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禅修吧
勿以浮云遮望眼
关注: 148 主题: 2,150 帖子: 2,15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2
2024-11-08
大乘佛法,菩萨道也。 菩萨,介于凡夫至佛的过程。 菩萨,即脱凡夫心境,转化至圣智境界的过程。 大乘法,并非否掉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觅菩提,恰似……
3
2024-11-04
开悟,并非如想象之难。但,却易事难行。 开悟:打破知见桎梏,离一切认知,离思维习惯 ,直契(无分别心)当下。
3
2024-11-01
大乘法揭示了“身心如幻”。 圆觉经》: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心,即感知:感知因缘现象,与因缘现象同步幻生幻灭。 而身体,怎么个如幻? 身体……
0
2024-10-30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即妄立,生汝妄能。《楞严经》这几句,很好的说了“明明了了”的问题。 觉非所明:明明了了,非觉(佛性)。 因明立所:认“明明了了”,即……
1
2024-10-27
现量,比量,非量,是唯识论中搞出来嘀所谓“三自性”玩意。 这三个词,用来形容凡夫心态问题,还是很好用的名相工具。 这三个词,用不在了义说法上。 “于实相中……
16
2024-10-26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一切感知、感觉、感受皆五藴。五蕴即大乘法说的心意意识。 任何境界,皆属五蕴现象。 楞严中说五阴十魔,不必去记住那些什么魔什么精的说法,但……
0
2024-09-21
小乘佛法只讲六识,大乘佛法厘出了一个阿赖耶识,即第八识。第八识是为了说明识的记忆存储特性而设,为了将第八识与第六识的关连上逻辑自洽,再设置一个第七识的玩意……
0
2024-09-18
世界世间怎么回事,佛法有一套完整而完美的说词。。 迷人妄以为佛法否定世界,否定世间。。 佛法为心法:万法唯心。离心无法。法不外求。 离心说世界,这是外道(……
0
2024-09-05
世人理解的妄想,指思维状态,而且特指不正常的思维状态。 佛法,尤其是大乘法,妄想乃泛指一切思维,更是包括一切起心动念。并非心念相续的状态才称妄想。 离诸妄……
0
2024-09-05
在当今情形下,学法缺善知识引导,学人要想突破大乘修证障碍,必须依靠参悟公案这条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 为什么? 公案是禅宗祖师大德对大乘佛法实践的身心示……
1
2024-09-04
云何修行?何为修行? 修行是一个共性特质的用词。 很多学人误会修行主旨。 修行不是修出一个什么完美人格,不是修出一个超我超人,不是修身语意的完美。 修行是……
1
2024-09-01
“二入四行”为禅宗修行。 理入,行入,为二入。 报怨行,随缘行 ,无所求行,称法行,为四行。 总之,禅宗也是大乘佛法宗门,所宗目标和方法,除了有禅宗自己的……
1
2024-08-31
一楼镇贴
0
2024-08-30
大乘佛法开悟,不是认知上的飞越突破。大乘佛法的开悟,不但不是认知上的飞跃,反而是认知体验上“顿歇”: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大乘佛法的开悟,是学人入佛知见,机……
0
2024-08-28
初学佛法阶段,奉持佛经是必须的事。《心经》、《金刚经》是天天诵持数部(读诵一遍称一部)。最喜欢的《圆觉经》,时常听读,次数至少也是几十遍听读。禅宗七经,只……
3
2024-08-09
4
2024-08-08
一楼镇贴
0
2024-08-03
学习佛法,离不开学习,当选了义佛经为依止,引导自己入佛知见、悟佛知见、行佛知见。关于学习佛法书籍方面,看书不宜过多,学的太多太杂,反而给自己造成“所知障”……
0
2024-07-20
万法唯心。离心无法。 大乘法义乃至实证:身,为四大妄认。心,为六尘缘影。即:身,非实。心,如幻。 离妄即归真。 真:觉。 离妄心:正觉。 正觉:一切众生本……
2
2024-07-06
佛智慧: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佛智慧:清净心。一切众生本自具足清净心。 佛智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谓“平等”。 佛智慧:离心意意识。 佛智慧:如……
0
2024-06-10
大小乘之争需要你睁开自己的法眼。而不是人家说啥你就跟着瞎附和
0
2024-06-10
分享贴子
6
2024-06-08
离心意意识,非外道、声闻、缘觉可至达境界。(楞伽) 明白者,自然厘得清大小乘问题。 厘不清这句,则非真正入大乘。 小乘观修,未破识境,故曰未究竟(无明问题……
0
2024-06-08
分享贴子
2
2024-05-25
整理下: 佛法宗门,基本上都会说到内观。 各宗门有各种“内观”说法,语言隐涩,学人云里雾里难整明白。 一般人很难搞明白内观是怎么回事,也就难以契入内观。 ……
3
2024-05-22
一些人长期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问题主要是心念纠结、纠缠,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调整。 有两个小方法试试: 随息:感知呼吸状态:呼吸粗,呼吸细,呼吸长,呼吸……
3
2024-05-22
一楼留座
2
2024-05-20
修行是摄伏身心,摄伏身语意。打坐进入禅定修习,是极好的修行起步。 禅定修习的最好方式是打坐。打坐盘腿是个过程,怎么坐可以在网上查一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
16
2024-05-19
宗教起源于人们对自我的探索,正如悉达多太子探索如何解脱人的生死烦恼一样,先贤们探索人从哪里来,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等等问题。 先贤于禅定(静虑)状态中去……
1
2024-05-18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