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家园吧
学佛修行从哪里开始
关注: 1,959
主题: 19,197
帖子: 19,197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3
02-09
放生物,食之有罪;若放生时死了还能吃吗?
印光大师文钞选录——汝崖板如此,谓已说归依念佛者,便吃不得,则是令食肉者概勿念佛……
🧑
一境三谛
5
02-09
恽铁樵——聋闻佛声——《地藏菩萨灵感记选》
聂云台著述——恽铁樵君为中医革新派之前辈(按:学中医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吧),南洋公学毕业后,曾任湖南优级师范英文教授,后充熵务印书馆编辑,研究医学,尤精于仲……
🧑
一境三谛
2
02-09
印光大师著: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
地藏菩萨, 誓願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 而复不住寂光, 不证佛果。以大慈悲, 遍周尘刹, 随类现身, 度脱有情。
🧑
一境三谛
4
02-09
唐朝时代的地藏菩萨
南亭琺师讲述——宋高僧传上有释地藏传。说释地藏是新罗国王的族属。新罗,就是现在潮藓的一部分。
🧑
一境三谛
3
02-09
祸福苦乐, 虽由宿业主持, 然努力修持, 则业便随之而转
印光大师文钞选录——心能造业, 心能转业, 惟在当人自主。
🧑
一境三谛
4
02-09
彿陀时代的地藏菩萨
南亭琺师讲述——地藏菩萨的来历,当然是出于地藏本愿经。还有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也可以做参考。
🧑
一境三谛
5
02-09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含摄菩提心的信愿,方是蕅祖所言的信愿)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
一境三谛
13
02-09
极乐是大乘善根界,不发菩提心的二乘,及人天乘,不能往生
元晓大师《弥陀疏》中言:“发菩提心既是往生正因;未发心者直是无因!”所以,菩提心才是真正感得弥陀加持之主因!念佛人信愿当含摄菩提心,或能随顺菩提正道之信愿……
🧑
一境三谛
11
02-09
智者知礼大师《观经疏妙宗钞》与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对比
两书针对某些观点,看法不一,立显注经深度……(《四帖疏》有很多不足)
🧑
一境三谛
11
02-09
观经疏妙宗钞,既弥补善导大师凡夫入报土论义理之不足……
《知礼〈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研究》节选—— 吴聪敏居士撰 苔中莲社印行……
🧑
一境三谛
9
02-09
被净宗慧净曲解的善导大师所谓的“十念平生业成”
有人说,信愿决定即往生决定、决定信即决定生、十念平生业成……。
🧑
一境三谛
8
02-09
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李圆净述)节选——地藏菩萨既然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有这般大的因缘,那么,我们供养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呢?
🧑
一境三谛
8
02-09
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
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
🧑
一境三谛
6
02-09
净宗慧净纯他力往生理论的由来,实是法然上人的误会所致!
我帼净土宗,历来没有纯他力往生之说,他们怎么会得出如此奇怪的结论呢?其实,可追溯至曰本法然……
🧑
一境三谛
6
02-09
净宗慧净源于法然,法然误判生佛心体,将自性弥陀与西方弥陀割裂
法然上人认为,阿弥陀佛成佛在极乐,便误以为阿弥陀佛佛体只在西方……
🧑
一境三谛
11
02-09
法然上人亲身例证,否定了善导大师见佛三力全是他力之说
善导大师在《观念琺门》中判“见佛三力”皆为他力外加,为增上缘……
🧑
一境三谛
2
02-09
地藏菩萨两边者,右为道明和尚,左为道明之父闵公?
《地藏王菩萨问答》古农佛敩答问选录
🧑
一境三谛
2
02-09
然则地藏因发宏愿,将永无成佛之一日乎?
《地藏王菩萨问答》古农佛敩答问选录
🧑
一境三谛
4
02-09
地藏菩萨的孝道
地藏菩萨,最初学佛,身为长者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而发心:‘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
🧑
一境三谛
3
02-09
为何地藏菩萨不在我们清醒时告知过世眷属呢?
《地藏经》说在梦中可亲领我们看到诸眷属。为何只提梦中呢,难道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告知吗?(按:其实定中也可以告知,但普通人几乎都没定功……)
🧑
一境三谛
2
02-09
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得禅定智慧现前,亦落邪魔外道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选录——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
🧑
一境三谛
3
02-09
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虽有持字,却并非皆是他力
《般周三昧经》中见佛三力原文节录。(虽然此经有两个版本,但都大同小异……)
🧑
一境三谛
7
02-09
各祖师大德有关见佛三力、往生三力的开示节录
印光大师言:“须知佛力不可思议,琺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 印光大师又言:“以佛力、琺卝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圣”(复习怀辛……
🧑
一境三谛
4
02-09
过了七七日,随业受报,还有办法救渡吗?
《地藏菩萨琺门及圣德》节录——一般人的慈悲救拔,虽也有感应,但父母儿女是骨肉至亲,一定能深彻的至诚恳切,力量最大,最易救渡。(按:亡灵能否悔改,能否忏悔诸……
🧑
一境三谛
5
02-09
法然上人将善导大师自三心力归结为至诚深信弥陀他力往生的信心
善导大师在《观念琺门》中判“见佛三力”皆为他力,是外加,为增上缘;自三心力则为“至诚心信心愿心”。
🧑
一境三谛
4
02-09
堂上有佛二尊不远求(诚敬父母,即是功德福田)
恩田、敬田、悲田,不离自心,不假外求……
🧑
一境三谛
1
02-09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智慧之门》选录)
🧑
一境三谛
5
02-09
净土十要:佛言垂终之心,其力甚大,故临终之念,能消重业
未入第一类决定往生自在往生之名字位念佛人,皆属下三品所摄,临终皆须念佛忏罪。
🧑
一境三谛
4
02-09
临命终时什么业受报?影响来世:随重业、随重习、随重念
《地藏菩萨琺门及圣德》临终时的救拔,节录
🧑
一境三谛
2
02-09
红尘大厦千年计,白骨荒郊一土丘,
开口对人闲借问,为谁不了为谁愁,
🧑
一境三谛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