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关注: 3,030 主题: 111,680 帖子: 111,68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1
2014-02-17
0
2014-02-17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
3
2014-02-17
人本身即是宗教 而佛教是觉知、注意、智慧 过失是黑暗、无明、苦 功德是光明、正知、不苦 戒(Sila)指平常心,超越了善与恶,是一种中性的心境 每当我们无……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1
2014-02-17
【没有分别、没有秘密】 世尊与大比丘僧众离开那低卡村(Nadika),来到毘舍离(Vesali) 的庵婆婆梨园(Ambapali’s grove),在此,……
1
2014-02-17
{我真弟子、最高学者} 世尊接著教示:「比丘要如何以自巳为依皈、以正法为依皈,不以他人为依皈呢?比丘应当精勤不懈,正念明觉地就身体(的状态)来观察身体(的……
1
2014-02-17
有一次,婆罗奢那婆罗门的一位学生,名叫郁多罗的少年,来拜访佛陀,佛陀问他说: 「郁多罗!你的老师婆罗奢那婆罗门,教你们如何修根了吗?」 「教了,尊者瞿昙!……
1
2014-02-17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同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东北边的耆阇崛山中。 一天傍晚,尊者摩诃拘絺罗在禅修告一段落后,去见尊者舍利弗。两人见面问讯寒……
6
2014-02-17
阿毘达磨的特色与起源 菩提比丘.雷瓦达达摩比丘 著 阿毘达磨(Abhidhamma)指的是什么呢?觉音(Buddhaghosa )论师解释阿毘达磨的意思为……
3
2014-02-17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 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 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 打坐的好处之一,在佛教、道教中是集中精神,念佛诵经的方式,……
1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read.goodweb.cn%2Fnews%……
2
2014-02-17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名叫瓦咖离(Vakkali)的青年,一天在街上遇见了佛陀,被佛陀那俊伟的外表、庄严的威仪深深地吸引住。为了经常能见到佛陀,他出家成为比库……
0
2014-02-17
摘自:阿姜查的禅修世界之定 谈到修行,你真正唯一需要的是由诚实与正直开始,无须大费周章。你可能未研究过三藏,但还是认得出贪、嗔、痴,不是吗?你从哪里学习这……
1
2014-02-17
佛教,佛陀的言教,非宗教,非哲学,更非科学,而是一门实践学,若不能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什么也得不到。 老子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老子是业余修炼者,……
1
2014-02-17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晡利多品(有十经)(第五后诵)   1。欲如骨锁。 律中云何更有八支断绝俗事得作证耶。世尊答……
5
2014-02-17
佛陀涅盘前,许多人携带鲜花前来礼佛,佛陀一一婉拒。他劝诫说如果要表示对他的尊敬,与其献花膜拜,不如奉行佛的教导。 人们常问:佛陀到底去了哪里,或是他现在在……
5
2014-02-17
内观(1)- 来去内观 我参加了2007/1/9-20在台湾的内观课程,去之前很多人问我什么是内观,当时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大概知道是一种禅修的方式,因为……
1
2014-02-17
印度自古以来便充满迷信,佛陀认为:迷信和外力永远无法使人了解实相(truth),无法使人觉悟。 佛陀对一些错误的见解,向来是直斥其非;而对于正确的见解,则……
4
2014-02-17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同住在只树给孤独园附近的比丘们中,有一位原为渔夫儿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诉其……
3
2014-02-17
佛陀的根本教法,是纯正完美的解脱道,是烦恼及苦的止息,即四圣谛:苦,苦集,苦灭,灭苦之道。实践四圣谛,是亲证涅盘的唯一捷径: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
2
2014-02-17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兰陀竹园竹林精舍。而尊者三弥提,那时也在舍卫城附近,住在一处僻静的林间小屋中。 这天午后,有一位名叫「普……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3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1
2014-02-17
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
4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5
2014-02-17
佛陀以四种良马的譬喻,来解释众生根性的差异,以及是智慧的或是愚痴的人。 这四种马,都是受到良好的饲养、受到良好的训练、源自优良的品种:不是一般平凡的马。 ……
1
2014-02-1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
首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