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关注: 3,030 主题: 111,680 帖子: 111,68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2
2014-10-15
原始佛法中有“作业“与”无作业的认识吗”?请帮我理解和巩固下业与业力的相关理念。
🧑at4331
2
2014-10-08
2
2014-10-07
2
2014-10-07
3
2014-10-07
0
2014-10-06
「虽在战场上,战胜百万人,不如胜自己,实最上胜者。」 --- 法句 . 103
1
2014-10-06
2
2014-10-06
1
2014-10-06
1
2014-10-06
1
2014-10-06
1
2014-10-06
1
2014-10-06
5
2014-10-04
人死了不就立马在业力趣向产生新的生命了吗 总不会全部都是假的吧
5
2014-10-01
南传巴利经藏 相应部22相应90经/阐陀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许多上座比丘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阐陀……
1
2014-10-01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摩罗迦子在独自禅坐中,起了一个想法: 「世尊对『世界是常、无常、有边、无边,……
4
2014-09-29
有些医生还对濒死的人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把濒死的人安放在一个秤上,然后记录他们生时和死后的体重变化,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有的则失去10.……
2
2014-09-29
由于佛陀教导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妄语和诸酒类,但大多数夜叉经常违犯这些恶行,所以他们不喜欢佛陀与听闻佛法。 有些佛陀的弟子隐居在人迹罕至……
3
2014-09-29
《增支部·四集·适切业品》里佛陀有向弟子们说: 『无论在何时,当王者、统治者行非法时,其官员也跟着行非法,婆罗门、在家众、城市村落的人们则一一接着行非法;……
0
2014-09-29
佛陀的观点是非常高明的,何以见得? 佛陀多次教诫弟子们,不依靠外在,而是以自己为洲,以自为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 玩……
0
2014-09-29
由于我们的智慧不完整,在尝试了解业的运作时,有时我们的结论是对的,有时则是错的:唯有佛陀才对业的运作拥有完整的智慧。 让我们看看佛陀如何诠释业的复杂性: ……
0
2014-09-29
世尊,至圣者! 不久我将从生命中解脱 不再来与去 这是我最后礼拜您 我已时日无多 从现在起只有七天 我的色身将会倒少 并舍弃重担 答应吧,世尊!允许吧,世……
13
2014-09-28
在《增支部•第六集•第六十三经》里面,佛陀说: “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 业,巴利叫做 kamma 。那什么是业呢?业,源于……
3
2014-09-28
「大王!在这里,我说在解脱与解脱间没有任何他们的差异。大王!犹如男子拿了乾沙葛树木柴后如果生起火,能出现热,而另一位男子拿了乾沙罗树木柴后如果生起火,能出……
12
2014-09-28
阿难!在昔异时大善见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阿难!我於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
25
2014-09-25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根据此事件为背景,编著的小说《西游记》,在我国广为传播,几乎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
1
2014-09-22
加入上座部的QQ群,遇到不懂的地方请教群里的资深贤友。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 1 群号 48811951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 2 群号 48844032上座部……
17
2014-09-15
法增比丘答∶ 通过修习禅那,培养五禅支及五自在,用五自在来审察五禅支,就会使禅修更趋圆满。五禅支是寻、伺、喜、乐、一心,在初禅时,通过舍弃较粗的寻禅支,培……
2
2014-09-15
问: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入佛位,同时也成为一位阿罗汉。他不必从证悟初果开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佛陀的弟子里是否也有不必证悟前三种果位,就直接证悟阿罗汉果的人?……
2
2014-09-14
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更有余大城:一名瞻波,二名舍卫,三名鞞舍离,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㮈,六名加维罗卫,世尊不於彼般……
首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