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吧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关注: 31,622 主题: 559,020 帖子: 559,020
时下热门
最新回复
最新发布
9
2024-09-28
从小不容易出汗,怎么运动都没有大汗淋漓的感觉,只是背上微微有点潮,而且睡觉中间会很燥热,嘴巴平时很黏糊,老哥们这是啥情况,有啥办法。
12
2024-09-23
本人早起口干眼干平时屁多尿黄,烦躁易怒耳鸣大概10多秒就好了一个月有个3-6次这种状况,脂肪肝胆红素三项轻微高出最高指标,平时睡的早凌晨就醒10点以后睡可……
45
2024-09-27
明明自我感觉身体很虚,睡眠不好,容易出汗,精力差,头脑不清醒,心烦乱,手脚又容易发凉。看到别人对上热下寒的分析,嗯感觉挺对自己的症,看到有人说肾虚也挺对自……
1
2024-09-27
仲景似乎在1800年就看透了这个本质,仲景称之为半产。无聊刷视频,看到好多不懂事的孩子乱堕胎,不注意保护自己。 仲景说了,当女孩子怀孕了,身体会不断的为这……
5
2024-09-27
白芍。白芍是补血的,但是白芍是寒性的,属于补阴血带寒药物,适合血虚萎黄血虚发热的人群,还有也适合脾胃阴虚,寒湿化热等人群。 川芎是活血补气药,属于温补药,……
5
2024-09-27
有缘者自取,能治大部分虚弱,
11
2024-09-27
老人家慢阻肺感染。 今年71岁。 气喘,走路脚麻,有过两次水肿,治疗后消失了。 身弱,轻微咳嗽,咳白痰,吃饭常常呛咳,严重时咳黄痰,泡沫状,舌尖有齿痕,咳……
69
2024-09-26
伤寒论中,大小柴胡汤的用量都是半斤换回现在用量是24克,,我看了胡希恕大师的医案很少用到24克,网上各家各派说法也不一,, 中医之路很难,单一味柴胡就搞得……
🧑8888688
9
2024-09-26
扶阳派用大量附子救阳气欲危的重症病人,叫回阳救逆 那如果气血亏损引起失眠,用大量补气补血方剂治顽固失眠,是不是可以叫回血救眠 气为血之母。气损耗就会导致心……
45
2016-11-22
头痛一般由寒侵袭,脉当紧。还有浮应当在表,应该是寒微微伤了火,这个火是什么火,是哪里的火?
192
2024-09-26
网上各种关于尿毒症的讨论。大家有没有懂的可以探讨一下
2
2024-09-26
脉沉弱微数。苔红嫩兼黄。舌干。夜间为主,白天减少。 恶寒烧心醒后头痛不恶风: 太阳病主证,头痛,恶寒怕风,脉浮为主。太阳病多为邪束表为主,所以脉浮,头痛必……
1
2024-09-25
我们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熬)二两 甘草(炙)二两 人体胸膈膜以上为阳,……
5
2024-09-25
太阳主升,阳明主降,少阳主调节升降。 太阳病治疗总体思路是升,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全是升发的药。 少阳病的小柴胡汤,是调节中枢的。少阳阶段如果有升的障……
31
2024-09-25
年初关注的个博主,去年淋巴瘤全身转移了…… 最近状态很糟糕,感觉时间不长了。这种情况中医还有点办法吗?他一直也没试过中医
16
2024-09-25
比如说有一个病人 他皮肤发热 牙龈肿痛 尿少而深黄 大便干燥 头热而昏 这样的症状该用什么药方呢
🧑ccd148
29
2024-09-25
《伤寒论》第146条。原文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这里的支节烦疼,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句话……
3
2024-09-25
万能的吧友们,帮我看看吧,第一张是晚上11点左右的,此时身体不怕冷,第二张是白天的一般情况
8
2024-09-24
🧑lln235
1
2024-09-24
7
2024-09-24
4
2024-09-23
🧑A布鞋
91
2024-09-17
无苓散里面有白术,古方只应该写术。那有没有可能是苍术。为什么这样多,因为后面是用米汤服用。而苍术其中一个炮制方法就是米泔水泡。这不是正好对应了吗。 白饮的……
0
2024-09-23
35
2024-09-23
请大家客观评价一下李克绍,刘渡舟,胡希恕三人的理论水平
14
2024-09-23
赤脚医生手册
41
2024-09-22
🈚我42,男,阳虚,出汗,尿酸高,乏力,肾错构瘤。 我曾经肾结石,后来痛风。 今年自学甘草附子汤,原方原剂量,吃了四五剂就在不痛了,但尿酸还有些高,现在5……
16
2024-09-22
刚上夜班还好白天一回去能睡着,上了一个月后晚上动不动就虚热出汗,白天天气热发热出汗,开空调每天也就睡两三个小时。 早上喝了这副中药就能睡6-7个小时。 夜……
4
2024-09-22
都是茵陈,左边是药店买的,右边是2月份河边挖的,感觉差很多啊,味道闻起来也不一样 我是不是挖错了
21
2024-09-22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
首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尾页