登出《新天河配》广告,我……
🧑
梨园居士💯
2
2024-06-28
【转】李少春是“余派老生”吗?
潘侠风 李少春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红起来的文武精通的著名演员。他原籍河北省霸县,是“清末“五达子”之一、著名梆子”演员“小达子”(原名李桂春)之子。幼……
🧑
梨园居士💯
2
2024-06-28
【转】张肖伧丨谭富英与马连良
张肖伧 谭与马,皆京朝派须生名角,在今日且可称为梨园中之骄子。四大名旦之外,以谭、马与金少山、李少春诸伶为最红,兹谈谭富英与马连良。
🧑
梨园居士💯
2
2024-06-27
【转】望病记:李少春“学习练功两不误”
高唐 一到北京,听说李少春音带上生了一个疙瘩,不上台已经半年多了。李少春和我,相交有素,他是上海人关心的文戏能唱、武戏能打的一个好演员,如今他病了,……
🧑
梨园居士💯
2
2024-06-25
【转】《四郎探母》何以常演不衰
何开庸 《四郎探母》二百余年来常演不衰,引起许多人的思考。何以如此呢?我想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
🧑
梨园居士💯
1
2024-06-24
【转】南派京剧猴王郑法祥
原创 吕铭康 吕铭康工作室 猴戏南北风格有别,各有特色。六小龄童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用中国国画来比拟的话,南派猴戏就像工笔画,要求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
🧑
梨园居士💯
1
2024-06-23
【转】厉慧良对当代京剧演员的启示
黄裳 厉慧良先生因病猝逝于天津,不禁为之痛惜,驰骋菊坛仅存的一位大武生从此绝响了。我看他的戏不多,抗战中厉家班在重庆演出时,因为学校远在扬子江头的九……
🧑
梨园居士💯
2
2024-06-22
【转】票友的艺术:“这种人的唱戏生活,我想是快乐的”
叶鼎洛 在中国戏剧界,有一种所谓“票友”的,那是将唱戏当做游戏的事情。自己既非真的伶人,但却喜欢唱戏,而且也竟唱得很好,于是凑着自己的时间与兴致,登……
🧑
梨园居士💯
0
2024-06-21
【转】《战太平》的华云是花云之误
徐慕云 《战太平》这出戏,许多年来已沦为扫边老生的开锣戏,此番贯大元搭入更新,因为他身材略短,面色苍老,并且嗓音宜高不宜低,所以我劝他多演靠把老生……
🧑
梨园居士💯
2
2024-06-20
【转】范石人:学余不二法门
有不少朋友垂问:“学余有何捷径?”我的回答是:“学习任何科学、艺术并无捷径,只有法门。”又问:“什么是学余的法门?”我便作了以下的解答。
🧑
梨园居士💯
2
2024-06-20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导演侯文瑞病逝,享年81岁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导演侯文瑞,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13日11时46分逝世,享年81岁。 侯文瑞,1942年生于梨园之家,父亲侯万春……
🧑
梨园居士💯
3
2024-06-19
【转】谭元寿:被时代辜负的大师
作者:傅谨 和宝堂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用谭门七代为纲目,每个世代一章,差不多就是一部完整且连贯的京剧史。……
🧑
梨园居士💯
2
2024-06-19
【转】唱京戏要注意的行规和民族习惯
李洪春 在京剧戏班内,不管是对汉民、对回民,在烧香、顶码子,遵守行规上,要求都一样,因为它不分民族与信仰。行规有十条,大致是:
🧑
梨园居士💯
2
2024-06-16
【转】武生巨擘李春来为色所害
陈定山 北派武生推杨小楼,南派武生推李春来,均为巨擘。春来生于咸丰五年,小楼生光绪三年,少长二十岁,故小楼出师,春来已成名久矣。春来字起山,北平高碑店……
🧑
梨园居士💯
2
2024-06-15
【转】说戏曲之雅俗:“洁”与“秽”
徐凌霄 “雅洁”与“秽俗”亦是对待的,昆黄既然分雅俗,当然昆的词句要干净些,是的,就大体上比较起来,好像昆词是干净些,在昆、黄、梆三种剧曲而论,最秽的……
🧑
梨园居士💯
2
2024-06-14
【转】京剧的流派:“流派”之说,可能要从此死亡了
魏子云 皮黄戏的形成,到今天算来,不过二百来年。被称为“京剧”,也不过百来年。但在这百来年之间,却产生了所谓“派”之一说。好像这一“汪派”、“杨派”以及……
🧑
梨园居士💯
2
2024-06-13
【转】南派京剧的真正衰落是在何时?
