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关注: 3,030 主题: 111,680 帖子: 111,68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6
2015-09-15
风吹动,使水面掀起波澜,如果风不停的吹,波澜是不会止息的,而即使风停止了吹动,不再输送动力,波澜依旧会因为惯性而继续推进,但持续不了多久,总归于止息。 如……
5
2015-09-14
如果真的有个“自我”的存在,那就应该有个属于“自我”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却找不到“自我”或任何属于“自我”的东西。如果说“这是世界,这是我。我死后将是永恒……
3
2015-09-13
由于不知道什么是该思虑的,什么是不该思虑的,所以,他所思虑的,都是那些不该思虑的,并非那些应该思虑的。 因此,他作如此不智的思虑:“过去我可有存在?还是过……
4
2015-09-13
无论如何,刚开始修习时,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正见。掌握苦谛的真理是必要的,因为它提供有说服力的理由和推动力,致使人们在佛道上精进的修行。同时也需拥有一定程度的……
1
2015-09-13
的确是有一个境界,没有地、水、火、风,没有今生和来生,也没有日与月。我称这个为不是生、不是灭、不是住;不是生也不是死;那是没有立足之处,没有成长,也没有任……
1
2015-09-13
唯此别无道,拥有清静见; 你们顺此道,将得把苦尽; 你们该尽力,如来只揭示。 ---《法句经》 274 - 276
0
2015-09-13
对已明了这世间对比差异的人,他已不为世间的一切所影响,他是已摆脱愤怒、悲伤和欲求的安宁者,他已超越了生和死。 ---《经集》1048段
2
2015-09-07
一切都是常,那么五蕴也是常,这样,五蕴就是圆满无缺损的了,佛陀把不圆满的称之为苦,苦的事物才会被佛陀视为不可意,视为非我,非我所。五蕴若为常,则五蕴非苦,……
5
2015-09-05
类似于汉传中的三世因果文之类的
11
2015-09-05
所以《阿弥陀经》讲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什么?就是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哪怕你是五逆十恶的人,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反之,你就是世间一个大善人,你不具足信愿持名,……
4
2015-09-05
什么是素 以食物的种类划分,不吃肉,不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不饮酒 什么是斋 以饮食时间划分,不在非时这个时间段饮食,在时这个时间段饮食……
4
2015-08-31
阿含经中佛陀告诫:不依六根来体验十二因缘,是无法通往涅盘解脱之路的。(不问汝知不知,且先知法住,后知涅盘)
0
2015-08-29
一般人烧银纸给亡者,这是不是属于迷信呢? 答:南传佛教没有这样的习俗。然而,我们可以用亡者的名义来做善事,例如布施等,将功德回向给亡者。如果亡者投生作能够……
1
2015-08-28
鬼:巴利语peta,为轮回流转中的苦界、恶趣之一。 许多民族的先民皆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古印度人也不例外。因此,巴利语“peta”(梵preta)一词也作……
1
2015-08-21
一、《巴利三藏》的简介 巴利语藏经(Pāli-Canon),又作巴利三藏(Pāli-Tripiaka)、巴利圣典、南传大藏经,指源自上座部的分别说部之斯里……
0
2015-08-20
玛欣德尊者答:这句话我引用《增支部-导师言教经Satthusāsanasuttaü》里面一段话来说就可以了。有一次Upāli(伍巴离)尊者就来到了世尊的地……
0
2015-08-19
某个银行家有两个孙子,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马哈般他嘎和朱腊般他嘎。年长的马哈般他嘎经常陪伴祖父去听法,后来就出家加入僧团,而在一段时间之后,证得阿拉汉果。弟弟……
0
2015-08-19
佛随念(Buddhànussati):Buddha是佛陀,anussati,直译为随念,即时时地忆念。佛随念属于一切处业处,即护卫业处的一种,是每一位禅修……
0
2015-08-18
0
2015-08-18
佛陀在《长部·大般涅盘经》中教导: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习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慧,则心……
0
2015-08-18
11
2015-08-18
如果您发现,无常,是这个世间所展现的面貌,那麼,缘起法(因缘)就是从这样的现象中,所能归纳出来的共同理则了。简单来说,缘起法,就是指世间的所有存在,都是由……
9
2015-08-18
无常,是这个世间,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现象。这是佛陀,经过精确的观察,所发掘的真理,也是整个佛教理则的根本立足点。 为什麼会是无常的呢?进一步观察,原来,万……
0
2015-08-18
『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 -- 《中观论》 阿含经中佛陀告诫:不依六根来体验十二因缘,是无法通往涅盘解脱之路的。(不问汝知不知,且先知法住,后知涅盘) ……
2
2015-08-17
有人说:“所以,既然存在无常的幻相,就存在常的幻相。既然有“有量的寿命”,就有“无量的寿命”。 既然众生都是幻相,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存在,那么佛陀自然也明白……
0
2015-08-17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没说诸法无常。更不会不分青红皂白说“一切无常”或“一切都是不变的”这种话。 被大乘伪佛教洗脑至残的,用不着在这矫情,也不用搬什么自……
6
2015-08-17
初果与二果仍会依恋家庭,只有当这两种圣者都证得三果的道智,他们才能远离淫欲,到时他们将无法过俗家人的生活,一定会自愿离开家庭,过出家比丘圣洁的生活。
0
2015-08-17
义注(巴利语:Atthakatha):或称注释,由attha(义,意义)+ katha(论,论说)两词构成,为解释三藏圣典的文献。由沙利子 (Saripu……
7
2015-08-17
6
2015-08-15
首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