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知识吧
故 纸 散 陈 香
关注: 64
主题: 1,022
帖子: 1,022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五十法
第50法: 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如唐·韦庄《鄜州寒食》:“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明·王时保《湖口县……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九法
第49法: 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如唐·李益《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贾岛《马嵬》:……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八法
第48法: “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宋·陆……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七法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杜牧《过勤政楼》:“千……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六法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如唐·王维《送沈子》:“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五法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明月断……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四法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如唐·杨凌《明妃曲》:“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三法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如唐·司空曙《……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二法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如唐·韩愈《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一法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四十法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如唐·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九法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如宋·苏轼《春日》……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八法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如唐·张祜《退宫人》:“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七法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六法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如唐·杜牧《题城楼》:“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宋·陆游《……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五法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如唐·郑谷《席上赠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坐中亦有江南客,莫……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四法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三法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二法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如明·夏寅《春夜曲》:“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清·沈受宏《同钱……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一法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如唐·白居易《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明·刘绩《听胡琴……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三十法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明·童承叙《宫……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九法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如唐·张祜《听筝》:“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寒云一夜风”; 宋杨万里《龙山送客》……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八法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篱下黄花门外柳……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30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七法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如唐·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11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五法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江路疏篱已过清,月……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11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四法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如宋·俞桂《溪流》:“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家僮……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11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三法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如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龍蟲不雕齋齋主
0
2011-07-08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二法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 如唐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
🧑
龍蟲不雕齋齋主
1
2011-07-08
【试帖】
请吧务保留20分钟,谢谢。
🧑
曲梁神韵
0
2011-07-08
【古典诗词知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 第二十一法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如唐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
🧑
龍蟲不雕齋齋主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