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吧
用智慧来实践佛法,用智慧来点亮人生!
关注: 43,370 主题: 61,453 帖子: 61,453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01-01
大藏经第379部,乾隆大藏经第117部 《四童子三昧经》: 尔时,世尊告阿尼楼陀言:“阿尼楼陀,汝见上界有四十亿诸天人众,闻此经典皆悉合掌伛身而住。” 阿……
🧑顾淮之
0
2024-12-31
(群中有人问: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有的能往生,有的不能往生?) 座下弟子,阿弥陀佛名号于不同世界有不同名号,乃至于一世界也有不同名号,乃至不同名号之……
0
2024-12-31
大藏经第246部,乾隆大藏经第960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菩萨行品第三: 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
🧑顾淮之
0
2024-12-30
今日群内有人问法,曰:既然佛说人人都具佛性,为什么有人能成佛,而大多数人没有成佛…… 善知识,是问乃修行大障碍问!因是问乃疑惑佛说之障思、之罪想者!释迦佛……
0
2024-12-30
大藏经第342部,乾隆大藏经第43部 《佛说如幻三昧经》: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假使有人,值遇此法而得闻者,如佛兴世等无有异。 若有菩萨,坐于树下当成……
🧑顾淮之
8
2024-12-30
0
2024-12-29
弥勒菩萨赞 大慈猛火焚尽嗔恚薪, 智慧光明驱除无明暗, 如来补处众生救怙主, 安住兜率天尊前顶礼。
0
2024-12-29
善知识,所谓戒者守之为得;所谓受戒,为得而应;所谓持戒守之有障,破障之举。 善知识,所谓戒障,乃不解而持,持有诸侵,侵而破戒,再而持之。 善知识,是故吾今……
0
2024-12-29
大藏经第246部,乾隆大藏经第960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
🧑顾淮之
1
2024-12-28
善知识,所谓盗顾名思义,不予而取称之为盗!若予之而取,不称为盗!所谓予之共分两类,一类为直接予之!即:直接给予!另一类称间接予之!即:不用见面即可给予! ……
1
2024-12-26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今天深夜11点,智安代群中声闻问,什么是精进?善知识,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这与有人问什么是说话没有太大区别,但如果修行人,在参悟“……
1
2024-12-25
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今天有人问什么是宗教?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因是问为娑婆生灭之历程生活故,当为汝等讲说是意! 善知识,佛法并非宗教!所谓宗教乃美丽……
0
2024-12-25
行禅是一种将正念带入行走中的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于行走时的脚步和身体感受,我们可以培养觉知和专注,将禅修的平静和清晰带入日常生活。
0
2024-12-25
大藏经第314部,乾隆大藏经第26部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语阿难:“过去此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有佛名曰善胜调伏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说法。彼佛说法已……
🧑顾淮之
1
2024-12-25
神通如何修炼?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所谓神通乃指不用眼耳鼻舌身五根即可以意对六尘知之、为之、用之等之相! 善知识,神通有三种,一者清净,是种神通一切无碍……
0
2024-12-24
大藏经第665部,乾隆大藏经第122部 《金光明最胜王经》: 若有众生,闻是金光明最胜经王乃至一句,命终之后,当得往生三十三天及余天处。 若有众生,为欲供……
🧑顾淮之
1
2024-12-24
善知识,为什么不给过五十岁的人受戒? 因为人之寿命分三大六根受用部分,第一,少年部分,1到22岁之间,诸根未成,正生长期。这个时期入佛门修行能于生长途中,……
0
2024-12-23
谛深大师开示:智慧供养应当学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来无上尊,教汝等获智,无智无以修!修之大根本,供养称之为! 是故,释迦牟尼传法,文殊普贤而为上首,又……
1
2024-12-23
善知识,关于因缘果报,有诸多未悟讲说,自迷迷人! 师父今日为汝等简说因缘果报!以令有悟!何故讲说是事,汝等不闻百丈老人救度野狐之事?一僧人因错参因果,死后……
0
2024-12-22
禅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静坐冥想,旨在培养定力和洞察力。通过禅坐,我们可以训练心智,减少杂念,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晰,为深入的洞察和悟性打下基础。
0
2024-12-22
谛深大师开示:如何不落佛门外道!智觉:修行入道师父有很多开示,你当悉心阅受! 其所获境界与神通,乃业障所显,勿以是为得! 智觉,佛法因地入门有三渐次,一者……
0
2024-12-22
大藏经第160部,乾隆大藏经第950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无垢性品第四: 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四无垢性甚深法门。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如是人等……
🧑顾淮之
1
2024-12-22
善知识,所谓在家人不能持佛制比丘戒律、亦不能持佛制樊纲菩萨戒律、亦不能持佛制沙弥戒律!何故是说? 善知识,世界众生递相为食,转换为生!亦即:如若猫、蛇等众……
1
2024-12-2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修行人需认识两种既成心性,一者六道所成攀缘心性;二者清净世界虚妄立相求所成求自清净之修道心性。 善知识,六道心性轮转有道,诸法随……
0
2024-12-21
禅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静坐冥想,旨在培养定力和洞察力。通过禅坐,我们可以训练心智,减少杂念,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晰,为深入的洞察和悟性打下基础。
0
2024-12-20
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诸佛世尊住世,皆先为世间眼,解世间障碍,令众归仰为诸多经典;再布令大众破灭障碍获取出世间法之戒律,再于修出离法大众中显慈悲德成身率……
0
2024-12-19
四念处是佛教中的一种核心修行方法,包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通过四念处的修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相,减少执着和痛苦。
1
2024-12-19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所谓报身成就指修行所得之报! 譬如:天人身、人身、牛身、恶鬼身乃至种种邪魔外道身,皆为其相应修行所得之报身成就!善知识,佛法修证之……
5
2024-12-19
什么则天某东居弥勒一身?纯属瞎掰!
0
2024-12-18
大藏经第374部,乾隆大藏经第109部 《大般涅槃经》 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闻者,闻已信受,能信如来是常住法,如是……
🧑顾淮之
首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