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阳明心学研习交流
关注: 12,489 主题: 95,671 帖子: 95,671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2020-10-10
《第十一章》 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上老老而民兴孝, 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
1
2020-10-09
《第八章》 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 ……
1
2020-10-08
儒家之学,以及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整个东方传统学术,无不始终紧扣着“实践”而为学。东方文化是人生实践之学,是智慧实践之学,一言以蔽之:皆为生命实践之学,简称为……
0
2020-10-08
《第二章》 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
2
2020-10-08
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
3
2020-10-07
我累了,要入驻一下我承认的心学。来弥补一些大问题。(首先我们只发帖不说别的)
0
2020-10-07
古代圣哲在开宗立派时,其思想往往丰富、含混,具有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同时由于其表述不够清晰,又常常因材施教,往往使其弟子或后学在理解上产生分歧。结果在宗……
29
2020-10-04
看了贴吧里的一些帖子,有些不明白,很多人都拿佛学观点来立论,那么心学和佛学有啥区别啊。看的我很纠结~~~
3
2020-10-03
欲寻清修地,奈何此吧已污
1
2020-10-01
哲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很多人把哲学看得很高,其实中国哲学一直在生活实践中,不离人伦日用,这是需要我们重新来认识的。 道和艺是两个层次,但又分不开。离开了……
0
2020-09-28
2
2020-09-28
“慎独”: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
0
2020-09-24
世界哲学大致可分三派:印度、犹太、埃及等东方国家,专注重人与神的关系,天学是也;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地学是也;中国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人学……
1
2020-09-23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
0
2020-09-17
什么是七脉轮?这是一个从人到高维度的一个过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
🧑净业社
0
2020-09-17
人就是他自己的思考对象。宗教“不过是对于知觉的无限性的认识;或者说,在对无限的认识中,有意识的主体以其自身本能的无限性作为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上帝不过……
0
2020-09-12
劳动产生国家。(奴隶奴役、阶级统治剥削压迫抢劫掠夺也产生国家吗?但它都灭亡了,不属于中华文明国家之列) ∥百度∥网页∥行政制度是国家的产物(人文始祖形成礼……
3
2020-09-12
《中庸》云:“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6
2020-09-07
被遮住的另一半
2
2020-09-07
万世师表孔子、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精神财富,是亚洲东方、也是全世界全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 儒家文化代表着中华反奴隶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文明(科举制:科举文武状……
0
2020-09-05
先儒曰:“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0
2020-09-05
0
2020-09-05
《击壤诗》云:“富贵如将智力求,仲尼年少合封侯。世人不解青天意,空使身心半夜愁。”
7
2020-09-04
感觉市面上的心学被吹过头了,怎么越看越觉得这是让人了解心性,保持理智的书。修身还行,其它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1
2020-09-03
1
2020-09-03
财无多蓄,计有三年之用,外散之亲族。多蓄甚害义,令人心不宁,不宁则理事不当矣。
0
2020-09-03
远妻族,无使扬私于外,仍须先自戒谨。检子弟无令开户牖,毋以亲属挠有司。一挟私,则无以提纲在上矣。
2
2020-09-02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1
2020-09-02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
0
2020-09-01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首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