韩希白 经常有人提出:南派京剧或称海派京剧为什么到40年代以后几乎没有更大的发展,或者说是进入衰落时期呢?这里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历史学上的专用名词一一“……
🧑
梨园居士💯
1
2024-06-12
【转】说“票”:作票友唱好了有人来嫉妒,唱坏了有人来讥笑
老桐 “票”就字面上说是一种可以换什么东西的凭券。“票”所以也叫作入场券。入场券不限于听戏。逛公园,游艺会,都可以用入场券,也就可以说都可以用票。……
🧑
梨园居士💯
2
2024-06-11
【转】叶盛兰创新二三事
王宗伟 著名京剧小生叶盛兰不仅是一位文武兼擅昆乱不挡的好演员,而且还是小生行当中最敢创新亦最有成就者。现将笔者所知的轶事录出,以飨读者。
🧑
梨园居士💯
1
2024-06-10
【转】围炉话旧:民国八年的三次大堂会
四戒堂主人 “名伶三世梅余耳,英秀而还汝最贤。侪辈草时俱习熟,而翁在日屡周旋。更能将母承先志,难得称觞值闰年。真舞斑衣学莱子,听歌吾亦忘花颠。”民国八……
🧑
梨园居士💯
2
2024-06-09
【转】谈班底:任你红花多么艳丽,也要绿叶相衬
华 在前些年有过一个相当时期,看戏的人(捧角的除外)是专为看某某名伶而去,但是现在则不同了,关于角色的瞻仰不仅限于某一个大梁,正是所谓班底也要相当硬整……
🧑
梨园居士💯
3
2024-06-09
精
【转】钱浩梁一声叹息:我特别尊敬李少春老师
寻找李少春 “手提红灯四下看”的英气不再,对他而言,时间不仅没有抚平伤痛,相反却让人习惯了痛。
🧑
梨园居士💯
3
2024-06-09
【转】我与李浩天先生一起工作的时光
包玥 李浩天(1943—2019),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之长子,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艺术上深得其父真传,曾任北京京剧院业务办公室主任,中央电视台戏曲频……
🧑
梨园居士💯
5
2024-06-09
【转】李少春之后就没有“角儿”了
徐城北 记者:你曾说,京剧的“角儿”从谭鑫培起到李少春止,李少春先生之后,中国京剧舞台上根本就没有“角儿”了。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
梨园居士💯
2
2024-06-08
【转】我的老师陈大濩
丁耀森 众所周知,陈大濩先生是深得余派三昧的传人之一,他的表演艺术得到京剧界行家们的公认。在三十年代与孟小冬、李少春合称余氏三杰,蜚声京、津、沪艺坛……
🧑
梨园居士💯
2
2024-06-07
【转】皇侄成了京剧演员——醇贤亲王奕譞的亲曾孙黄世骧
吉祥满族 光绪三十四年,清德宗光绪帝载湉驾崩,实际上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经慈禧太后钦定,光绪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载沣的儿子溥仪成为了皇位继承人,承清穆宗同……
🧑
梨园居士💯
3
2024-06-06
【转】《燕赵星光耀菊坛》——李小春
原创 博览戏韵 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李小春(1938—1990) 河北雄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
梨园居士💯
3
2024-06-04
【转】刘新阳:两个杨白劳的启示
刘新阳 红毹寄梦 由范钧宏先生改编,阿甲先生导演,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前辈首演出于1958年的现代京剧《白毛女》,虽然无法与后来1964年被确定……
🧑
梨园居士💯
2
2024-06-02
【转】宝刀不老马少良
创作组 寻找李少春 『我是1958年来的天津市京剧团,之后就跟着厉慧良、张世麟、丁至云等老先生同台演出。老先生们对我有很多的培养,见我是棵好苗子,就……
🧑
梨园居士💯
2
2024-06-01
【转】继承流派与“争夺袈裟”:京剧讲究“嫡传”的封建观念理应
许思言 提倡继承流派,为当前需要,原是振兴京剧的好事。凡好事,若强调过头,又往往会产生滑稽突梯的东西。世所谓“有利必有弊”,我们既要推奖其利的一面,同时……
🧑
梨园居士💯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