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吧
儒者,人所需
关注: 81 主题: 63,203 帖子: 63,203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5
2010-05-16
彭 华:孔子的人格魅力 【题 目】孔子的人格魅力 ——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主讲人】彭 华(博士、副教授) 【内 容】:毫无疑问,文献资料(传世的/出土……
🧑孟繁一
3
2010-05-15
2
2010-05-14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
2
2010-05-14
华夷变态”是中国文化丧失了凝聚力产生的问题形式,以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方法对华夷关系进行的研究,不足以从主体性上理解中国文化之凝聚力的本质性。所以,本文……
9
2010-05-14
在文化形态的阐释性中文化与人性具有社会精神、社会形态多层次的一致性。人性是自性的文化化,人性不是对兽性的对立或否定,人性是人对兽性的超越过程和连续的进步性……
0
2010-05-14
仁与礼的关系,就是价值与制度的关系。这是儒家治道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被孔子提出来的。      我们知道,经周公“制礼作乐”,中国形成了礼治的制……
5
2010-05-14
     儒学以伦理学为其特色,其伦理学又建立在其心性论基础之上;这就是说,儒家伦理学是从心性论“推出”的。我们的问题是:儒学是如何从心性论“推出”伦理学……
0
2010-05-14
儒学现在这么火。父亲去世于2008年4月24日阴历3月19,作为儒学的先行者我们的生命都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儒人离一般人很远这是我刚刚在儒学吧 ……
2
2010-05-13
4
2010-05-13
希望浪海小鱼你能成功
2
2010-05-13
http://tieba.baidu.com/f?kz=769994582 小儒伪儒闪一边,没资格,你们也没胆
🧑謝陛下
0
2010-05-12
儒家思想教育我长大生命有危险
0
2010-05-12
回来的路上我哭了,我又一次对这个工作感到了绝望,我又一次也是又一次因为同一个原因我出卖了我自己,事件本身再一次超出了我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是什么让他们良知尽……
1
2010-05-10
供香 (一)供香有提醒作用        了解了香的重要性,人们就开始在生活中用一些有形的代表物来代指香,从而能时时提醒自己。所以人们习惯于点“沉香”,这……
2
2010-05-10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
3
2010-05-08
关于中国学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些问题,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争论可以追溯到很早,不过它真正成为一个学术界的重大问题并引起争论,以我个人的看法,是……
3
2010-05-08
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
9
2010-05-08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相当孔子位置的有两个人,即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没有留下文字的东西,我们从孔子弟子们编撰的《论语》了解孔子,我们从柏拉图著作……
5
2010-05-08
儒家中和之道的思想源于“六经”,真正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进行系统论述是在春秋战国。孔子对“中庸之道”推崇备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儒家人格是分层的,君……
2
2010-05-07
我们可以看一下,孔子的“学”到底指的是什么,所有的人都知道《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句,我们很喜欢谈的一句“有朋自远方……
2
2010-05-07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怎样从一个学生成为老师?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是怎样教育他门下的三千弟子?孔子和他形形色色的弟子之间发生过那些有趣的故事呢?《孔……
4
2010-05-07
汉武帝以后,儒学显盛,孔子自然就成为现实社会中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尊孔的思想也体现在了汉画里。汉画中有关孔子的图像,形式多样。鉴于目前对这些图像在某些……
1
2010-05-07
很多人已在制度上探讨“乐坏”的根由,而我认为所谓“乐坏”在实质上就是古乐的消亡,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音乐已经消亡了,音乐本身的素质就不重要了,所以很少有人去……
9
2010-05-06
    孔子的德育思想产生于战乱纷争、硝烟弥漫的春秋末期,当时处于“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样一种“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孔子作为没落士大夫阶层的……
🧑绿蜥
12
2010-05-05
很多人反儒都是把现在资本主义的繁荣,昌盛,文明和好几百前的儒家作比较?有可比性吗?做这种比较不觉的无聊吗?不知道一味的否定历史,其实最终否定的是自己?难道……
0
2010-05-05
:《大学》与《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篇,唐代以前,这两本典籍并不显得特别重要1,《大学》一书受到的青睐更少。唐中叶后,韩愈、李翱才撷取这两书的重要论点,……
首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