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阳明心学研习交流
关注: 12,489 主题: 95,671 帖子: 95,671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1
2021-01-05
最让人失落的事,莫过于预见了不好的事,切束手无策
6
2021-01-03
这两天学习传习录,有所疑问:先生说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可是在回答黄直时又说,至善是心的本体!感觉这不对啊!至善已经偏离了无善无恶呀!
🧑31985aaa9
2
2021-01-03
47
2021-01-03
或许我们不应该光看心学说了什么,而是该看王阳明做了什么,怎么做成的,为什么这么做,厚理是什么。
0
2021-01-02
66
3
2021-01-02
人之一切进步和修养,全在三者。身,知,能。 - 身,即是身体健康,强壮。 - 身,为人生命之本,精神之所。身体不健,则气力不支,精力不济。为事难久,难成。……
🧑王长进
7
2020-12-31
发生时,猪仔们知道隔离吗
15
2020-12-30
生产管理的原理,貌似与修身原理相通,或许可以改成一套可用于修行的方法。
2
2020-12-29
肉包子
4
2020-12-21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18
2020-12-14
阳明老师和心学发展到今天社会实战中的各位修持高手,请问阳明老师是到底怎么区分心和脑的??
28
2020-12-11
王阳明说良知本体无善无恶且能知善恶是非,为什么有些小孩子小时候就很坏,会撒谎、偷东西、打架。是否是后天学习以后良知才能知善知恶呢?小孩子还没沾染习气,良知……
3
2020-12-10
标准的事上磨。
22
2020-12-09
一天又有所体悟,共三件,一是动念那一刻,该立即克制,这一件事一直做得不好, 既然已经知道动念之错,为何又不知改正呢? 我觉得,下次再如此动念之时,应立刻停……
1
2020-12-09
如果说《十三经注疏》代表了从汉到唐的经学研究成果,是两汉以来传注体和义疏体的结合,是治经学、儒学的必读的基本典籍。那么,宋元人的“四书五经”注释系统,则是……
9
2020-12-09
翻看了《传习录》,阳明说,走得一段认得一段,不要妄自感叹不见天理,把眼前的私欲去除干净,就自会慢慢见得天理。遇到问题遇到难事,重点不应放在外人身上,也不应……
2
2020-12-07
一天之中,会遇到很多质问私欲的时候,疲于应对,觉得一天很长,可能什么时候习以为常或者执道不惑了,就会近贤近圣了。大家加油!
5
2020-12-07
7
2020-12-05
他山平湖皆为意,一染秋霜亦如新。 独步天门鸿鹄趣,低头不语弄闲琴。 谁家童子问来客,只道故乡觅知音。 来年更是春如遇,又见人间问此心。
12
2020-12-01
心学是儒家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 强调心智第一性,但是离不开实践,这是很踏实的,没有什么超自然的说法。 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第一,而且主要是主张超自然的神意……
🧑虎飚
1
2020-11-30
一是不基于权威的理性传统,体现在学术上的经学传统和坚实的史学考证; 二是世俗性特质,体现在对民生物质性、对人本身追求等; 三是主体性确立,既包括心性本体的……
21
2020-11-29
请教下各位老师,想学习心学,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起,谢谢吧里各位老师了
0
2020-11-06
探索对世事的真知灼见。 心学的高地,就是勇于探索真理。 虽然是说,真理在“心”中,但是离不开事上练、知行合一。这与西方的探索精神、注重实验不谋而合、殊途同……
🧑虎飚
2
2020-11-21
有个疑问?善的事用知行合一,恶的事用致良知。是不是偏了,为何我不能同时兼顾两个理念
60
2020-11-21
【晨读传习录】 萧惠问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问昼夜之道。曰:“知昼则知夜。”曰:“昼亦有所不知乎?”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
6
2020-11-19
2020.11.12观传习录有感 知行合一致良知难 知行合一致劣知易 现实中,其实很多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只是很难做到致良知,因为存在良知,就同时存在劣知……
5
2020-11-17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在阳明思想中,静坐始终是初学者入……
13
2020-11-14
0
2018-11-29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0
2020-11-12
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统治者其实不想让人活的那么明白通透。
🧑虎飚
首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