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关注: 3,030 主题: 111,680 帖子: 111,68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13
2015-02-16
2
2015-02-04
培养你们的定,如果比丘有定,他就会明白法的真实相。 什么是法呢? 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的生灭 ---《相应部》 应有智慧的洞察五取蕴; 应断除无明和……
1
2015-02-03
0
2015-02-02
通过大念住经,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佛教,随时随地的觉知身受心法的无常,并去除爱恨,可以在七年到七天之间证悟涅盘。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
🧑liancurt
0
2015-01-22
是不是应该放弃工作、放弃家庭?
3
2015-01-20
57
2015-01-19
【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佛祖要这怂样,不信也罢,伪大乘徒邪见如骨时间太久,不但自己怂,把佛陀……
1
2015-01-18
不要上早晚课的,入骨的实修的那样的地方,免费最好,我没有钱。
1
2015-01-13
(四七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
3
2015-01-12
一部优酷上的动画片。画风奇特,寓意深刻
1
2015-01-11
问:我觉得自己算是很幸福的了,但是听到您讲到的故事,我会觉得不可思议,我想毫不怀疑的相信并做到,做不到会自责,怎么办? 玛欣德尊者答:一个人真正要完全的住……
3
2015-01-10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206经) 恶鬼吃人: 尔时,拔只国界有鬼,名为毗沙,在彼国界,极为凶暴,杀民无量,恒日杀一人,或日杀二人、三人、……
6
2015-01-10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ku6.com%2Fshow……
1
2015-01-09
万法唯心造:现实世界中一切都可归结为对象,而对象不过就是new一下,构造函数既可为你于内存中打造,64位后,内存理论无限大,概括:世间万殊,总归内存一条。……
19
2015-01-08
八世纪的音乐家和哲学家商羯罗对自己经历的神秘体验有如下描述: “自我不见了。我意识到自己和婆罗门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欲望不复存在了。我已经超越了对宇宙所有……
4
2015-01-01
。吃素很久了。平常工作穿的都是皮鞋。穿皮鞋有什么果报
55
2015-01-01
佛陀证悟后,为什么不主动宣讲佛法?是因为佛陀所证的法太深奥了吗?
0
2015-01-01
心理健康者和濒死经验者(NDE)、有神秘体验者之间存在的诸多联系很难被否定。 目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奇特的精神体验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不是相反。其能够……
4
2014-12-31
班迪达尊者问答 【问】:念(sati)和定(samadhi)有何不同? 【答】:简言之,「念」捉住所缘,而「定」则是专注。对它们加以分析后,会更清楚它们之……
0
2014-12-30
人在生下来之后,就拿到了一张死亡的通行证,所以东晋时代的抱朴子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说,人生就象是一只被牵到市场上屠宰的羊,每走一步就会接近死亡一步。这就是人……
51
2014-12-30
以铜钱占为家人卜筮,得上兑下巽泽风大过卦。水淹木之相,为肝有恙,与所查肝囊肿相吻合,卦象显示虽病犹安,虽较为难治,但无危险。后不久医生要求手术,顺利至今已……
102
2014-12-29
无明是怎么来的,生命又是怎么开始的,即使佛教也无法解释。佛陀关注的是苦及苦之灭,灭苦的方法,佛陀并不关心人和宇宙的起源,无明就是有漏,有漏就是无明,这并不……
0
2014-12-28
问:尊者上课时曾讲到佛与阿罗汉所证的涅盘都是一样的,因为涅盘是究竟法都一样。请问尊者汉传天台宗判教有“藏、通、别、圆”的层次,这四个层次最后都讲到成佛,而……
0
2014-12-28
问:佛陀的一切知智是代表无所不知吗?还有就是证得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比如目键连尊者,是不是他也没有能力知道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天鹅为什么是白的? 玛欣德尊者……
2
2014-12-28
经文详细讲解,白话文通俗易懂。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
0
2014-12-28
《亲近释迦摩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依据经藏记载所描述的一位真实的佛陀。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
15
2014-12-28
北传:中阿含201经 相当于 南传:中部38经,讲述观念/往生识因缘故起。 在经文里,佛陀详细阐述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道理。也就是说, 识是缘起的。 「……
1
2014-12-27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因此不落断灭和常见二边见,是中道的思想。无论后期的理论架构的如何复杂花哨,只要是建筑于边见上的,就都是像法伪法。
5
2014-12-27
「汝等颇身生疹患,生甚重苦,乃至命欲断,舍此更求外,颇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句,持此咒令脱我苦,是谓求苦习(集),苦,得苦尽耶?」……
首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