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普及中华太极拳,推动传统武术发展!
关注: 175,459 主题: 4,380,289 帖子: 4,380,289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46
05-22
我创编的四十八式太极圈。 圈起罗袖铺宣纸,几圈墨香端砚底;芳心圈里起涟漪,狼毫走圈绽珠玑! 天地一圈一昼夜,行人一圈四万里。君恩似天比天高,德润身心三生石……
100
05-16
他人对孙禄堂的评价 “近代武学史上第一人”〔孙门高徒童旭东语〕 “功臻化境,500年来天下无敌”〔孙门高徒童旭东语〕 “仰卧地上让6个日本武士按住头及四肢……
🧑shalgf
2
05-22
84
05-22
最近学习太极115式,视频也学了,再找老师学,拳架有些地方跟视频不同。今天有去找了一个115式的老师,他直接就是丁字步,说这就是传统教的,那身子柔化的全在……
🧑邹蕊帆
2
05-22
单独从《师门》中摘出,分享有缘
15
05-21
许禹生作为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的倡导者,对“张三丰创太极拳”的传统说法持明确的**批判态度**。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依据可系统……
2
05-22
7
05-22
太极裤牛好!柔弱,是可以一起出现的,很多很多的的时候,会描述为“一个弱女子”,而且,名言有之,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6
05-22
你是琢磨不清楚拳术的细节的,也搞不清楚拳术战胜对手的要素。李四癫、余六装这种资质的人儿,能对着拳理鹦鹉学舌一下,就算对练拳有体悟了。别说什么像通过拳术战胜……
249
05-21
我在练太极桩功和练太极中,对于松与沉的练法有个疑问, 双腿屈膝,相关大腿肌肉必然绷紧,维持这形体几分钟后,肌肉肯定会颤抖,这时无论意念如何强烈,太极的松肯……
214
05-21
二人皆有功夫,陈发科偏刚,吴图南则柔中寓刚。难怪吴图南要与陈发科研究研究,那还是有底气的!
11
05-21
11
05-21
许禹生(1878-1945,名许宠厚,字禹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家、教育家,曾任北京体育研究社社长,并积极推动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革。他对陈发科(1887……
4
05-21
看万籁声年轻时拳照,万籁声是下过大功夫的,有真功夫!看其拳风格,应该是快而有力!难怪万籁声颇有盛名!
52
05-21
凡是站桩的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站死桩。可是像我这种没有师傅言传身授的,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算是不站死桩了。求教各位大咖,应该怎么站桩才能算是不站死桩呢?
4
05-21
2
05-21
分享贴子
59
05-21
你单拉一个杨式前辈的拳照分析好在哪里,不行? 你拿一个杨式前辈和一个陈式前辈的拳照对比,分析各自好在哪里,特点是什么,不行? 你非得拿一个杨式和一个陈式的……
20
05-21
许禹生对陈式太极拳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 邀请陈发科进京传拳:许禹生是北京武术界的知名人士,1928年,他邀请陈发科到北京传拳。这一举措打破了陈式太极……
3
05-21
Deepseek: 陈发科(1887—1957)被誉为“太极一人”,这一称号源于他在太极拳领域的卓越成就、超凡的实战能力以及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深远影响。以下……
24
05-21
当代盛传的所谓陈发科“太极一人”的称谓,在陈发科生前的各类报道中没有这类记载。而且在陈发科去世以后的10多年里在武术界也没有出现这个称谓。 实际上这个称谓……
29
05-21
第一届国术国考于1928年10月1日至7日在南京举行。参赛者面戴铁丝罩,拳打脚踢,无所限制。规定击中对方1拳得1分,踢中1脚得2分,击倒对方得4分,3打2……
4
05-21
我的舅公是客家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向家中长辈学过客家武术,因为早期台湾岛内的汉人也有派系相互斗争的历史,所以也有属于自己的武术。 当年岛内爆发228事件……
🧑engatoz
18
05-20
拳都没搞清楚,又都开始扯大杆子了。 身松不了,没资格拿剑,剑松不了,没资格拿杆。 大杆不是拿力气抖出来的。 都想多了。
13
05-20
19
05-18
### **事件背景**- **时间与地点**:事件发生于陈发科1928年前往北京之前(具体时间未明确,可能为1926年左右),当时温县面临红枪会(一种邪……
4
05-20
19
05-20
马步,一练核心,二闭开口,不闭开口,无力束腰,三就重要了,就是张谷道,阴跷一开,全身属阳。没有马步,就不能止漏,气全从前面走了。没有三冬寒,何来梅花香。
14
05-20
首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