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吧
用智慧来实践佛法,用智慧来点亮人生!
关注: 43,370 主题: 61,451 帖子: 61,451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01-13
修行并非仅限于禅修、打坐等形式,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修行者应将所闻道理应用于生活实践,从每一个念头、言行中复盘、反省。独处时,修行者应以第三者的……
1
01-13
善知识,现在有诸多僧人以自认为法说之为乐;诸多罪人因罪入佛门转而自以为法,说与大众,更有罪人一生研教立身,广为演说自己所见与大众共鸣,或假僧相广为论著,令……
0
01-13
🎉第三个阶段是用灭心来调身的阶段。 当身体的僵直度和妄想的数量都达到 50 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妄想对身体的影响了。 只要情绪一起,阳神物质的中心引力点的……
🧑逐月A
0
01-12
乾隆大藏经第59部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若有至心听此法门者,是人住如实际得于八种清净功德。何等为八? 一者、长寿; 二者、端正; 三者、富贵; 四者、……
🧑顾淮之
2
01-12
从身体开始 练起,做到万无一失得进入禅定的各个次第。 第一阶段要做的是放松身体。 身体的僵直度和心里的妄想多少成正比,而且比妄想还要多。如果说 心里有 1……
🧑逐月A
1
01-12
坐下弟子,师父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借兴建寺院广纳钱财。为结善缘,建设妙湛寺,设时纳香缘,所谓时纳香缘,是指过时不用,譬如过午不食。佛法信施戒律为之,……
1
01-1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师父再三讲说,出家不收供养,那么为什么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讲要广修供养呢? 善知识,所谓广修供养,是指供养诸如来,与如来坐下持戒之……
0
01-11
大藏经第682部,乾隆大藏经第966部 《大乘密严经》 入密严微妙身生品第二之一: 若人闻法已,渐净阿赖耶 或作人中王,转轮四天下 或复为帝释,兜率苏焰等……
🧑顾淮之
1
01-10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今吾出家弟子智蓉,被人假称警方,设局诈骗,智蓉被骗,后,师父亲赴,令报警结局。 善知识,佛法法界内,种种法师、种种寺院,若不持戒律,以讲……
1
01-09
谛深大师开示:什么是罪,什么是业? 善知识:若遇自性恼乱者,可以是为镜当处设法,救度来者。十方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行住坐卧,无非是业。一切想、一切念……
2
01-09
广大声闻:僧人皆无钱,有钱非僧人。无钱者亦不一定为僧人。是故,若有出家人与汝等收取种种名义钱财,其非佛门出家人。 大众,出家人以戒律之受,信守如一为鉴别证……
0
01-09
南无德内丰严王如来 大藏经第434部,乾隆大藏经第398部 《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言:“有!阿逸,北方有世界名曰丰严,其国有佛,号德内丰严王如来、至真、……
🧑顾淮之
1
01-08
谛深大师开示:如何看待各类佛门QQ群 坐下弟子,各类以佛法为号之QQ群体,若无诽谤余乘之故,群中亦无互争、互谤,于群外亦无互争、互谤,此类群体中人,虽有诸……
0
01-08
大藏经第937部,乾隆大藏经第781部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此陀罗尼经。若复有人。若自书若教人书。如是之人于后不堕地狱。不堕饿鬼……
🧑顾淮之
1
01-08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佛法真实不虚,然,因末世罪孽魔主入于佛门,为名为利,以共鸣知见广为假乘演经、演密、演教,演修等,成欺骗道,令大众皈依堕落故,吾谛深……
0
01-07
大藏经第1350部,乾隆大藏经第914部 《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 所谓:宝师子自在如来。宝云如来。宝庄严藏如来。师子大云如来。云师子如来。须弥如来。师……
🧑顾淮之
1
01-07
坐下弟子及声闻: 五浊恶世善知识难遇,佛更难遇,释迦佛法末世,邪魔外道盛行,佛门之中未证谓证、未得谓得者坐佛法坐,令佛法变意故,佛法甚难闻。是故,在家菩萨……
0
01-07
大藏经第423部,乾隆大藏经第445部 《僧伽吒经》: 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善根满足?”   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功德……
🧑顾淮之
1
01-06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所谓法师,顾名思义,是教佛法的老师,简称法师。由于佛法极其难证,所以,只有证得佛法的人,以佛说传承,依佛所嘱,令弟子们听佛所传法要、经典……
2
01-05
坐下弟子,先看谁修行。每个人要修行,是自己要修,所以,修行根本是自己,既然修行根本是自己,那么修行归根结底靠自己。 修行过程需要路,这个路你走下去的每一步……
1
01-04
谛深大师开示:如何面对因地与果地 坐下弟子,所谓因地是指证果位之前之修道途,所谓果地是证得果位后之道途;二者不是一个东西,不能作比较,因地修道之道与果地修……
2
01-04
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所谓护法有三种体相。 一者,护持施法、用法体相, 二者,护持应法、受法体相, 三者,护持法生、法灭体相。 所谓施法、用法体相,指法……
0
01-04
大藏经第669部,乾隆大藏经第255部 《无上依经卷上》: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佛涅槃后取舍利如芥子大。造塔如阿摩罗子大。戴刹如针大。露盘如枣叶大。……
🧑顾淮之
1
01-03
谛深大师开示: 护法功德 善知识,佛法真实不虚,非大智、大行者所不能有悟;非大愿、大力者所不能传承;非大慈、大悲者所不能布施;善知识,佛法有无量功德福报皆……
0
01-02
若知所谓梵行,当知梵行出处。梵行出处来自梵众天,梵辅天。所谓梵行是指以梵众天人心性做规则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称为梵行。 善知识,因六道轮回种子依据众生……
0
01-02
谛深大师开示:佛门如何看待治病 善知识,众生罪苦种种,其病亦五花八门。大类共分两类,其一,自己因缘所成病苦报,其二,共业因缘所成病苦报。而每一类又分相似因……
1
01-02
所谓执见是指人之诸业所成转世缘分所表之本性,之对眼耳鼻所见事物之反应!所谓执见差别,是执因诸业所成因缘差别依所见事物所表之见差别! 是故善知识,人之种性千……
0
01-01
《地藏菩萨本愿经》 如来赞叹品第六: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
🧑顾淮之
1
01-01
所谓断法诸用皆为邪魔外道相,若要出离苦海,不于种种法说断相、灭相、修行诸相,于法不说断灭相。于法说断行、灭行、修行诸相者,乃修行遇障,不能开悟,为障所累,……
0
01-01
大藏经第379部,乾隆大藏经第117部 《四童子三昧经》: 尔时,世尊告阿尼楼陀言:“阿尼楼陀,汝见上界有四十亿诸天人众,闻此经典皆悉合掌伛身而住。” 阿……
🧑顾淮之
首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