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吧
南传上座部简介
关注: 3,545 主题: 32,356 帖子: 32,356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0
2013-03-02
群体生活或社团生活,对禅修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修行禅定与观智的一大障碍。 乐于群体及受到社群束缚的比丘,不能证得世间或出世间的特别素质;远离社群及乐于独……
2
2013-03-02
问:佛陀是否会做梦? 答: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在内的所有阿罗汉,都不会再做梦。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所有的迷惑幻想,在巴利圣典中,这称为‘远离颠倒梦想’。 问……
0
2013-03-02
个人感悟:所谓的快乐,只是身体上的乐受、精神上的乐受;所谓的痛苦,只是身体上的苦受、精神上的苦受。 当人们的身体不舒服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当人们的身体舒……
0
2013-03-01
根据七部《阿毗达摩论藏》当中的《双论》记载,佛陀说有两种‘最后有者’,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肯定的最后有者,另一种是不肯定的最后有者。 所谓肯……
0
2013-03-01
有人问:修成四禅八定之后,是否可能造成来世投生于无想天?答案是不会,因为这必须依照自己的意愿而定。 如果想要投生到无想天,从第四禅出定之后,你必须修行一……
0
2013-02-28
请问帕奥禅师,您教导先辨识全身四界的十二个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然后修观禅,以圆满七清净的最后五个清净,如此才能证悟涅盘。 现代也有一种修法,从观受入门,……
0
2013-02-28
《相应部.六处相应.第三.一切品.不通解经》: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于其处,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且谛听。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
0
2013-02-28
《相应部.六处相应.第三.一切品.燃烧经》 :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与一千比丘等俱。于此处,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为 燃 烧。云何一切为 燃 ……
0
2013-02-28
《相应部.六处相应.第三.一切品.盲暗经》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是盲暗。何者是盲暗耶?……
0
2013-02-27
《相应部.六处相应.一切品.适宜经》:“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此处有……
0
2013-02-27
《相应部.六处相应.一切品.有验》:“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
0
2013-02-27
问:五蕴都是苦的,如果有一个口渴的人喝可口可乐,那是苦还是乐? 帕奥禅师答:根据佛陀的教法,那也是苦的。如果你能够观它为苦,你或许能够证得须陀洹道果。 ……
0
2013-02-27
问:根据北传佛教,即使佛陀般涅盘之后,他仍然能以神通力变现无数的应化身,继续救度众生。禅师认为如何? 帕奥禅师回答:南传有一部经中提到一个故事:有一天,……
1
2013-02-26
隐匿神变:欲隐匿者,使光明为黑暗,使无遮蔽成遮蔽,使可见的成为不可见。怎样呢?即神变者欲求自己或他人,虽无遮蔽或近在身边亦使不见。 他从基础禅出定已,念……
1
2013-02-26
多身成一身神变:由此比丘化作多身已,更思‘我成一身经行,我读诵,我质问。’ 或者,此少欲者想:“此寺只有少数比丘,如果有人来看到说:‘那里来的这些相似的……
1
2013-02-26
世尊曾经指示,修行神变通的方法说:“彼如是心得等持,清净、洁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适于作业、安住不动时,引导其心倾向于神变,及证得种种神变。 即以一……
0
2013-02-26
在生起禅定之前或之后,或于同一刹那之间所起定力的殊胜妙用,名为‘定遍满神变’。 即如这样说:由于初禅而得舍断五盖之故…乃至由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得舍断无……
0
2013-02-26
七、业报生神变:如同鸟儿能于空中飞行等,名为‘业报生神变’。即所谓:“什么是业报生神变?即一切鸟类,一切天神,一部分人类及一部分堕恶趣者,是名业报生神变……
1
2013-02-26
决意神变:于神变——于各类神变或于各种神变;引导其心倾向——即如前述,以十四种方法调心的比丘,他的心已得神通的基础之时。 为了证得神变,比丘引导曾作神变……
2
2013-02-25
《中部.第86.鸯掘摩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之领土内,有一名为鸯掘摩(指鬘)的凶贼。 他非常残忍、血手……
0
2013-02-25
问:有人说,修行安般念时他们的灵魂跑到身体外面去了。是否真的有此情况?或者他们修入了歧途? 帕奥禅师答:专注的心通常能够产生禅相。当禅修者的定力深、……
0
2013-02-25
飞行神变:‘结跏、经行’,即是在半空中,以双盘打坐结跏,或者站立、或者经行。‘如鸟附翼’,即是有如飞鸟,拥有一双翅膀一样。 欲求如是在空中而行者,于地遍……
1
2013-02-24
手触日月神变:在‘手能触拭有大神力、有大威德的日月’的句中,日月运行于四万二千由旬的上方,所以‘有大神力’; 一刹那间,太阳能够光照三洲,所以‘有大威德……
1
2013-02-24
身自在神变:‘至到于梵界’,是以梵天界为限。‘身得自在到达’,是自己能够自在的,以身体到达于梵天界。依据巴利圣典,可知其义。 圣典如下:“至梵天界,身得……
0
2013-02-23
问:什么情况下,禅修者会从安止定掉到近行定?什么情况下,在近行定的禅修者能进入安止定? 帕奥禅师答:如果禅修者不重视他的禅修,而重视似相以外的其它对象;……
0
2013-02-23
问:临死之时,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正念,他能否避免过去善恶业的业相生起? 帕奥禅师答:强而有力的正念,可以避免不善的业相生起。但是,何谓强而有力的正念呢?……
1
2013-02-23
然而,他心智是怎样生起的呢?即以天眼神通而成就的,是那天眼通,于他心智的遍作(准备)。 所以禅修比丘,扩大其禅那光明;以天眼神通,而看见他人依附于心脏的……
0
2013-02-23
“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盘为对象的道智。”这是佛陀,给予外道须师摩的开示。 当时,须师摩是一个外道梵志,他到佛教中出家,乃是为了要‘盗法’。但是,佛陀……
0
2013-02-23
我们先给刹那定下个定义,何谓刹那定?根据《巴利三藏》及《清净道论》,有两种刹那定:止禅的刹那定与观禅的刹那定。 止禅共有三种定,即:刹那定(预备定)、近……
0
2013-02-23
根据上座部佛教三藏,没有所谓的中阴身(中有)。在一世的死亡心与下一世的结生心之间,并没有任何心识刹那或中阴身这类的状态存在。 如果一个人死后,将投生到天……
首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